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自動化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
背景技術:
目前電磁閥作為一種模塊化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各個工業領域,是電磁閥正常運行的關鍵配件,現有的電磁閥主要是依靠人工組裝的,電磁閥組裝難度系數大,人工裝配存在人為因素,容易出現不良品,而且裝配周期長、效率低和成本高,有鑒于此,基于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設計出一款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結構緊湊,運行平穩,能夠替代人工自動完成電磁閥閥體的上料過程,節約勞動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該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包括上料升降氣缸、上料升降板、上料雙耳支座、上料單耳支座、閥體夾模、上料推拉氣缸、上料升降塊、上料螺栓、上料導向柱、上料緩沖彈簧、閥體安裝柱、閥芯壓盤和上料復位彈簧,所述上料升降氣缸的活塞桿法蘭板安裝有上料升降板,上料升降板下平面兩側安裝有上料雙耳支座,上料雙耳支座分別通過鉸接銷與上料單耳支座活動連接,上料單耳支座分別固定于閥體夾模上,兩個閥體夾模上均設有豎直兩個限位通槽,上料升降板下平面安裝有上料推拉氣缸,上料推拉氣缸的活塞桿法蘭板上安裝有上料升降塊,上料升降塊兩端均安裝有兩根上料螺栓,上料螺栓分別穿過限位通槽,同側兩根上料螺栓上安裝有兩根與之垂直的上料導向柱,兩根上料導向柱分別位于閥體夾模兩側,上料導向柱與上料升降塊之間的上料螺栓上套有上料緩沖彈簧,上料升降塊下平面安裝有閥體安裝柱,閥體安裝柱下部直徑大于上部直徑,閥體安裝柱上部套有閥芯壓盤,閥芯壓盤和上料升降塊之間的閥體安裝柱之間套有上料復位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結構緊湊,運行平穩,能夠替代人工自動完成電磁閥閥體的上料過程,節約勞動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該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包括上料升降氣缸371、上料升降板372、上料雙耳支座373、上料單耳支座374、閥體夾模375、上料推拉氣缸376、上料升降塊377、上料螺栓378、上料導向柱379、上料緩沖彈簧3710、閥體安裝柱3711、閥芯壓盤3712和上料復位彈簧3713,所述上料升降氣缸371的活塞桿法蘭板安裝有上料升降板372,上料升降板372下平面兩側安裝有上料雙耳支座373,上料雙耳支座373分別通過鉸接銷與上料單耳支座374活動連接,上料單耳支座374分別固定于閥體夾模375上,兩個閥體夾模375上均設有豎直兩個限位通槽3751,上料升降板372下平面安裝有上料推拉氣缸376,上料推拉氣缸376的活塞桿法蘭板上安裝有上料升降塊377,上料升降塊377兩端均安裝有兩根上料螺栓378,上料螺栓378分別穿過限位通槽3751,同側兩根上料螺栓378上安裝有兩根與之垂直的上料導向柱379,兩根上料導向柱379分別位于閥體夾模375兩側,上料導向柱379與上料升降塊377之間的上料螺栓378上套有上料緩沖彈簧3710,上料升降塊377下平面安裝有閥體安裝柱3711,閥體安裝柱3711下部直徑大于上部直徑,閥體安裝柱3711上部套有閥芯壓盤3712,閥芯壓盤3712和上料升降塊377之間的閥體安裝柱3711之間套有上料復位彈簧3713。
本實用新型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工作時,上料升降氣缸371的活塞桿伸展帶動閥體安裝柱3711插裝于閥體上,在上料螺栓378與限位通槽3751的配合下,上料推拉氣缸376的活塞桿伸展帶動上料升降塊377向下移動,上料升降塊377向下移動帶動兩個閥體夾模375夾緊閥體,重復以上工作步驟。
本實用新型電磁閥閥體上料機的抓取機械手,結構緊湊,運行平穩,能夠替代人工自動完成電磁閥閥體的上料過程,節約勞動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