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裝,特別是一種光纖活動連接器3D測試的工裝,屬于光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光信號的傳輸中,插芯的3D指標影響到接收光信號的強弱,對光傳輸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為滿足光傳輸的性能指標,于是采用光纖活動連接器3D測試儀對所有光纖插芯進行3D指標進行監測和管控。在光纖活動連接器3D測試儀中,固定插芯位置的插芯3D測試工裝起到關鍵的作用,因為插芯的位置是否準確又決定了測試的準確性及重復性偏差小。因此,固定插芯的夾持機構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應用在光纖活動連接器3D測試的工裝夾持方式均采用螺釘帶動彈片來夾持插芯外圓柱面,如圖1所示,屬于硬性將彈片進行變形夾持工件外徑的方式。該工裝的工作原理為:螺釘穿過3D測試工裝連接孔2,將3D測試工裝與設備工裝固定基座1進行連接;當需要測試工件時,首先將轉軸扳手5進行逆時針旋轉,螺釘4向上旋轉使其工裝彈片6回彈,讓工件夾持內孔3張開;將被測工件的被測端裝入工裝夾持內孔中,再旋轉轉軸扳手5,通過螺釘將彈片下壓使其工件被夾持固定,操作3D測試設備功能鍵及可測試。
該工裝的不足之處在于:1、在裝夾插芯過程中,由于工裝彈片為非敞開式,需要通過手工方式對正工裝內孔,而該動作裝入很不容易對正內孔,易碰傷插芯端面;2、裝入測試完成后,插芯外露尺寸較短,取出時用鑷子夾取,易導致滑落,使其端面損傷;3、整個裝夾過程效率比較低下;4、工裝彈片很容易產生不可逆形變,使用壽命較短,并且變形后會導致測試的重復性和再現性變差,從而使測試值不準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光纖活動連接器3D測試的工裝,具有敞開式裝夾特點以及非硬結構壓緊工件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
一種光纖活動連接器3D測試的工裝,包括工裝體,還包括轉軸扳手,所述工裝體上部中間設有工裝V槽,所述轉軸扳手通過轉軸轉動連接于工裝V槽一側,所述轉軸扳手底部在對應工裝V槽的位置鑲嵌一根陶瓷插芯,所述工裝V槽兩側還分別鑲嵌有下磁鐵,所述轉軸扳手底面在與下磁鐵對應的上方位置鑲嵌有上磁鐵,所述工裝體安裝限位擋板對應在工裝V槽后方。
作為優選,所述工裝體在工裝V槽兩側均設有扳手連接孔,所述轉軸扳手選擇其中一側的扳手連接孔轉動連接。考慮到有的人習慣用左手,有的人習慣用右手,因此,設置成工裝V槽兩側均可以安裝的方式,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作為優選,所述工裝體下部設有用于連接固定基座的基座連接孔。
作為優選,所述陶瓷插芯為圓柱形,與工裝V槽同一軸向。陶瓷插芯的設置,目的在于提高耐磨性,從而延長轉軸扳手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了敞開式裝夾方式,可有效降低工件的端面碰傷,碰傷率由原來的3%降低至0.04%;
2、敞開式裝夾方式還大大提高了裝夾效率,由原來的3000件/8小時提升至5500件/8小時;
3、采用鑲嵌陶瓷插芯及采用磁鐵吸附原理,工裝的耐磨性及壽命提高10倍,原工裝測試150000件磨損報廢,現在測試1500000件才磨損報廢;
4、測試的準確性及重復再現性得到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光纖活動連接器3D測試的工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件放置區域處于敞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標記:1為設備工裝固定基座,2為測試工裝連接孔,3為工件夾持內孔,4為螺釘,5為轉軸扳手,6為工裝彈片。
圖2中標記:1為工裝體,2為扳手連接孔,3為轉軸扳手,4為上磁鐵,5為下磁鐵,6為陶瓷插芯,7為限位擋板,8為工裝V槽。
圖3中標記:A為工件放置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2所示,一種光纖活動連接器3D測試的工裝,包括工裝體1,還包括轉軸扳手3,所述工裝體1上部中間設有工裝V槽8,所述轉軸扳手3通過轉軸轉動連接于工裝V槽8一側,所述轉軸扳手3底部在對應工裝V槽8的位置鑲嵌一根陶瓷插芯6,所述工裝V槽兩側還分別鑲嵌有下磁鐵5,所述轉軸扳手3底面在與下磁鐵5對應的上方位置鑲嵌有上磁鐵4,所述工裝體1安裝限位擋板7對應在工裝V槽8后方。
所述工裝體1在工裝V槽8兩側均設有扳手連接孔2,所述轉軸扳手3選擇其中一側的扳手連接孔2轉動連接。
所述工裝體1下部設有用于連接固定基座的基座連接孔。
所述陶瓷插芯6為圓柱形,與工裝V槽8同一軸向。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式:
第一步,將工裝體1連接在固定基座上,并鎖定;
第二步,將轉軸扳手3旋轉,使其工件放置區域A處于敞開狀態,如圖3所示;
第三步,選取3D測試標件,放置于工裝V槽8內,并向后推直到與限位擋板7接觸;
第四步,再將旋轉扳手3旋轉回位,通過磁鐵吸附原理將3D測試標件壓緊,使其固定;
第五步,最后通過配套的調節設備系統進行測試,當測試完成后,再旋轉轉軸扳手3取出3D測試標件,測試過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