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坯料清理裝置,具體是一種高壓水除鱗裝置。
背景技術:
在鍛造生產中為保證鍛件表面質量及增加模具壽命,必需清除坯料表面由于鍛前加熱產生的氧化皮。
目前清除圓柱形坯料由于加熱產生的氧化皮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機械除鱗,采用機械方式壓碎坯料表面氧化皮。二是高壓水除鱗,采用高壓水對氧化皮進行剝離、破碎及清洗去除。
機械方式除鱗,對于異形的坯件,需要專用的模具,設備適應性差,成本高,難以滿足多樣化產品的需要。高壓水除鱗多應用于軋制生產中,且高壓水除鱗次數為一次,對于普通碳鋼材料,除鱗效果良好,但是對于高合金鋼以及不銹鋼等材質,除鱗一次,氧化皮清除效果不佳,上述高壓水除鱗,在坯料中未有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壓水除鱗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經濟適用,可針對不同規格及不同材質坯料的氧化皮清除效果,同時還可以實現對除鱗時間,除鱗次數、除鱗壓力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排除人為因素干擾,提高生產效率及生產質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壓水除鱗裝置,包括固定座,除鱗環,固定座設有可旋轉的底座、頂座,坯件固定在底座及頂座之間;底座及頂座的一側設有除鱗環,除鱗環設有除鱗管,除鱗管豎直方向設置,沿除鱗管的側壁間隔設有噴嘴,噴嘴向固定在底座及頂座之間旋轉中的坯件表面噴水除鱗。
采用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通過設置可旋轉的底座、頂座,上述底座及頂座夾持固定好待清理的坯件后,利用傳動裝置帶動底座、頂座及其夾持的坯件旋轉,同時利用噴嘴噴出高壓清理水,高速噴出的水流及高速旋轉的坯件之間的相對運動使高壓水流對坯件表面的除鱗效果更好,另外,還可以實現對除鱗時間,除鱗次數、除鱗壓力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排除人為因素干擾,提高生產效率及生產質量。
目前高壓水除鱗多應用于軋制生產中,在鍛造生產中尤其是多向模鍛鍛造生產中應用較少,該裝置可實現不同規格、不同材質的坯料的除鱗,極大的提高鍛件表面質量。
進一步的優選技術方案如下:
所述的除鱗管的一端設有噴水區調節閥,噴水區調節閥設有調節閥桿。
通過設置噴水區調節閥桿,可以利用噴水區調節閥桿調節除鱗管噴水區的長度,使噴水區的長度與坯件的長度相應,以節省清除成本。
所述的噴嘴的噴口噴水的方向與坯件旋轉的方向相反,由于噴出的高壓水是束狀或扇狀,上述方向為噴口的中軸線的方向,與圓柱形工件的旋轉的瞬時方向相反。
所述的底座設有下旋轉臺,下旋轉臺的上方設有上托盤,上托盤的中心與軸連接,軸通過軸承、支撐板與下旋轉臺連接固定,軸的底端連接飛輪。
通過設置飛輪及旋轉臺,可以更好的使下旋轉臺的轉動帶動工件及頂座的旋轉。
所述的下旋轉臺的一側設有電機支架,電機固定在電機支架上。
所述的頂座設有上旋轉臺,上旋轉臺的底部設有上壓板,上壓板的頂部設有軸承支座,軸承支座連接上壓蓋,上壓蓋與氣缸連接。
通過設置氣缸,可以利用氣缸實現上壓板的升降,以方便的放、取坯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是圖1中除鱗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頂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除鱗管及噴水區調節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噴嘴噴水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除鱗管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電機;2-電機支架;3-下旋轉臺;4-坯料;5-上旋轉臺;6-氣缸;7-除鱗環;8-進水管;9-除鱗管;10-噴嘴;11-上托盤;12-軸承;13-軸承;14-軸;15-飛輪;16-支撐板;17-上壓蓋;18-軸承支座;19-上壓板;20-噴水區調節閥;21-調節閥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圖2及圖7,一種高壓水除鱗裝置,由固定座、除鱗環7組成,固定座設有可旋轉的底座、頂座,坯件4固定在底座及頂座之間;底座及頂座的一側設有除鱗環7,除鱗環7設有除鱗管9,除鱗管9與進水管8連通,除鱗管9豎直方向設置,沿除鱗管9的側壁間隔設有噴嘴10,噴嘴10向固定在底座及頂座之間旋轉中的坯件4表面噴水除鱗。
參見圖3,所述的底座設有下旋轉臺3,下旋轉臺3的上方設有上托盤11,上托盤11的中心與軸14連接,軸14通過軸承12、軸承13、支撐板16與下旋轉臺3連接固定,軸14的底端連接飛輪15;通過設置飛輪15及旋轉臺,可以更好的使下旋轉臺3的轉動帶動工件及頂座的旋轉。所述的下旋轉臺3的一側設有電機支架2,電機1固定在電機支架2上。
參見圖4,所述的頂座設有上旋轉臺5,上旋轉臺5的底部設有上壓板19,上壓板19的頂部設有軸承支座18,軸承支座18連接上壓蓋17,上壓蓋17與氣缸6連接;通過設置氣缸6,可以利用氣缸6實現上壓板19的升降,以方便的放、取坯件4。
參見圖5,所述的除鱗管9的一端設有噴水區調節閥20,噴水區調節閥20設有調節閥桿21。通過設置噴水區調節閥20桿,可以利用噴水區調節閥20桿調節除鱗管9噴水區的長度,使噴水區的長度與坯件4的長度相應,以節省清除成本。
參見圖6,所述的噴嘴10的噴口噴水的方向與坯件4旋轉的方向相反,由于噴出的高壓水是束狀或扇狀,上述方向為噴口的中軸線的方向,與圓柱形工件的旋轉的瞬時方向相反。
工作時,將坯件4放置于上托盤11上,氣缸6開始下降,待上壓板19完全與坯件接觸后,氣缸6停止動作并保持一定壓力。電機1開始轉動,通過傳送裝置帶動飛輪3轉動,飛輪3帶動上托盤11開始轉動,上托盤11帶動坯件4開始轉動 ,坯件4帶動上壓板19轉動。帶坯件轉動穩定后,除鱗閥打開,高壓水通過進水管8進入到除鱗管9內,在從噴嘴10噴射而出,實現對坯件4表面的氧化皮除鱗。待除鱗完成后,除鱗閥關閉,電機1停止旋轉,氣缸4開始上升一定距離后停止,將坯件取出進入下一工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不限于此,任何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能想到的與本技術方案技術特征等同的變化或替代,都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