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壓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鑄沖孔模具。
背景技術:
智能手機一般由屏幕、主板、手機支架及電池組成,而手機支架上的中板通常是使用鋁合金材料壓鑄制成的,這是由于鋁合金材料在熔融狀態下通過模具型腔的流動非常好,因此,壓鑄出來的鋁合金中板良品率高。
手機中板包括呈中心對稱的左板和右板,其壓鑄模具的澆口一般位于對應左板的底端和右板的底端。然而,現有制造該手機中板的壓鑄業沖孔工藝模具開模時間長,中板沖出來變形過大,平面度不良。
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決現有模具開模時間長,中板沖出來變形過大,平面度不良等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模具開模時間長,中板沖出來變形過大,平面度不良等問題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壓鑄沖孔模具。
本發明提供一種壓鑄沖孔模具,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之間形成型腔,所述型腔包括進料道、中板成型腔及出料道,所述進料道及出料道分別位于所述中板成型腔的兩側;所述上模還包括一用于沖孔的沖頭,所述沖頭包括一中間沖頭,以及將所述中間沖頭咬接在內的上部沖頭和一下部沖頭;
進一步的,所述出料道的數量為多條,分別均勻地分布于所述中板成型腔的長度方向。
進一步的,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之間形成兩個所述型腔,兩所述型腔的所述進料道與同一注液口連通。
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在上模上設置咬合連接的沖頭,可避免壓鑄件粗沖變形,提高了壓鑄件的平面度,簡化了現有沖孔模具的構造,同時縮減了開模的時間,也利于后期維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壓鑄沖孔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沖頭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上模對手機中板進行沖孔的側視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未填充手機中板的型腔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的型腔填充手機中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壓鑄沖孔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1所示,
本實施例提供的壓鑄沖孔模具可以包括上模100及下模200,所述上模100與所述下模200之間形成型腔300,所述型腔300包括進料道310、中板成型腔320及出料道330,所述進料道310及出料道330分別位于所述中板成型腔320的兩側;如圖2所示,所述上模100還包括一用于沖孔的沖頭110,所述沖頭110包括一中間沖頭111,以及將所述中間沖頭咬接在內的上部沖頭112和一下部沖頭113。
如圖3所示,上模100通過沖頭110將放置在下模200上的手機中板400上進行沖孔,將手機中板400上已設計好位置的孔洞沖擊出壓鑄孔,快速高效。
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出料道330的數量為多條,分別均勻地分布于所述中板成型腔320的長度方向。
進一步的,所述上模100與所述下模200之間形成兩個所述型腔300,兩所述型腔300的所述進料道與同一注液口340連通。
將手機中板進行沖孔的過程包括:通過注液口340將液狀膠料通過進料道310流至型腔300,形成手機壓鑄部件如手機中板,上模100上的沖頭110將未定型的手機中板進行沖孔成型,之后將手機中板推出過程中進行冷卻,形成成型的手機中板。
由以上實施例可看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沖孔模具通過在上模上設置咬合連接的沖頭,可避免壓鑄件粗沖變形,提高了壓鑄件的平面度,簡化了現有沖孔模具的構造,同時縮減了開模的時間,也利于后期維護。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