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裝,具體涉及一種管件加工工裝。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的過程中,通常會對各種待加工的工件進行固定夾持,以實現迅速、方便、安全的安裝工件,該種工裝也常常被稱之為夾具,如焊接夾具、檢驗夾具、裝配夾具及機床夾具等,其中,機床夾具最為常見,使用頻率較高,在機床上加工工件時,通常為使工件的表面能達到圖紙規定的尺寸、幾何形狀以及與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加工前必須加工工件裝好定位,固定牢穩,在管件制造工藝領域,管件更需要較為適當的工裝來對其進行夾持,現有的用于管件夾持的工裝,大多是一臺工裝對應一個型號的管件,無法根據管件不同的直徑隨機進行調整,使用比較死板,靈活度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管件加工工裝。
所述的一種管件加工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第三支撐柱及第四支撐柱,所述第一支撐柱和第三支撐柱的頂端均設置有第一弧形片和第二弧形片,所述第一弧形片上設置有連接孔,所述第二弧形片的自由端設置有螺紋孔,所述第二支撐柱和第四支撐柱上設置有與連接孔配合使用的連接柱。
所述的一種管件加工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邊緣設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撐柱、第二支撐柱、第三支撐柱和第四支撐柱的底端分別與滑塊固定連接,所述滑塊滑動設置在滑槽內。
所述的一種管件加工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至少設置有三個。
所述的一種管件加工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柱外壁上設置有外螺紋及螺帽。
所述的一種管件加工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孔設置有至少三個。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設計合理,通過設置的滑槽,方便支撐柱的移動,以實現支撐柱之間的距離,從而便于根據不同直徑的管件的夾持,使用的靈活度高,使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第一支撐柱,3-第二支撐柱,4-第三支撐柱,5-第四支撐柱,6-第一弧形片,7-第二弧形片,8-連接孔,9-螺紋孔,10-連接柱,11-螺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管件加工工裝,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置有第一支撐柱2、第二支撐柱3、第三支撐柱4及第四支撐柱5,第一支撐柱2和第三支撐柱4的頂端均設置有第一弧形片6和第二弧形片7,第一弧形片6上設置有連接孔8,第二弧形片7的自由端設置有螺紋孔9,第二支撐柱3和第四支撐柱5上設置有與連接孔8配合使用的連接柱10。其中,底座1的邊緣設置有滑槽,第一支撐柱2、第二支撐柱3、第三支撐柱4和第四支撐柱5的底端分別與滑塊固定連接,滑塊滑動設置在滑槽內,連接孔8至少設置有三個,連接柱10外壁上設置有外螺紋及螺帽11,螺紋孔9設置有至少三個。
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首先根據管件外壁直徑的大小,調整第一支撐柱2和第二支撐柱3之間的距離和第三支撐柱4與第四支撐柱5之間的距離,兩兩支撐柱距離調整好后,將相對應的第一弧形片6上的連接孔8與連接柱10連接,然后通過螺帽11固定,管件放置到第一弧形片6上后,通過第二弧形片7自由端的螺紋孔9與相應的支撐柱的頂端進行固定,實現管件的夾持固定,該結構設置能有效的提高三通管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