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整形工裝。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對于一些異形件需要整形時,只能通過人工整形,不僅整形效率低,質量差,而且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生產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整形工裝,整形方便,整形質量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整形工裝,包括安裝底板、固定設置于所述安裝底板上的定位塊,所述定位塊上開設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塊的內外兩側滑動設置有第一壓板以及第二壓板,所述第一壓板位于外側且由第一氣缸驅動滑動,所述第二壓板位于內側且由兩個第二氣缸驅動滑動,所述安裝底板上滑動設置有兩個抵緊板,兩個所述抵緊板分別位于所述定位塊的兩側,所述抵緊板分別由第三氣缸驅動滑動,所述安裝底板上還固定設置有用于檢測產品整形質量的檢測塊,所述檢測塊上開設有檢測槽。
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安裝底板上設置有所述第一氣缸的第一控制開關、所述第二氣缸的第二控制開關、所述第三氣缸的第三控制開關。
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計簡單的專用整形工裝,進行針對性整形,不僅結構簡單,而且效率高,通過第一壓板以及兩個抵緊板進行同時整形,整形后的產品可以通過檢測塊進行檢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整形工裝,包括安裝底板1、固定設置于所述安裝底板1上的定位塊2,所述定位塊2上開設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塊2的內外兩側滑動設置有第一壓板3以及第二壓板4,所述第一壓板3位于外側且由第一氣缸5驅動滑動,所述第二壓板4位于內側且由兩個第二氣缸6驅動滑動,所述安裝底板1上滑動設置有兩個抵緊板7,兩個所述抵緊板7分別位于所述定位塊2的兩側,所述抵緊板7分別由第三氣缸8驅動滑動,所述安裝底板1上還固定設置有用于檢測產品整形質量的檢測塊9,所述檢測塊9上開設有檢測槽。
通過設計簡單的專用整形工裝,進行針對性整形,不僅結構簡單,而且效率高,通過第一壓板3以及兩個抵緊板7進行同時整形,整形后的產品可以通過檢測塊9進行檢測。
為了方便操作,所述安裝底板1上設置有所述第一氣缸5的第一控制開關、所述第二氣缸6的第二控制開關、所述第三氣缸8的第三控制開關。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