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冷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包括:后座、千斤頂、千斤頂定位單元、左止退板、右止退板、軋輥托架及底板。后座固定在底板的一側,千斤頂定位單元設置在后座的前側。千斤頂放置在千斤頂定位單元上,千斤頂的尾端與后座抵接。左止退板與右止退板相對設置在千斤頂的前側,左止退板和右止退板設置在同一平面上;左止退板和右止退板與底板固定連接。軋輥托架設置在左止退板和所述右止退板的前側,軋輥放置在軋輥托架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通過千斤頂對軋輥的推動,可以方便快捷的將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分離,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專利說明】一種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 置。
【背景技術】
[0002] 在冷軋【技術領域】,直拉式冷軋試驗機適合冷軋碳鋼、硅鋼和低合金鋼等產品開發 和工藝研究。直拉式冷軋試驗機主要用于對單片軋件進行冷軋試驗,在冷軋試驗過程中,直 拉式冷軋試驗機通過液壓缸對軋件施加張力并進行恒張力控制,以保證軋件板形,方便進 行延伸率測量。由于在冷軋試驗過程中軋輥表面會出現磨損的情況,為了保證鋼板表面質 量,需要定期分離軋輥與軸承座,磨削軋輥表面。目前,主要利用人工強制施加外力的方法 對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進行拆卸,由于冷軋機裝配精度較高,乳輥與軸承采用過盈配 合,拆卸過程復雜、操作難度大,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能夠方便、快捷的將冷軋 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分離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
[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 置,包括:后座、千斤頂、千斤頂定位單元、左止退板、右止退板、乳輥托架及底板。所述后座 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一側,所述千斤頂定位單元設置在所述后座的前側,且所述千斤頂定位 單元固定設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千斤頂設置在所述千斤頂定位單元上,且所述千斤頂的 尾端與所述后座的前端面抵接。所述左止退板與所述右止退板之間間隔預定距離相對設 置在所述千斤頂的前側,所述左止退板和所述右止退板設置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左止退 板和所述右止退板所在的平面與所述后座互相平行;所述左止退板和所述右止退板固定設 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預定距離不小于所述軋輥的直徑。用于支撐軋輥的所述軋輥托架設 置在所述左止退板和所述右止退板的前側的底板上;插入有軋輥的軸承座的前端面與左止 退板和右止退板的后端面分別抵接,且所述軋輥穿過所述左止退板和所述右止退板之間的 空隙被所述軋輥托架支撐,所述軋輥插入在所述軸承座中的一端與所述千斤頂的伸出端抵 接。
[0005] 進一步地,所述軋輥中心線與所述千斤頂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
[0006] 進一步地,還包括:至少個后座加強筋;所述后座加強筋與所述后座的后端面 及所述底板固定連接。
[0007] 進一步地,所述后座加強筋為三角形結構。
[0008] 進一步地,所述后座加強筋為兩個。
[0009] 進一步地,還包括:左止退板加強筋和右止退板加強筋;所述左止退板加強筋分 別與所述左止退板的前端面及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右止退板加強筋分別與所述右止退 板的前端面及所述底板固定連接。
[0010] 進一步地,所述左止退板加強筋和所述右止退板加強筋為三角形結構。
[0011] 進一步地,所述千斤頂定位單元包括:前卡板和后卡板;所述前卡板和所述后卡 板的上端設置有弧狀凹槽;所述前卡板和所述后卡板設置在所述后座的前側,所述前卡板 和所述后卡板互相平行,且所述前卡板和所述后卡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千斤頂放置 在所述前卡板和所述后卡板上的弧狀凹槽中。
[0012] 進一步地,所述后座、千斤頂、千斤頂定位單元、左止退板、右止退板、乳輥托架、底 板、后座加強筋、左止退板加強筋、右止退板加強筋、前卡板和所述后卡板均采用50_厚的 鋼板制成。
[0013] 進一步地,所述千斤頂為32t的螺旋式千斤頂。
[0014]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采用了后座、千斤頂、乳輥 托架、左止退板、右止退板等部件,將軋輥放置在軋輥托架上,左止退板和右止退板對與軋 輥連接的軸承座起限位作用,通過千斤頂對軋輥的推動,可以方便快捷的將冷軋試驗機軋 輥與軸承座分離,操作簡單,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主視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俯視圖;
[0017]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局部視圖;
[0018]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軋輥托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參見圖1-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 置,包括:后座10、千斤頂7 (如采用32t的螺旋式千斤頂)、千斤頂定位單元、左止退板11、 右止退板4、軋輥托架13、后座加強筋9、左止退板加強筋12、右止退板加強筋3及底板1。 后座10固定在底板1的一側,千斤頂定位單元設置在后座10的前側,且千斤頂定位單元固 定設置(如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于底板1上。千斤頂7放置在千斤頂定位單元上, 且千斤頂7的尾端與后座10的前端面抵接,后座10用于對千斤頂7限位。左止退板11與 右止退板4之間間隔預定距離相對設置在千斤頂7的前側,左止退板11和右止退板4設置 在同一平面上,且左止退板11和右止退板4所在的平面與后座10互相平行,左止退板11 和右止退板4固定設置(如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在底板1上,預定距離不小于軋輥 的直徑。參見圖1-圖4,用于支撐軋輥14的軋輥托架13放置(或可拆卸的固定)在左止 退板11和右止退板4前側的底板1上;在應用中,根據所要分離的輥系(包括軋輥14和軸 承座2)的尺寸設計不同的軋輥托架13,在拆卸不同的輥系時換上對應的軋輥托架13即可, 因此同一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能夠實現多種輥系的拆卸。插入有軋輥14的 軸承座2的前端面與左止退板11和右止退板4的后端面分別抵接,且軋輥14穿過左止退 板11和右止退板4之間的空隙被軋輥托架13支撐,乳輥14插入在軸承座2中的一端與千 斤頂7的伸出端抵接。軋輥托架13上端設置成半徑為R的半圓槽形狀,乳輥14放置在軋 輥托架13的半圓槽中;乳輥14的中心線與千斤頂7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
