本技術涉及智能烹飪,尤其涉及一種菜譜規格的調整方法和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隨著智能化廚房的不斷發展,智能廚具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智能廚具的核心是自動化烹飪設備,這些烹飪設備可以根據電子菜譜的指令,自動完成菜品的烹飪過程。例如,智能炒菜機可以根據電子菜譜的烹飪步驟,自動完成炒菜過程。這些自動化烹飪設備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烹飪效率。
2、目前烹飪設備在執行菜譜的過程中,菜譜的規格用量是固定的,如:原菜譜的規格用量是1kg(千克),1kg的菜品對應20g(克)調料,而用戶在烹飪時可能由于某些因素需要修改規格用量,如規格用量修改為1.5kg,如果按照原菜譜運行,則會導致烹飪的菜品無法達到原菜譜的出品效果。因此,亟待解決這一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上述問題,提出了本技術以便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菜譜規格的調整方法和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菜譜規格的調整方法,包括:
3、響應于調整菜譜規格的指令,獲取目標菜譜的當前規格的規格量和調整后規格的規格量;
4、獲取預設的調整規則;
5、基于當前規格的規格量、調整后規格的規格量、所述預設的調整規則,確定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
6、使用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調整所述目標菜譜。
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預設的調整規則包括預設的調整系數和預設的轉換模型。
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預設的調整系數的取值范圍是大于或等于0.1,且小于或等于1。
9、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預設的調整系數的取值范圍是大于或等于0.6,且小于或等于0.9。
10、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菜譜參數包括投料量和烹飪參數,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用于對所述投料量和/或烹飪參數進行調整。
11、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烹飪參數包括烹飪步驟,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用于對所述投料量和/或烹飪參數進行調整,包括: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用于對至少部分烹飪步驟進行調整。
12、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部分烹飪步驟包括加熱步驟,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用于對至少部分烹飪步驟進行調整,包括: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用于對加熱步驟進行調整。
1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通過以下步驟構建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
14、設a為第一投料量或第一烹飪參數,b為第二投料量或第二烹飪參數,c為第一規格量,d為第二規格量,e為動態調整系數;第一投料量大于第二投料量,第一烹飪參數大于第二烹飪參數,第一規格量大于第二規格量;第一規格量與第一投料量或第一烹飪參數對應,第二規格量與第二投料量或第二烹飪參數對應;
15、如果從第二規格量d轉換為第一規格量c,則通過以下公式計算a:
16、a=b+(b÷d×(c-d))×e;
17、如果從第一規格量c轉換為第二規格量d,則通過以下公式計算b:
18、b=(a×d×(c-d))÷(e+d×(c-d))。
19、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使用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調整所述目標菜譜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20、利用調整后的所述目標菜譜進行烹飪,并在烹飪完成后,作為臨時修改不保存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或者
21、利用調整后的所述目標菜譜進行烹飪,并在烹飪完成后,保存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到所述目標菜譜;或者
22、利用調整后的所述目標菜譜進行烹飪,并在烹飪完成后,將調整后的所述目標菜譜保存為新菜譜。
2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24、在烹飪過程中,對實際投料進行稱重,若實際投料的重量未達到預設規格的規格量,則確定補償系數;
25、基于實際規格的規格量、預設規格的規格量、補償系數以及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計算補償的菜譜參數;
26、使用補償的菜譜參數再次調整所述目標菜譜后進行烹飪。
2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菜譜規格的調整裝置,包括:
28、第一獲取模塊,用于響應于調整菜譜規格的指令,獲取目標菜譜的當前規格的規格量和調整后規格的規格量;
29、第二獲取模塊,用于獲取預設的調整規則;
30、確定模塊,用于基于當前規格的規格量、調整后規格的規格量、所述預設的調整規則,確定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
31、調整模塊,用于使用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調整所述目標菜譜。
32、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預設的調整規則包括預設的調整系數和預設的轉換模型。
3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預設的調整系數的取值范圍是大于或等于0.1,且小于或等于1。
34、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預設的調整系數的取值范圍是大于或等于0.6,且小于或等于0.9。
35、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菜譜參數包括投料量和烹飪參數,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用于對所述投料量和/或烹飪參數進行調整。
36、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烹飪參數包括烹飪步驟,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用于對所述投料量和/或烹飪參數進行調整,包括: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用于對至少部分烹飪步驟進行調整。
3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部分烹飪步驟包括加熱步驟,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用于對至少部分烹飪步驟進行調整,包括: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用于對加熱步驟進行調整。
3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裝置還包括構建模塊,用于通過以下步驟構建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
39、設a為第一投料量或第一烹飪參數,b為第二投料量或第二烹飪參數,c為第一規格量,d為第二規格量,e為動態調整系數;第一投料量大于第二投料量,第一烹飪參數大于第二烹飪參數,第一規格量大于第二規格量;第一規格量與第一投料量或第一烹飪參數對應,第二規格量與第二投料量或第二烹飪參數對應;
40、如果從第二規格量d轉換為第一規格量c,則通過以下公式計算a:
41、a=b+(b÷d×(c-d))×e;
42、如果從第一規格量c轉換為第二規格量d,則通過以下公式計算b:
43、b=(a×d×(c-d))÷(e+d×(c-d))。
44、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裝置還包括保存模塊,用于:
45、利用調整后的所述目標菜譜進行烹飪,并在烹飪完成后,作為臨時修改不保存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或者
46、利用調整后的所述目標菜譜進行烹飪,并在烹飪完成后,保存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到所述目標菜譜;或者
47、利用調整后的所述目標菜譜進行烹飪,并在烹飪完成后,將調整后的所述目標菜譜保存為新菜譜。
4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調整模塊還用于:
49、在烹飪過程中,對實際投料進行稱重,若實際投料的重量未達到預設規格的規格量,則確定補償系數;
50、基于實際規格的規格量、預設規格的規格量、補償系數以及所述預設的轉換模型,計算補償的菜譜參數;
51、使用補償的菜譜參數再次調整所述目標菜譜后進行烹飪。
52、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其中,所述存儲器中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運行所述計算機程序以執行上述任一項所述的菜譜規格的調整方法。
53、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其中,所述計算機程序被配置為運行時執行上述任一項所述的菜譜規格的調整方法。
54、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菜譜規格的調整方法和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可以響應于調整菜譜規格的指令,獲取目標菜譜的當前規格的規格量和調整后規格的規格量;獲取預設的調整規則;基于當前規格的規格量、調整后規格的規格量、預設的調整規則,確定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使用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調整目標菜譜。可以看到,本技術實施例可以靈活和高效地使用調整后規格的菜譜參數調整目標菜譜,進而后續可以利用調整后的目標菜譜進行烹飪,滿足用戶對于調整后規格的規格量的個性化的需求,且能夠保證烹飪菜品的出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