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件的裝夾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夾緊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圓柱形工件主要是通過手動卡盤、氣動卡盤和液壓卡盤等進行定位及夾緊。上述卡盤造價高,體積大,且僅僅能夠在專業機床上適用,無法在一些非標設備上適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可適用于各類設備的圓柱形工件夾緊定位裝置。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圓柱形工件夾緊定位裝置,包括:
蓋體,其底端開設有軸向通孔,側壁上開設有徑向孔,該徑向孔與所述蓋體內的腔體相連通;
夾緊機構,其置于所述蓋體的腔體中,由從所述徑向孔流入的氣體驅動,將從所述軸向通孔插入的圓柱形工件夾緊;
彈性復位件,其置于所述蓋體的腔體中,用于將夾緊機構復位;
基座,其扣蓋在所述蓋體的開口上。
作為優選,所述夾緊機構包括:
活塞頭,其內部中空兩端均設有開口,外周面上設置有凸緣,該凸緣將所述活塞頭分為上、下兩部分,該活塞頭內部的中空腔自上而下呈收縮狀;所述活塞頭置于所述蓋體的腔體中,所述凸緣的外壁面與蓋體中腔體內壁貼合,所述活塞頭上、下兩部分的外壁和蓋體中腔體的腔壁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徑向孔位于所述凸緣之下,靠近所述活塞頭的下部;
夾緊頭,其自上而下呈收縮狀,置于蓋體的腔體中,該夾緊頭的小頭端從所述活塞頭的中空腔大口端插入至該中空腔中,所述夾緊頭的外壁抵靠在此活塞頭腔壁上;該夾緊頭大頭端的端部抵靠在所述蓋體底端內壁上;
所述軸向通孔、所述活塞頭以及所述夾緊頭同軸。
作為優選,所述彈性復位件為螺旋彈簧,其套裝在所述活塞頭的上部,一端抵靠在所述凸緣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蓋體底端內壁上。
作為優選,所述蓋體上靠近開口處的腔壁上設置有環形內凸起,該環形內凸起一端的端面與所述蓋體開口端的端面平齊,另一端位于所述徑向孔之下;所述環形內凸起的內壁面與所述活塞頭下部的外壁面貼合。
進一步改進地,圓柱形工件夾緊定位裝置還包括:
密封墊,其嵌套在所述環形內凸起內,位于所述夾緊頭的底面和所述基座的頂面之間。
作為優選,所述活塞頭下部與所述環形內凸起相貼合的外壁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第一環形槽。
作為優選,所述凸緣的外壁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第二環形槽。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圓柱形工件夾緊定位裝置,結構緊湊,動作靈敏,通過氣動的方式推進夾緊機構將從蓋體的軸向通孔插入的圓柱形工件夾緊定位,再由彈性復位件對夾緊機構進行復位,各個零部件都置于蓋體內,從而使得整個裝置體積小,占用空間少,適合在各類設備上進行裝配,可穩固精準地對圓柱形工件加以定位和夾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圓柱形工件夾緊定位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圓柱形工件夾緊定位裝置的主視圖;
圖3是圖2中的A-A剖視圖。