[0020]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參見圖1和圖2,后座加強筋9為兩個,且后座加強筋9為二 角形結構,后座加強筋9分別與后座10及底板1固定連接(即三角形后座加強筋9的兩條 邊分別與后座10及底板1固定連接),后座加強筋9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與底板1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參見圖1-圖3,左止退板加強筋12和右止退板加強筋3為三角形結 構,左止退板加強筋12分別與左止退板11及底板1固定連接(即三角形左止退板加強筋 12的兩條邊分別與左止退板11及底板1固定連接);右止退板加強筋3分別與右止退板4 及底板1固定連接(即三角形右止退板加強筋3的兩條邊分別與右止退板4及底板1固定 連接)。左止退板加強筋12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與左止退板11及底板1固定連接;右止退 板加強筋3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與右止退板4及底板1固定連接。參見圖4,在制作時,千斤 頂7中心線高度和軋輥托架13中心線高度(即圖4中h尺寸)一致,即可保證軋輥14水 平。同時軋輥托架13寬度(即圖4中W尺寸)與左止退板加強筋12和右止退板加強筋3 之間的間距一致,將千斤頂7的中心線與左止退板11、右止退板4之間的中線重合,即可保 證軋輥14的中心線與千斤頂7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
[0021]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參見圖1和圖2,千斤頂定位單元由前卡板6和后卡板8構 成;前卡板6和后卡板8的上端分別設置有弧狀凹槽;前卡板6和后卡板8設置在后座10 的前側,前卡板6和后卡板8互相平行,且前卡板6和后卡板8固定(如通過焊接的方式) 在底板1上;千斤頂7放置在前卡板6和后卡板8上的弧狀凹槽中,通過前卡板6和后卡板 8對千斤頂7起支撐作用。在拆卸不同規格的輥系(包括軋輥14和連接在一起的軸承座 2)時,需要根據實際需要確定軋輥托架的尺寸。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后座10、千斤頂7、千 斤頂定位單元、左止退板11、右止退板4、軋輥托架13、底板1、后座加強筋9、左止退板加強 筋12、右止退板加強筋3、前卡板6和所述后卡板8均采用50mm厚的鋼板制成。
[0022]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時,后座對千 斤頂的后端起限位作用;左止退板和右止退板對與軋輥連接的軸承座起限位作用;開啟千 斤頂后,千斤頂的前端向前伸長,推動軋輥向前移動,與軋輥連接的軸承座靜止不動,使得 軋輥和軸承座分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采用了 后座、千斤頂、乳輥托架、左止退板、右止退板等部件,將軋輥放置在軋輥托架上,左止退板 和右止退板對與軋輥連接的軸承座起限位作用,通過千斤頂對軋輥的推動,可以方便快捷 的將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分離,操作簡單,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此外,乳輥托架 放置(或可拆卸的固定)在底板上,在拆卸不同的輥系時換上對應的軋輥托架即可,因此同 一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能夠方便的實現對多種輥系的拆卸。
[0023] 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 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 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 一種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座、千斤頂、千斤頂 定位單元、左止退板、右止退板、乳輥托架及底板; 所述后座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一側,所述千斤頂定位單元設置在所述后座的前側,且所 述千斤頂定位單元固定設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千斤頂設置在所述千斤頂定位單元上,且 所述千斤頂的尾端與所述后座的前端面抵接; 所述左止退板與所述右止退板之間間隔預定距離相對設置在所述千斤頂的前側,所述 左止退板和所述右止退板設置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左止退板和所述右止退板所在的平面 與所述后座互相平行;所述左止退板和所述右止退板固定設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預定距 離不小于所述軋輥的直徑; 用于支撐軋輥的所述軋輥托架設置在所述左止退板和所述右止退板的前側的底板上; 插入有軋輥的軸承座的前端面與左止退板和右止退板的后端面分別抵接,且所述軋輥穿過 所述左止退板和所述右止退板之間的空隙被所述軋輥托架支撐,所述軋輥插入在所述軸承 座中的一端與所述千斤頂的伸出端抵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軋輥 中心線與所述千斤頂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 括:至少一個后座加強筋; 所述后座加強筋與所述后座的后端面及所述底板固定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 加強筋為三角形結構。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 加強筋為兩個。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 括:左止退板加強筋和右止退板加強筋; 所述左止退板加強筋分別與所述左止退板的前端面及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右止退 板加強筋分別與所述右止退板的前端面及所述底板固定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止 退板加強筋和所述右止退板加強筋為三角形結構。
8.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 斤頂定位單元包括:前卡板和后卡板; 所述前卡板和所述后卡板的上端設置有弧狀凹槽;所述前卡板和所述后卡板設置在所 述后座的前側,所述前卡板和所述后卡板互相平行,且所述前卡板和所述后卡板固定在所 述底板上; 所述千斤頂放置在所述前卡板和所述后卡板上的弧狀凹槽中。
9.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 座、千斤頂定位單元、左止退板、右止退板、乳輥托架以及底板的材質均為50_厚的鋼板。
10.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軋試驗機軋輥與軸承座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千斤頂為32t的螺旋式千斤頂。
【文檔編號】B21B31/10GK203862691SQ201420233760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8日
【發明者】劉念, 陳子宏, 甘曉龍, 肖海明, 曾永龍 申請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