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兼容性轉子的產品工裝。
背景技術:
發動機轉子加工中涉及壓裝、焊接等高精度加工工序,但凡精度要求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較細的零件,一般都需在傳送時采用產品工裝以運送產品。但是,現有的產品工裝多是通過夾具夾住產品,針對一些不規則的產品,夾具如果夾緊力不對稱導致產品移位而降低了產品加工的精度要求。還有產品工裝采用定位孔與加工裝置的定位桿相接觸,但是定位孔與加工裝置的定位桿之間留有游隙,同樣降低了產品加工的精度要求。此外,產品工裝需要通過工人手動放置到輸送線上,經常因為工人的疏忽導致產品工裝的朝向發生錯誤,導致產品加工出現錯誤或偏差。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兼容性轉子的產品工裝。該工裝不但可以消除與加工裝置定位桿之間的游隙,并且具有可校準工裝方向的方向定位槽,不但解決了因人工疏忽出現的問題,還提高了產品加工的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兼容性轉子的產品工裝,包括一個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至少兩個貫通的定位孔,所述底板上設有至少一個向上凸起的定位針,所述定位針與產品的底部配合;沿所述定位孔的內壁設有護套,所述護套于所述定位孔的孔口處形成向孔口內傾斜的傾角。
本發明提出的所述產品工裝中,所述護套采用HRC硬度60~62鋼材制成。
本發明提出的所述產品工裝中,所述定位孔的數量為4~36個,所述定位孔與所述底板中心成角度等分設置。
本發明提出的所述產品工裝中,所述底板為方形,其一角設有用于確定方向的定位標記。
本發明提出的所述產品工裝中,所述底板的表面或底面設有環狀的方向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深度漸變且呈環狀的滑動槽,和深度大于所述滑動槽且位于所述滑動槽的固定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具有傾角的護套,與定位桿之間形成精密固定,消除了產品工裝與定位桿之間的游隙;設有角度均勻分布的定位孔,可于旋轉后警覺定位產品工裝,便于多角度焊接;設有方向定位槽,可通過機械手段自動調整產品工裝的方向,解決因工人疏忽造成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產品工裝的示意圖。
圖2是定位孔與護套的剖視圖。
圖3是方向定位槽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本發明的過程、條件、實驗方法等,除以下專門提及的內容之外,均為本領域的普遍知識和公知常識,本發明沒有特別限制內容。
本發明的產品工裝是應用于發動機上的兼容性轉子的制作工藝之中,兼容性轉子的加工過程需經過高強度壓合、高精度焊接等一系列高精度加工工序,為此本發明創新地提出了針對兼容性轉子的產品工裝。參閱圖1與圖2,產品工裝包括一個底板1,底板1用于放置在傳送帶上,底板1的上部用于防止產品(兼容性轉子)。底板1上設有至少兩個貫通的定位孔2,定位孔2與加工工位上所設裝置的定位桿相對應。底板1上定位孔2的數量為4~36個,或者36個以上,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定位孔2與底板1中心成角度等分設置。以4個定位孔2為例,各個定位孔2與底板1中心所稱夾角均為90度,因此產品工裝的最小旋轉角度為90度,若以36個定位孔2為例,則產品工裝的最小旋轉角度為10度。在產品進行高精度激光焊接時,需要旋轉產品工裝,因此可預先根據旋轉的最小角度設置相應的定位孔2數量。底板1上設有至少一個向上凸起的定位針3,定位針3與產品(兼容性轉子)的底部配合,將產品固定在底板1表面。沿定位孔2的內壁設有護套4,護套4于定位孔2的孔口處形成向孔口內傾斜的傾角。護套4采用HRC硬度60~62鋼材制成,能承受30T及以上的高強度的壓合力。當加工裝置的定位桿伸入定位孔2中時,定位桿的頂端會順著護套4的傾角向定位孔2的中心移動直到與護套4牢牢固定,傾角與定位桿頂端的配合消除了原來定位桿與定位孔2之間形成游隙。優選地,定位桿的頂端為錐形,與護套4的傾角完全配合。
如圖1所示,底板1為方形,其一角設有用于確定方向的定位標記(如圖1中虛線所示),該標記可以為角上所噴涂的記號,或者缺失一角起到方向定位作用,作為人工放置產品工裝時的參考。優選地,于底板1的表面或底面設有環狀的方向定位槽5。在將產品工裝放入傳送帶時,方向定位槽5用于校正產品工裝放入傳送帶時的方向。方向定位槽5包括深度漸變且呈環狀的滑動槽51,和深度大于滑動槽51且位于滑動槽51的固定槽52。傳送帶進一步設置有與滑動槽51接觸的定位件,該定位件可加以特殊設計,于頂端設有滾珠。將產品工裝放置在傳送帶的定位件上,通過旋轉產品工裝使得定位件在滑動槽51內滑動,直至定位件嵌入固定槽52中,此時產品工裝已經旋轉到正確的朝向,由此解決了因工人疏忽造成的產品工裝朝向錯誤方向的問題。
本發明的保護內容不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背離發明構思的精神和范圍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想到的變化和優點都被包括在本發明中,并且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