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是一種套子打孔設備,屬于打孔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1、套子塑料材料在進行使用時,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孔洞的開設操作,使其進行后續的使用。
2、現有技術中,打孔設備在進行使用時,需要將材料進行不同孔洞的開設操作,由于刀頭的單一,需要進行刀頭的更換,或者使用多個不同的打開設備進行套子材料的開設,操作更換更加繁瑣,同時使用多個設備,設備的使用成本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套子打孔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套子打孔設備,包括帶動電機,所述帶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安裝閥,所述安裝閥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弧型架,所述弧型架的內部設置有調整機構,所述調整機構包括微型電機;
3、所述微型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長型柱,所述長型柱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閥,所述固定閥的內部設置有打孔刀頭。
4、進一步的,所述帶動電機與安裝閥的中軸線之間相重合,所述安裝閥與弧型架之間通過焊接相連接,所述微型電機和長型柱與連接柱之間構成旋轉結構。
5、進一步的,所述安裝閥的一側設置有固定連接在帶動電機下方的定位機構,所述帶動電機的前端設置有安裝板件,所述安裝板件的下方固定連接有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側箱體。
6、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板件通過螺絲與帶動電機之間構成拆卸結構,所述安裝板件與電動推桿之間構成升降結構。
7、進一步的,所述側箱體的下方固定連接有承受臺,所述側箱體的后端設置有固定連接在承受臺上方的夾持板材,所述承受臺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穩定架。
8、進一步的,所述承受臺與側箱體之間通過焊接相連接,所述穩定架均勻分布在承受臺的下方四周。
9、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小型推桿,所述小型推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卡合板,所述卡合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直角板,所述直角板的下方固定連接有貼合板。
10、進一步的,所述小型推桿與卡合板之間構成升降結構,所述卡合板與直角板之間構成一體鑄造結構。
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套子打孔設備,通過調整機構進行內部的連接,使用時內部的微型電機能夠進行帶動,將內部的長型柱和連接柱進行帶動旋轉,使其將上下兩端的位置進行交換,將不同的打孔刀頭進行更換位置,能夠根據套子材料的使用需求進行調整,避免進行多個刀頭的更換,同時減少多臺設備的使用需求。
13、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套子打孔設備,通過定位機構進行連接,操作時內部的小型推桿進行升降的高度調節,同時將底部的卡合板和直角板進行帶動,使連接的貼合板進行高度的調節,貼合板的設置,能夠使其貼合在調整機構的外壁,進行內部交換刀頭后的定位限制,使其交換后的調整,能夠同時處于同于中心線上,利于打孔使用的精準度。
1.一種套子打孔設備,包括帶動電機(1),其特征在于:所述帶動電機(1)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安裝閥(2),所述安裝閥(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弧型架(3),所述弧型架(3)的內部設置有調整機構(4),所述調整機構(4)包括微型電機(4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套子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帶動電機(1)與安裝閥(2)的中軸線之間相重合,所述安裝閥(2)與弧型架(3)之間通過焊接相連接,所述微型電機(401)和長型柱(402)與連接柱(403)之間構成旋轉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套子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閥(2)的一側設置有固定連接在帶動電機(1)下方的定位機構(5),所述帶動電機(1)的前端設置有安裝板件(6),所述安裝板件(6)的下方固定連接有電動推桿(7),所述電動推桿(7)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側箱體(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套子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件(6)通過螺絲與帶動電機(1)之間構成拆卸結構,所述安裝板件(6)與電動推桿(7)之間構成升降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套子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側箱體(8)的下方固定連接有承受臺(9),所述側箱體(8)的后端設置有固定連接在承受臺(9)上方的夾持板材(10),所述承受臺(9)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穩定架(1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套子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受臺(9)與側箱體(8)之間通過焊接相連接,所述穩定架(11)均勻分布在承受臺(9)的下方四周。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套子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5)包括小型推桿(501),所述小型推桿(50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卡合板(502),所述卡合板(50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直角板(503),所述直角板(503)的下方固定連接有貼合板(504)。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套子打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推桿(501)與卡合板(502)之間構成升降結構,所述卡合板(502)與直角板(503)之間構成一體鑄造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