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沖壓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及模具總成。
背景技術:
在汽車的生產中,汽車車身的沖壓件結構復雜,在汽車車身上分布著不同類型的孔,需要使用模具進行沖制。對于車身不同位置的孔,在模具沖孔工藝中一般分為正沖孔和側沖孔。針對側沖孔工藝,現有技術只能完成沖壓件外側的沖孔,對于沖壓件的內側沖孔,需單獨進行,增加工序的同時還會引起定位誤差,導致沖孔精度減低,成本增加。
因此,設計一種能與模具一體沖制沖壓件內側孔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是當務之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及模具總成,以解決上述問題,能方便的對工件的內側孔進行沖制。
本發明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包括:
滑塊,所述滑塊的底端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滑塊與上模座滑動連接;
沖頭,與所述第一斜面固定連接,且所述沖頭與所述滑塊的縱軸成負夾角;
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第三斜面,所述底座與下模座固定連接,所述滑塊能滑動至使得所述第二斜面與所述第三斜面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限位塊,所述第一限位塊與所述滑塊的頂端固定連接。
如上所述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向塊,所述導向塊與所述第二斜面固定連接,且所述導向塊上開設有V型槽,所述第三斜面上固定設置有V型凸起,所述V型凸起能與所述V型槽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回程彈簧,所述回程彈簧與所述滑塊的一側固定連接。
如上所述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位鉤,所述限位鉤與所述滑塊靠近所述第二斜面一側固定連接,所述底座上固定設置有第二限位塊,所述限位鉤能與所述第二限位塊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滑軌,所述滑軌與所述滑塊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滑塊通過所述滑軌與上模座滑動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模具總成,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總成還包括:如上所述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所述滑塊與所述上模座滑動連接,所述底座與所述下模座固定連接,所述上模座能帶動所述滑塊下行至與所述底座相配合。
本發明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包括滑塊、沖頭、底座、上模座和下模座。其中滑塊的底端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滑塊與上模座滑動連接,沖頭與第一斜面固定連接,且沖頭與滑塊的縱軸成負夾角,底座上設置有第三斜面,底座與下模座固定連接,滑塊能滑動至使得所述第二斜面與所述第三斜面相配合。在本發明中,上模座帶動滑塊向下運動至第二斜面與第三斜面相接觸時,在第三斜面的導向下,滑塊同時會沿上模座左右移動,從而使得沖頭能沖壓工件內側的孔,使得工件內側孔與工件整體沖壓一起完成,減少了后期沖制內側孔的工序,避免了后期沖制再定位造成的誤差,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沖孔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模具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上模座 20-下模座 30-滑塊 40-沖頭
50-底座 51-第三斜面 52-第二限位塊 60-第一限位塊
70-導向塊 80-回程彈簧 90-限位鉤 100-滑軌
200-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模具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包括滑塊30、沖頭40和底座50,請參照圖2,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模具總成,包括上模座10、下模座20以及本發明任意實施例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
本發明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中,滑塊30的底端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滑塊30與上模座10滑動連接,沖頭40與第一斜面固定連接,且沖頭40與滑塊30的縱軸成負夾角,底座50上設置有第三斜面51,底座50與下模座20固定連接,滑塊30能滑動至使得第二斜面與第三斜面51相配合。
請參照圖2,使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給工件200進行側沖孔時,上模座10帶動滑塊30向下運行至第二斜面與第三斜面51接觸時,在第三斜面51的導向作用下,當上模座進一步下行時,滑塊30隨上模座10向下運行的同時會向右運動(以圖2中方向為參考),完成工件200內側孔的沖制。如此一來,工件200內側孔的沖制就無需單獨進行,從而避免了再定位帶來的誤差,同時也減少了后續沖孔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成本,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工件內側沖孔的精度。
進一步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還包括第一限位塊60,第一限位塊60與滑塊30的頂端固定連接。設置第一限位塊60,是為了使滑塊30沿上模座10左右滑動時給出行程范圍,防止滑塊30運行軌跡偏離需要的行程,與上模座10上的其余的件產生干涉,導致模具損壞,提高了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的使用安全性,延長了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還包括導向塊70,導向塊70與第二斜面固定連接,且導向塊70上開設有V型槽,第三斜面51上固定設置有V型凸起,V型凸起能與V型槽相配合,從而使得滑塊30沿設定為軌跡向下運行,進行側沖孔。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導向塊70與第二斜面之間、V型凸起與第三斜面51之間均可以是焊接固定或螺栓連接,本實施例中優選為螺栓固定。設置V型凸起和V型槽,從而使得滑塊30在向下運行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前后的偏差,保證了沖孔位置的精度。單獨設置導向塊70和V型凸起,增加此處材料的硬度,使得導向塊70和V型凸起更為耐磨,可以有效的延長使用時間,同時采用螺栓固定的形式安裝,維護方便,可以節省維護成本。
進一步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及模具總成還包括回程彈簧80,回程彈簧80與滑塊30的一側固定連接,回程彈簧80用于使滑塊30回到初始位置。沖孔的過程中,同時壓縮回程彈簧80,當沖孔結束,上模座10上行,帶動滑塊30上行,同時回程彈簧80回彈,推動滑塊30向左移動(以圖2中方向為參考),從而使得滑塊30回到初始位置,以備下一次的沖壓。
進一步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還包括限位鉤90,限位鉤90與滑塊30靠近第二斜面一側固定連接,底座50上固定設置有第二限位塊52,限位鉤90能與第二限位塊52相配合。設置限位鉤90,使得滑塊30在回程的過程中會沿第三斜面51運行一段距離,從而保證了沖頭40能順利的從工件200的沖孔中退出,避免了沖頭40在退出的過程中與工件發生干涉,從而使得沖孔的精度提高,還保證了沖頭40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鉤式側沖孔斜楔機構還包括滑軌100,滑軌100與滑塊30的頂端固定連接,滑塊30通過滑軌100與上模座10滑動連接。設置滑軌100,可以減小滑塊30與上模座10之間的摩擦,使得滑塊30沿上模座10左右運動更為順暢。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發明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