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L形圓柱工件快速裝夾工裝及其端部螺紋孔加工方法。
技術背景
現有技術中,壓力機包括沖床、液壓機,它們是一種結構精巧的通用性壓力機,具有用途廣泛,生產效率高等特點,壓力機可廣泛應用于切斷、沖孔、落料、彎曲、鉚合和成形等工藝;通過對金屬坯件施加強大的壓力使金屬發生塑性變形和斷裂來加工成零件;機械壓力機工作時由電動機通過三角皮帶驅動大皮帶輪,經過齒輪副和離合器帶動曲柄滑塊機構,使滑塊和凸模直線下行,機械壓力機在鍛壓工作完成后滑塊程上行,離合器自動脫開,同時曲柄軸上的自動器接通,使滑塊停止在上止點附近;而L形鍵是壓力機上的一種工作部件,加工時需在一端鉆攻螺紋孔,由于其形狀特殊,在車床上加工時裝夾不便,加工效率受到很大限制,一個班次只能加工十幾件;同時由于裝夾不便,給工人操作帶來難度,費力費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應一種用于機械加工領域中的L形圓柱工件快速裝夾工裝,通過使用偏心壓緊裝置實現對L形圓柱工件快速裝夾,使得工人只需裝卸工件,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增強了裝夾的可靠性,提升了零件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L形圓柱工件快速裝夾工裝,包括圓形底座,圓形底座固定夾持在車床卡盤夾持外圓上,圓形底座與車床卡盤夾持外圓平行,圓形底座朝外側的方向上設置有軸向限位塊,圓形底座上還垂直設置有支撐板,支撐板上垂直設置有兩組定位座分別為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兩組定位座共軸線設置;定位座周向設置有下弧面,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之間設置有偏心壓緊裝置,一L形圓柱工件放置在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上通過軸向限位塊實現軸向限位,同時通過偏心壓緊裝置壓緊固定在支撐板上。
本發明工作時,操作人員將鉆頭安裝到車床的進給機構上,然后扳動偏心壓緊裝置至松開的位置,完畢后,將待加工的L形圓柱工件放置到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上,由于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配合不同規格的L形圓柱工件設置同時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共軸線,所以當L形圓柱工件放置到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上時可以完成L形工件軸向的自動定位;再左右移動工件,使得工件的非加工端抵住軸向限位塊實現L形圓柱工件的軸向定位 ;這樣保證L形圓柱工件在軸向不會發生左右和前后位移;然后操作人員壓緊偏心壓緊裝置,由于偏心壓緊裝置設置在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之間,通過左定位座、偏心壓緊裝置和右定位座之間的三點定位壓緊可以有效地對L形工件精確壓緊;下弧面可以很好放置L形圓柱工件,完畢后,操作人員開始鉆削,鉆削完畢后再更換絲攻實現對L形圓柱工件的端部螺紋孔的加工。
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使用偏心壓緊裝置實現對L形圓柱工件快速裝夾,使得工人只需裝卸工件,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增強了裝夾的可靠性,提升了零件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為保證偏心壓緊裝置能正常鎖緊,并且在鎖緊的同時不影響L形圓柱工件的安裝及其螺紋孔的加工;偏心壓緊裝置包括平行于支撐板并設置在支撐板上方的上壓緊板,設置在上壓緊板與支撐板之間的螺桿與頂桿,設置在上壓緊板之上并與螺桿鉸接的偏心扳手組件;頂桿設置在上壓緊板與支撐板的邊緣位置,螺桿設置在上壓緊板與支撐板的中心位置,螺桿與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錯開設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為保證頂桿能夠正常伸縮不被支撐板卡死,同時保證偏心扳手組件能正常壓緊;頂桿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有上基座和下基座,頂桿的外圍、上基座和下基座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下基座固定設置在支撐板上,上基座與上壓緊板活動連接;支撐板配合頂桿設置有頂桿通孔,頂桿伸入到頂桿通孔中與頂桿通孔間隙配合;螺桿下端設置有螺紋,支撐板配合螺桿螺紋設置有螺紋孔,螺桿自上壓緊板的中心位置穿過并安裝到支撐板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為保證偏心扳手組件正常壓緊;螺桿上端設置有連接孔,偏心扳手組件包括手柄和偏心圓盤定位塊,偏心圓盤定位塊上設置有偏心孔,螺桿與偏心扳手組件通過銷軸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為保證偏心圓盤定位塊工作的可靠性,自鎖性能好;偏心圓盤定位塊的直徑為D,偏心圓盤定位塊的偏心距為d,D/d≥14。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為保證該工裝能夠適應不同規格的L的圓柱工件,確保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易于更換,同時保證工裝能夠壓緊L形圓柱工件;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分別通過螺栓與支撐板固定連接,上壓緊板分別與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配合的位置設置有上弧面,上弧面與上壓緊板通過螺栓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為保證L形圓柱工件在加工螺紋孔時不發生軸向躥動,同時能夠適應不同規格的L形圓形工件;軸向限位塊與L形圓柱工件接觸的位置設置為弧面,軸向限位塊通過調節塊能夠實現前后位置的調節,軸向限位塊通過螺栓與底座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應一種用于機械加工領域中的L形圓柱工件端部螺紋孔加工方法,通過該方法能夠實現L形工件的快速裝夾,同時增強了裝夾的可靠性,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首先將鉆頭安裝到進給機構上,扳動偏心扳手組件使之垂直于支撐板并處于放松狀態;第二步,安裝L形圓柱工件,將L形圓柱工件放置到左定位座和右定位座的下弧面上,使L形圓柱工件在軸向保持一致;同時L形圓柱工件的非加工端通過軸向限位塊限位;第三步,扳動偏心扳手組件從垂直于支撐板的位置到平行于支撐板的位置從而壓緊上壓緊板,上弧面與下弧面配合從而壓緊L形圓柱工件;第四步,通過車床進給機構的進給實現L形圓柱工件內螺紋加工;
