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搬運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的搬運機械手,包括安裝支架,設于安裝支架上的水平活動機構,與水平活動機構連接的上下驅動機構以及安裝于上下驅動機構上的抓取結構,安裝支架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第一安裝支架和第二安裝支架,在第一安裝支架的下端面上設有驅動齒條,第一安裝支架的上端面和第二安裝支架的下端面均設有水平導軌,水平活動機構設于第一安裝支架和第二安裝支架之間,且與驅動齒條和水平導軌連接。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減少了橫梁(很重)的移動,大大降低了能耗縮短了生產線。而且機械手很靈活,既可以同步運動,也可以異步運動,一旦某個工位出現問題,在這個工位之前的機械手可以停止運動,這個工位后面的機械手繼續運動。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搬運機械手。 一種新型的搬運機械手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機械自動化的發展,目前沖壓機的上料動作均采用搬運機械手,取代過去人 工上料的方式,不但能提高生產效率,且能夠極大地降低生產事故的發生,本著對技術的精 益求精,現有的搬運機械手存在如下問題:現有的機械手包括橫梁和與橫梁連接的多個抓 取裝置(機械手),但是機械手是固定不動,只能用于抓取產品,需要依靠橫梁的左右、上下 移動,實現機械手的運動抓取動作,這種結構的搬運系統,能耗大,生產線必須做的很長,而 且必須一體化運作,機械手是整體運作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比較死板,不夠靈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搬運機械手。
[0004]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搬運機械手,包括安裝支架,設于安 裝支架上的水平活動機構,與水平活動機構連接的上下驅動機構以及安裝于上下驅動機構 上的抓取結構,所述安裝支架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第一安裝支架和第二安裝支架,在第一 安裝支架的下端面上設有驅動齒條,第一安裝支架的上端面和第二安裝支架的下端面均設 有水平導軌,所述水平活動機構設于第一安裝支架和第二安裝支架之間,且與驅動齒條和 水平導軌連接。
[0005] 特別的,水平活動機構包括裝配架、設于裝配架上且相互連接的水平驅動電機和 第一減速機,在所述水平導軌上均設有導軌滑塊,所述裝配架的上下兩端部分別與導軌滑 塊連接,所述第一減速機的輸出端設有與驅動齒條嚙合的驅動齒輪。
[0006] 特別的,裝配架的上下兩端部延遲形成安裝部,該安裝部與裝配架垂直,所述安裝 部與導軌滑塊固定連接。
[0007] 特別的,上下驅動機構包括固定于裝配架上且相互連接的上下驅動電機和第二減 速機,在所述裝配架上下兩端的安裝部設置第一同步輪,所述第二減速機的輸出端亦連接 有第二同步輪,所述第一同步輪和第二同步輪通過同步帶連接。
[0008] 特別的,抓取結構包括移動板、固定于移動板上的吸盤抓手以及與吸盤抓手連接 的多個真空吸盤,在所述裝配架的正面設有上下滑動導軌,所述移動板的兩端通過設于上 下滑動導軌上的上下滑動塊與上下滑動導軌連接,且所述移動板的中部與所述同步帶連 接。
[0009] 特別的,在所述裝配架的背面設有過槽,該過槽的大小與同步帶匹配,在該過槽的 左右兩側還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一減速機和第二減速機的安裝基座。
[0010] 特別的,吸盤抓手設有加強筋,該加強筋與吸盤抓手成三角形排布。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操作簡易,相對 于現有技術而言,減少了橫梁(很重)的移動,大大降低了能耗縮短了生產線。而且機械手 很靈活,既可以同步運動,也可以異步運動。一旦某個工位出現問題,在這個工位之前的機 械手可以停止運動,這個工位后面的機械手繼續運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新型的搬運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2為圖1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4] 圖3為圖1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0015] 圖4為裝配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下面接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7] 圖1至圖4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的搬運機械手。
[0018]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新型的搬運機械手,如圖1至如3所示,包括安裝支架,設于 安裝支架上的水平活動機構,與水平活動機構連接的上下驅動機構以及安裝于上下驅動機 構上的抓取結構,所述安裝支架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第一安裝支架001和第二安裝支架 002,在第一安裝支架001的下端面上設有驅動齒條003,第一安裝支架001的上端面和第二 安裝支架002的下端面均設有水平導軌004,所述水平活動機構設于第一安裝支架001和第 二安裝支架002之間,且與驅動齒條003和水平導軌004連接。
