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擠壓機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擠壓小件卸料裝置。
背景技術:
擠壓機是實現擠壓加工的最主要設備。擠壓加工是利用擠壓材料塑性壓力成形的一種重要方法。擠壓機的特點是將金屬錠坯一次加工成管、棒、型材完成在瞬息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與之匹敵。漂亮、高雅大廈的裝修材料;飛越大洲、大洋的飛機;讓人類探索外層空間的宇宙飛船及空間站;鐵路、地鐵、輕軌、磁懸浮列車車輛、艦船快艇等各個領域所使用的骨干材料,幾乎都與擠壓加工密切相關。而擠壓機可以完成小件擠壓和大件棒料擠壓,但傳統的擠壓機卸料方式都是針對大件進行輸送臺整體卸料,缺乏對小件擠壓件的合理卸料方式,在對小件擠壓件進行卸料時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擠壓小件卸料裝置,能夠對擠壓完成的加工件進行自動化卸料處理,自動化程度高,大大提供高了工作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擠壓小件卸料裝置,包括卸料斗、分理臺和卸料收納箱,所述卸料斗豎直設置在所述分理臺上端,所述卸料斗底部端出料口正對于所述分理臺上端臺面,所述分理臺中央位置安裝有一轉柄,所述轉柄上套接有一撥齒片,所述撥齒片底部端貼合在所述分理臺上,所述撥齒片上端豎立于所述分理臺上端臺面上,所述轉柄底部連接旋轉機構,所述分理臺一端還開設有一卸料孔,所述卸料孔和所述卸料斗底部出料口均設于所述撥齒片旋轉范圍內,所述卸料收納箱設于所述分理臺下端,所述卸料收納箱內設有一導向坡道,所述導向坡道與所述卸料孔相對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分理臺一端安裝有一立桿體,所述卸料斗一側端面貼合固定在立桿體上,所述卸料斗兩端連通,所述卸料斗底部端架空設置,所述撥齒片轉動時掃過所述卸料斗底部端,所述卸料斗底部端出料口高出所述分理臺上端臺面。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導向坡道正對設置在所述卸料孔下端,所述導向坡道一端固定在所述卸料收納箱內側壁上,所述導向坡道另一端傾斜向下導入到所述卸料收納箱底部端。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卸料孔和所述卸料斗底部出料口分別設在所述轉柄兩側。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撥齒片兩側設有橡膠墊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夠對擠壓完成的加工件進行自動化卸料處理,卸料斗放到擠壓機出料口端承接擠壓完成的加工件,分理臺將擠壓小件旋轉撥動后移動至卸料孔,最后擠壓小件從卸料斗掉入到卸料收納箱內完成存放收納工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擠壓小件卸料裝置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 1、卸料斗; 2、分理臺; 3、卸料收納箱; 4、轉柄; 5、撥齒片; 6、卸料孔; 7、導向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擠壓小件卸料裝置,包括卸料斗1、分理臺2和卸料收納箱3,所述卸料斗1豎直設置在所述分理臺2上端,所述卸料斗1底部端出料口正對于所述分理臺2上端臺面,所述分理臺2中央位置安裝有一轉柄4,所述轉柄4上套接有一撥齒片5,所述撥齒片5底部端貼合在所述分理臺2上,所述撥齒片5上端豎立于所述分理臺2上端臺面上,所述轉柄4底部連接旋轉機構,所述分理臺2一端還開設有一卸料孔6,所述卸料孔6和所述卸料斗1底部出料口均設于所述撥齒片5旋轉范圍內,所述卸料收納箱3設于所述分理臺2下端,所述卸料收納箱3內設有一導向坡道7,所述導向坡道7與所述卸料孔6相對設置。
另外,所述分理臺2一端安裝有一立桿體,所述卸料斗1一側端面貼合固定在立桿體上,所述卸料斗1兩端連通,所述卸料斗1底部端架空設置,所述撥齒片5轉動時掃過所述卸料斗1底部端,所述卸料斗1底部端出料口高出所述分理臺2上端臺面。
另外,所述導向坡道7正對設置在所述卸料孔6下端,所述導向坡道7一端固定在所述卸料收納箱3內側壁上,所述導向坡道7另一端傾斜向下導入到所述卸料收納箱3底部端。
另外,所述卸料孔6和所述卸料斗1底部出料口分別設在所述轉柄4兩側。
另外,所述撥齒片5兩側設有橡膠墊片。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將卸料斗1豎直設置在分理臺2上端,卸料斗1底部端出料口正對于分理臺2上端臺面,分理臺2一端安裝有一立桿體,卸料斗1一側端面貼合固定在立桿體上,卸料斗1兩端連通,卸料斗1底部端架空設置,分理臺2中央位置安裝有一轉柄4,轉柄4上套接有一撥齒片5,撥齒片5兩側設有橡膠墊片,撥齒片5底部端貼合在分理臺2上,撥齒片5上端豎立于分理臺2上端臺面上,轉柄4底部連接旋轉機構,撥齒片5轉動時掃過卸料斗1底部端,卸料斗1底部端出料口高出分理臺2上端臺面,分理臺2一端還開設有一卸料孔6,卸料孔6和卸料斗1底部出料口分別設在轉柄4兩側,卸料孔6和卸料斗1底部出料口均設于撥齒片5旋轉范圍內,卸料收納箱3設于分理臺2下端,卸料收納箱3內設有一導向坡道7,導向坡道7與卸料孔6相對設置,導向坡道7正對設置在卸料孔6下端,導向坡道7一端固定在卸料收納箱3內側壁上,導向坡道7另一端傾斜向下導入到卸料收納箱3底部端,在對擠壓機擠壓完成的擠壓件進行卸料處理時,只要將卸料斗1放到擠壓機出料口端承接擠壓完成的加工件,分理臺2上的撥齒片5會旋轉將擠壓小件撥動至卸料孔6,最后擠壓小件從卸料斗6掉入到卸料收納箱3內完成存放收納工作,擠壓小件在從卸料孔6掉入卸料收納箱3時會先掉到導向坡道7上,導向坡道7不僅對擠壓小件有個緩沖作用,避免擠壓小件磕碰損壞,而且導向坡道7會將擠壓小件引導到卸料收納箱3底部,不會造成堆積的情況。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