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道岔墊板領域,具體是一種道岔用小空間防干涉的緊固墊板。
背景技術:
1、道岔中的尖軌在移動實現列車變道的過程中,為保證尖軌移動的穩定性,需要在底部設置墊板,尖軌的底部與墊板滑動接觸,在長時間的使用后墊板或者尖軌底部很容易發生磨損,進而使得尖軌的高度下降,進而導致經過的列車發生顛簸,影響列車的通暢性,而現有的檢修方式則是對尖軌或者墊板進行更換,更換操作時需要將尖軌整體和墊板均進行更換,檢修的工作量較大,操作較為復雜,且道岔位置的空間有限,進一步增大了檢修更換的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道岔用小空間防干涉的緊固墊板,它能夠解決現有尖軌和墊板檢修更換困難的技術問題,降低檢修的難度,提高檢修更換操作的便利性,大大降低檢修的工作量,保證列車通過的順暢性。
2、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3、一種道岔用小空間防干涉的緊固墊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動連接有滑臺板,所述底板上設有多個滑槽,所述滑臺板的底部活動連接有多個耐磨筋,所述滑槽內活動連接有耐磨槽板,所述耐磨筋滑動連接在耐磨槽板內,所述滑臺板的兩側對稱的轉動連接有多個導向輪,所述導向輪與底板的側面滾動接觸,所述底板的一端沿豎向滑動連接有配合滑臺板使用的限位座。
4、進一步的,所述耐磨筋的縱截面為套設在滑臺板底部的u型,所述耐磨筋與滑臺板之間、所述耐磨槽板與滑槽之間均通過螺栓連接。
5、進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兩側對稱的設有導向板,所述導向板的頂部高度低于底板的頂部高度,所述導向輪與導向板滾動接觸。
6、進一步的,所述導向輪的外側設有同心的輪緣,所述輪緣的直徑大于導向輪的直徑,所述輪緣與導向板的側面相接觸。
7、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座的縱截面為l型,所述l型的豎向部分與底板的側面滑動連接,所述底板上設有配合l型橫向部分使用的調節桿。
8、進一步的,所述底板的端部設有固定塊,所述調節桿的底部與固定塊轉動連接,所述調節桿貫穿l型的橫向部分并與其螺紋連接。
9、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在底板上滑動設置有滑臺板,尖軌固定在滑臺板上,滑臺板的底部活動連接有多個耐磨筋,底板上的滑槽內活動連接有耐磨槽板,耐磨筋滑動連接在耐磨槽板內,這樣的結構利用多個耐磨筋和耐磨槽板的滑動接觸來保證滑臺板上尖軌移動的穩定性,使得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保證了列車通過的通暢性,磨損后僅對耐磨筋和耐磨槽板進行更換和檢修即可,同時在底板的一端沿豎向滑動連接有配合滑臺板使用的限位座,這樣的結構在檢修時只需要將限位座下降至底板頂部的下方,使得滑臺板繼續滑動脫離底板,進而將耐磨筋和耐磨槽板均暴露出來,使得更換操作的步驟更加簡單,在道岔有限空間內的檢修更加便捷和高效,現有的道岔結構不會對檢修造成干涉,大大降低了更換檢修的工作量,提高了檢修的便利性;
11、2、在滑臺板的兩側對稱的轉動連接有多個導向輪,導向輪與底板的側面滾動接觸,這樣的結構利用導向輪對尖軌移動的方向進行導向,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滑臺板及其上尖軌移動的流暢性,保證列車變道的準確性。
1.一種道岔用小空間防干涉的緊固墊板,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滑動連接有滑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設有多個滑槽(3),所述滑臺板(2)的底部活動連接有多個耐磨筋(4),所述滑槽(3)內活動連接有耐磨槽板(5),所述耐磨筋(4)滑動連接在耐磨槽板(5)內,所述滑臺板(2)的兩側對稱的轉動連接有多個導向輪(6),所述導向輪(6)與底板(1)的側面滾動接觸,所述底板(1)的一端沿豎向滑動連接有配合滑臺板(2)使用的限位座(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道岔用小空間防干涉的緊固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筋(4)的縱截面為套設在滑臺板(2)底部的u型,所述耐磨筋(4)與滑臺板(2)之間、所述耐磨槽板(5)與滑槽(3)之間均通過螺栓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道岔用小空間防干涉的緊固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兩側對稱的設有導向板(8),所述導向板(8)的頂部高度低于底板(1)的頂部高度,所述導向輪(6)與導向板(8)滾動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道岔用小空間防干涉的緊固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輪(6)的外側設有同心的輪緣(9),所述輪緣(9)的直徑大于導向輪(6)的直徑,所述輪緣(9)與導向板(8)的側面相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道岔用小空間防干涉的緊固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7)的縱截面為l型,所述l型的豎向部分與底板(1)的側面滑動連接,所述底板(1)上設有配合l型橫向部分使用的調節桿(1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道岔用小空間防干涉的緊固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端部設有固定塊(11),所述調節桿(10)的底部與固定塊(11)轉動連接,所述調節桿(10)貫穿l型的橫向部分并與其螺紋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