[0019] 上述的水平活動機構包括裝配架005、設于裝配架005上且相互連接的水平驅動 電機006和第一減速機007,在所述水平導軌004上均設有導軌滑塊008,其中,如圖4所示, 在裝配架005的上下兩端部延遲形成安裝部009,該安裝部009與裝配架005垂直,使得裝 配架005整體呈"["字形,通過安裝部009與導軌滑塊008固定連接,使得裝配架005可沿 水平導軌004活動,其主體置于第一安裝支架001和第二安裝支架002的側邊,所述第一減 速機007的輸出端設有與驅動齒條003嚙合的驅動齒輪010 ;上下驅動機構包括固定于裝 配架005上且相互連接的上下驅動電機011和第二減速機012,在所述裝配架005上下兩 端的安裝部009設置第一同步輪013,所述第二減速機012的輸出端亦連接有第二同步輪 014,所述第一同步輪013和第二同步輪014通過同步帶015連接;另外在裝配架005的背 面設有過槽016,該過槽016的大小與同步帶015匹配,在該過槽016的左右兩側還設置有 用于安裝第一減速機007和第二減速機012的安裝基座017,所述第一減速機007和第二減 速機012分別固定于獨立的安裝基座017上,且裝配后水平驅動電機006、第一減速機007、 上下驅動電機011和第二減速機012處于同一水平線上,且與所述第一安裝支架001和第 二安裝支架002平行。
[0020] 此外,如圖1和圖2所示,抓取結構包括移動板018、固定于移動板018上的吸盤抓 手019以及與吸盤抓手019連接的多個真空吸盤020,在所述裝配架005的正面設有上下滑 動導軌021,所述移動板018的兩端通過設于上下滑動導軌021上的上下滑動塊022與上下 滑動導軌021連接,且所述移動板018的中部與所述同步帶015連接,吸盤抓手019設有 加強筋023,該加強筋023與吸盤抓手019成三角形排布
[002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操作簡易,相對 于現有技術而言,減少了橫梁(很重)的移動,大大降低了能耗縮短了生產線。而且機械手 很靈活,既可以同步運動,也可以異步運動。一旦某個工位出現問題,在這個工位之前的機 械手可以停止運動,這個工位后面的機械手繼續運動。
[0022]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 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 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 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新型的搬運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支架,設于安裝支架上的水平活動機 構,與水平活動機構連接的上下驅動機構以及安裝于上下驅動機構上的抓取結構,所述安 裝支架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第一安裝支架和第二安裝支架,在第一安裝支架的下端面上設 有驅動齒條,第一安裝支架的上端面和第二安裝支架的下端面均設有水平導軌,所述水平 活動機構設于第一安裝支架和第二安裝支架之間,且與驅動齒條和水平導軌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搬運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活動機構包括裝 配架、設于裝配架上且相互連接的水平驅動電機和第一減速機,在所述水平導軌上均設有 導軌滑塊,所述裝配架的上下兩端部分別與導軌滑塊連接,所述第一減速機的輸出端設有 與驅動齒條嚙合的驅動齒輪。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搬運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架的上下兩端部 延遲形成安裝部,該安裝部與裝配架垂直,所述安裝部與導軌滑塊固定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搬運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驅動機構包括固 定于裝配架上且相互連接的上下驅動電機和第二減速機,在所述裝配架上下兩端的安裝部 設置第一同步輪,所述第二減速機的輸出端亦連接有第二同步輪,所述第一同步輪和第二 同步輪通過同步帶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搬運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結構包括移動板、 固定于移動板上的吸盤抓手以及與吸盤抓手連接的多個真空吸盤,在所述裝配架的正面設 有上下滑動導軌,所述移動板的兩端通過設于上下滑動導軌上的上下滑動塊與上下滑動導 軌連接,且所述移動板的中部與所述同步帶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搬運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裝配架的背面設有 過槽,該過槽的大小與同步帶匹配,在該過槽的左右兩側還設置有用于安裝第一減速機和 第二減速機的安裝基座。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搬運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盤抓手設有加強筋, 該加強筋與吸盤抓手成三角形排布。
【文檔編號】B21D43/18GK203900309SQ201420243844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鄧宗富, 羅百生 申請人:東莞市均利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