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進料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纖維自動進料裝置。
背景技術:
工業濾布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纖維進行加工,現有技術中的加工方法是將纖維直接投入到生產設備中進行生產,但是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人工將纖維反復搬運,這樣纖維在運輸過程中往往會發生大量的纏聚,導致在后續生產過程中需要花費時間對其進行開松處理,這樣就會對工業濾布的后續生產加工帶來不便,影響了實際的生產效率,無法適應企業的生產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對纖維進行自動開松的纖維自動進料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纖維自動進料裝置,包括傳送線、機架、升降氣缸、切刀、進料箱、吹風機、吹氣管、攪拌輥和電機;所述傳送線一側設有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升降氣缸;所述升降氣缸的伸縮桿上設有切刀;所述傳送線端部設有進料箱,且傳送線一端通過進料箱一側的進料口延伸在進料箱內;所述進料箱上部設有吹風機;所述吹風機下端設有穿過進料箱的吹氣管,且吹氣管位于傳送線上方;所述進料箱內位于吹氣管一側設有若干個攪拌輥;所述攪拌輥與電機相連;所述進料箱上位于進料口相對一側設有出料口。
優選的,所述攪拌輥的數量為四個。
優選的,所述吹氣管下端呈T型。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實用新型方案的纖維自動進料裝置,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可通過切刀對纖維進行切斷,這樣將纏聚的纖維分成多段,并通過吹風機和攪拌輥對其進行開松,使得纖維的纏聚現象得以改善,保證了后續加工的效率,滿足了企業的生產需求,具有較好的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傳送線;2、機架;3、升降氣缸;4、切刀;5、進料箱;6、吹風機;7、吹氣管;8、攪拌輥;9、進料口;10、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附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纖維自動進料裝置,包括傳送線1、機架2、升降氣缸3、切刀4、進料箱5、吹風機6、吹氣管7、攪拌輥8和電機;所述傳送線1一側設有機架2;所述機架2上設有升降氣缸3;所述升降氣缸3的伸縮桿上設有切刀4;所述傳送線1端部設有進料箱5,且傳送線1一端通過進料箱5一側的進料口9延伸在進料箱5內;所述進料箱5上部設有吹風機6;所述吹風機6下端設有穿過進料箱5的吹氣管7,且吹氣管7位于傳送線1上方;所述進料箱5內位于吹氣管7一側設有若干個攪拌輥8;所述攪拌輥8與電機相連;所述進料箱5上位于進料口9相對一側設有出料口10;所述攪拌輥8的數量為四個;所述吹氣管下7端呈T型。
使用過程中,工作人員將纖維進行搬運時,纖維中會有大量的纏聚,工作人員先將纖維直接放置到傳送線上,當纖維通過傳送線傳送到切刀下方時,升降氣缸開啟,升降氣缸的伸縮桿帶動切刀往下移動,切刀就對纏聚的纖維進行切斷,在纖維通過傳送帶進行傳送的過程中,切刀會每隔一段時間對纖維進行切斷,從而將纖維切成多段進行傳送;當纖維穿過進料口傳送到位于進料箱內的傳送線上時,吹風機開啟,吹風機內的風通過吹氣管對纖維進行吹氣,使得纖維松散開來,緊接著纖維進入到多個攪拌輥內進行攪拌,攪拌輥對纖維進行開松,其中出料口與后續的管路相連,通過一些吸附裝置將開松后的纖維進行后續的加工操作。
進一步的,吹氣管的形狀為T型,這樣可以使得纖維被吹氣管吹的面積大,有利于將纖維松散開來。
本實用新型的纖維自動進料裝置,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可通過切刀對纖維進行切斷,這樣將纏聚的纖維分成多段,并通過吹風機和攪拌輥對其進行開松,使得纖維的纏聚現象改善,保證了后續加工的效率,滿足了企業的生產需求,具有較好的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