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進型車削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包括上殼(2)、驅動塊(3)、拉桿A(4)、彈性件、支撐柱(6)、壓爪A(7)、壓爪B(7’)、定位柱A(10)、壓爪C(11)、導向柱(12)、連接套(15)、壓塊(16),所述上殼(2)的側面上相互間隔設置有三個缺口A(2a),所述缺口A(2a)豎直方向切破整個所述上殼(2)的側面,且部分切破所述上殼(2)的頂面,所述缺口A(2a)的兩側面上均同心設有圓孔A(2d),至少所述缺口A(2a)的一個側面上的所述圓孔A(2d)貫穿整個上殼(2),所述上殼(2)頂面中心處設有通孔B(2c),所述上殼(2)底面上設有凹腔(2f),所述驅動塊(3)主體(3a)的形狀及尺寸與所述凹腔(2f)相匹配,所述驅動塊(3)主體(3a)中心設有通孔C(3c),所述驅動塊(3)主體(3a)的側面設有三個凸臺A(3d),所述凸臺A(3d)的寬度與所述缺口A(2a)的寬度相匹配,所述拉桿A(4)為一階梯軸,包括同心設置的四個軸段,所述拉桿A(4)上的第一軸段(4a)與所述上殼(2)上的通孔B(2c)相匹配,所述第一軸段(4a)下端面連接第二軸段(4b),所述第二軸段(4b)的下端面(4b1)連接第三軸段(4c),所述第三軸段(4c)下端面連接第四軸段(4d),所述第三軸段(4c)與所述驅動塊(3)上的所述通孔C(3c)相匹配,所示第四軸段(4d)的圓周面上設有螺紋,所示壓爪A(7)與所述壓爪B(7’)互為鏡像對稱,所述壓爪B(7’)呈“7”字形,其“7”字形豎直部(7a’)的側面上設有腰形通孔D(7b’),所述腰形通孔D(7b’)自右上向左下傾斜設置且其貫穿方向垂直所述“7”字形水平部延伸方向,所述定位柱A(10)頂面中心設有盲孔E,所述盲孔E底面中心設置有通孔F,所述通孔F與所述第一軸段(4a)相匹配,所述壓爪C(11)的主體(11a)呈“7”字形,其“7”字形豎直部的側面上設有腰形通孔D(7b’),所述腰形通孔D(7b’)自右上向左下傾斜設置,所述主體(11a)“7”字形水平部的端面上設有凸臺B(11b),所述凸臺B(11b)的底面與所述“7”字形水平部的底面重合,所述凸臺B(11b)的長度大于所述主體(11a)的厚度,所述導向柱(12)為一圓柱體,其長度大于所述缺口A(2a)的寬度,所述壓塊(16)與所述盲孔E相匹配,所述上殼(2)固定連接車床,所述驅動塊(3)的主體(3a)可動的設置在所述凹腔(2f)內,所述驅動塊(3)上的三個凸臺A(3d)分別插入所述缺口A(2a)內,所述拉桿A(4)的第三軸段(4c)插入所述通孔C(3c)內,所述連接套(15)頂面與所述驅動塊(3)底面貼合,且所述連接套(15)上端與所述拉桿A(4)的第四軸段(4d)連接,所述連接套(15)的下端與車床上的拉桿連接,所述定位柱A(10)設置于所述上殼(2)上方,所述拉桿A(4)上的第一軸段(4a)穿過所述圓孔A(2d)及通孔F且可在所述圓孔A(2d)及通孔F中滑動,所述第一軸段(4a)頂端連接設置在所述盲孔E內的所述壓塊(16),所述壓塊(16)可在所述盲孔E內滑動且所述壓塊(16)的下端面高出所述盲孔E的底面,所述彈性件套設于所述第一軸段(4a)上,所述彈性件的一端頂在所述定位柱A(10)的下表面上,其另一端頂在所述上殼(2)上,所述支撐柱(6)設置在所述上殼(2)上,所述壓爪A(7)、壓爪B(7’)及壓爪C(11)分別的插入所述缺口A(2a)中,且下端鉸接與所述凸臺A(3d)上,所述壓爪A(7)、壓爪B(7’)及壓爪C(11)上的腰形通孔D(7b’)內均插設有所述導向柱(12),所述導向柱(12)的兩端均插入所述圓孔A(2d),所述壓爪A(7)、壓爪B(7’)及壓爪C(11)均可相對所述導向柱(12)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型車削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塊(3)的頂面中心設有凹坑(3b),所述凹坑(3b)的底面為球面,所述拉桿A(4)上第二軸段的底面(4b1)為球面,當所述拉桿A(4)頂起時,所述凹坑(3b)的底面與所述第二軸段的底面(4b1)間留有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改進型車削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還包括與所述壓爪數量相同的連接柱(13)及固定螺母(14),所述連接柱(13)為一階梯軸,其包括三個軸段,軸段A(13a)的下端面上同心設置有軸段B(13b),所述軸段B(13b)的下端面上同心設置有螺紋軸段C(13c),所述軸段A(13a)的頂面中心設有片狀凸臺C(13d),所述凸臺C(13d)的側面設有圓形通孔G(13d1),所述固定螺母(14)的頂面為一球面,所述驅動塊(3)上凸臺A(3a)的底面上設有盲孔H(3f),所述盲孔H(3f)大小與所述固定螺母(14)相匹配,所述盲孔H(3f)的頂面(3g)也為球面且與所述固定螺母(14)的頂面相匹配,所述盲孔H(3f)的頂面(3g)上同心設置有通孔J(3e),所述通孔J(3e)與所述軸段B(13b)相匹配,所述爪A(7)、壓爪B(7’)及壓爪C(11)的下端部側面均設有圓形通孔I(7c’),所述圓形通孔I(7c’)與所述腰形通孔D(7b’)的貫通方向一致,所述爪A(7)、壓爪B(7’)及壓爪C(11)的下端部還設有沿所述“7”字形水平部延伸方向貫穿的凹槽(7d’),所述連接柱(13)上的軸段B(13b)插入所述通孔J(3e)內,所述軸段A(13a)的下端面與所述凸臺A(3d)重合,所述固定螺母(14)置于所述盲孔H(3f)中,所述固定螺母(14)的頂面與所述盲孔H(3f)的頂面(3g)重合,且所述固定螺母(14)與所述螺紋軸段C(13c)固定連接,所述片狀凸臺C(13d)插入所述壓爪上的所述凹槽(7d’)內,一轉軸A同時插入所述圓形通孔G(13d1)及圓形通孔I(7c’)中將所述壓爪與所述連接柱(13)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改進型車削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柱(13)上的凸臺C(13d)的頂面設有注油孔(13d2)。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改進型車削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爪A(7)、壓爪B(7’)上所述“7”字形水平部端部的底面上設有一個定位柱(7f’),所述壓爪C(11)上凸臺B(11b)的底面上間隔設有兩個定位柱(7f’),所述支撐柱(6)的頂端也設有定位柱(7f’),所述定位柱(7f’)的自由端呈圓臺狀。
6.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改進型車削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A(10)的頂面上設有蓋板(9),所述蓋板(9)與所述定位柱A(10)可拆卸連接在一起,且所述蓋板(9)完全遮蓋所述盲孔E。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改進型車削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A(10)的頂面上設有蓋板(9),所述蓋板(9)與所述定位柱A(10)可拆卸連接在一起,且所述蓋板(9)完全遮蓋所述盲孔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