圖中:1-蓋體、101-徑向孔、102-環形內凸起、2-活塞頭、201-凸緣、202-第一環形槽、2011-第二環形槽、3-夾緊頭、4-基座、5-螺旋彈簧、6-密封墊、7-圓柱形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圓柱形工件夾緊定位裝置包括蓋體1、夾緊機構、彈性復位件和基座4。蓋體1的底端開設有供圓柱形工件7插入的軸向通孔,側壁上開設有徑向孔101,該徑向孔101與蓋體1內的腔體相連通。夾緊機構置于蓋體1的腔體中,由從徑向孔101的流入的氣體驅動,將從軸向通孔插入的圓柱形工件7夾緊。彈性復位件也置于蓋體1的腔體中,用于將夾緊機構復位。基座4扣蓋在蓋體1的開口上。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夾緊機構包括活塞頭2和夾緊頭3。其中,活塞頭2的內部中空兩端均設有開口,外周面上設置有凸緣201,該凸緣201將活塞頭2分為上、下兩部分。活塞頭2內部的中空腔自上而下呈收縮狀,如圖3所示,該活塞頭2內部的中空腔為Y字形。活塞頭2置于蓋體1的腔體中,凸緣201的外壁面與蓋體1中腔體內壁貼合,活塞頭2上、下兩部分的外壁和蓋體1中腔體的腔壁之間留有間隙。徑向孔101位于凸緣201之下,靠近活塞頭2的下部。
夾緊頭3自上而下呈收縮狀,如圖3所示,此夾緊頭3為倒錐臺形狀。該夾緊頭3置于蓋體1的腔體中,夾緊頭3的小頭端從活塞頭2的中空腔大口端插入至該中空腔中,夾緊頭3的外壁抵靠在此活塞頭2腔壁上。該夾緊頭3的大頭端的端部抵靠在蓋體1底端內壁上。如圖3所示,軸向通孔、活塞頭2以及夾緊頭3同軸。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彈性復位件為螺旋彈簧5,其套裝在活塞頭2的上部,一端抵靠在凸緣201上,另一端抵靠在蓋體1底端內壁上。螺旋彈簧5的外側與蓋體1中腔體內壁留有間隙。
當進氣從徑向孔101流入后,氣流推動活塞頭2上移,夾緊頭3被擠壓,于是將從軸向通孔插入的圓柱形工件7夾緊并定位,此時螺旋彈簧5被壓縮。待對圓柱形工件的加工完成后,停止向徑向孔101供氣,此時,在螺旋彈簧5回彈力的作用下,活塞頭2下行,夾緊頭3松弛,然后便可將圓柱形工件7卸下。
夾緊機構除了采用本實施例中給出的結構外,也可設計成螺旋夾緊結構,也就是說將活塞頭2和夾緊頭3替換為兩個螺旋配合的零件,在氣流的推動下一個零件旋轉,擠壓另一個零件將圓柱形工件夾緊。
螺旋彈簧5也可選擇放置在活塞頭2的底部,一端與該活塞頭2的底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基座4的頂面固定連接。如此,在活塞頭2上移時,螺旋彈簧5被拉伸并蓄能,當停止向徑向孔101供氣時,螺旋彈簧5將活塞頭2拉回,夾緊頭3松弛,然后便可將圓柱形工件7卸下。彈性復位件除了采用螺旋彈簧外,也可選用聚氨酯彈簧。
由于該夾緊定位裝置的運動為活塞運動,因此,需要提供密閉的環境,考慮到密封的問題,于是,如圖3所示,優選地,蓋體1上靠近開口處的腔壁上設置有環形內凸起102,該環形內凸起102一端的端面與蓋體1開口端的端面平齊,另一端位于徑向孔101之下。環形內凸起102的內壁面與活塞頭2下部的外壁面貼合。為了進一步提升裝置的密封性,更進一步地,該夾緊定位裝置還包括密封墊6,該密封墊6嵌套在環形內凸起102內,位于夾緊頭3的底面和基座4的頂面之間。
為了降低活塞頭2與環形內凸起102之間的摩擦,于是,如圖3所示,活塞頭2下部與環形內凸起102相貼合的外壁面上開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第一環形槽202。同樣為了降低凸緣201與蓋體1中腔壁之間的摩擦,凸緣201的外壁面上開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第二環形槽2011。
本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圓柱形工件夾緊定位裝置,結構緊湊,動作靈敏,通過氣動的方式推進夾緊機構將從蓋體1中軸向通孔插入的圓柱形工件7夾緊定位,再由彈性復位件對夾緊機構進行復位,各個零部件都置于蓋體1內,從而使得整個裝置體積小,占用空間少,適合在各類設備上進行裝配,可穩固精準地對圓柱形工件加以定位和夾緊。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