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該方法能夠實現L形工件的快速裝夾,同時增強了裝夾的可靠性,提高生產效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為保證下弧面和上弧面適應不同規格的L形圓柱工件;第二步中,下弧面和上弧面都可以通過松開螺栓來更換,從而適應不同直徑的L形圓柱形工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圖。
圖3為圖2中A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標注6的結構俯視圖。
其中,1上壓緊板、2底座、3螺桿、4車床卡盤夾持外圓、5左定位座、6軸向限位塊、7支撐板、8壓縮彈簧、9頂桿、10下弧面、11銷軸、12L形圓柱工件、13右定位座、14偏心圓盤定位塊、15手柄、16上弧面。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2所示,一種L形圓柱工件快速裝夾工裝,包括圓形底座2,圓形底座2固定夾持在車床卡盤夾持外圓4上,圓形底座2與車床卡盤夾持外圓4平行,圓形底座2朝外側的方向上設置有軸向限位塊6,圓形底座2上還垂直設置有支撐板7,支撐板7上垂直設置有兩組定位座分別為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兩組定位座共軸線設置;定位座周向設置有下弧面10,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之間設置有偏心壓緊裝置,一L形圓柱工件12放置在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上通過軸向限位塊6實現軸向限位,同時通過偏心壓緊裝置壓緊固定在支撐板7上;偏心壓緊裝置包括平行于支撐板7并設置在支撐板7上方的上壓緊板1,設置在上壓緊板1與支撐板7之間的螺桿3與頂桿9,設置在上壓緊板1之上并與螺桿3鉸接的偏心扳手組件;頂桿9設置在上壓緊板1與支撐板7的邊緣位置,螺桿3設置在上壓緊板1與支撐板7的中心位置,螺桿3與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錯開設置;頂桿9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有上基座和下基座,頂桿9的外圍、上基座和下基座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8;下基座固定設置在支撐板7上,上基座與上壓緊板1活動連接;支撐板7配合頂桿9設置有頂桿通孔,頂桿9伸入到頂桿通孔中與頂桿通孔間隙配合;螺桿3下端設置有螺紋,支撐板7配合螺桿3螺紋設置有螺紋孔,螺桿3自上壓緊板1的中心位置穿過并安裝到支撐板7上;螺桿3上端設置有連接孔,偏心扳手組件包括手柄15和偏心圓盤定位塊14,偏心圓盤定位塊14上設置有偏心孔,螺桿3與偏心扳手組件通過銷軸11連接;偏心圓盤定位塊14的直徑為D,偏心圓盤定位塊14的偏心距為d,D/d≥14;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分別通過螺栓與支撐板7固定連接,上壓緊板1分別與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配合的位置設置有上弧面16,上弧面16與上壓緊板1通過螺栓連接;軸向限位塊6與L形圓柱工件12接觸的位置設置為弧面,軸向限位塊6通過調節塊能夠實現前后位置的調節,軸向限位塊6通過螺栓與底座2固定連接。
本發明工作時,操作人員將鉆頭安裝到車床的進給機構上,此時偏心扳手組件與支撐板7處于90°的垂直位置,壓縮彈簧8處于正常未壓縮的位置,也就是上壓緊板1與兩組定位座松開的位置,完畢后,將待加工的L形圓柱工件12放置到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上,由于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配合不同規格的L形圓柱工件12設置同時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共軸線,所以當L形圓柱工件12放置到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上時可以完成L形工件軸向的自動定位;再左右移動工件,使得工件的非加工端抵住軸向限位塊6實現L形圓柱工件12的軸向定位 ,由于軸向限位塊6為配合L形圓柱工件12設置的弧面,所以L形圓柱工件12能夠與軸向限位塊6相貼合,這樣保證L形圓柱工件12在軸向不會發生左右和前后位移;然后操作人員扳動手柄15至與支撐板7平行的位置,此時頂桿9下端伸入到頂桿9通孔中,由于偏心扳手組件在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之間,通過左定位座5、偏心壓緊裝置和右定位座13之間的三點定位壓緊可以有效地對L形工件精確壓緊;由于D/d≥14,所以該偏心壓緊裝置能夠有效的對上壓緊板1進行壓緊;同時上弧面16和下弧面10可以有效的配合放置L形圓柱工件12,完畢后,操作人員開始鉆削,鉆削完畢后再更換絲攻實現對L形圓柱工件12的端部螺紋孔的加工。
實施例二
如圖1-2所示,一種L形圓柱工件端部螺紋加工方法,首先將鉆頭安裝到進給機構上,扳動偏心扳手組件使之垂直于支撐板7并處于放松狀態;第二步,安裝L形圓柱工件12,將L形圓柱工件12放置到左定位座5和右定位座13的下弧面10上,使L形圓柱工件12在軸向保持一致;同時L形圓柱工件12的非加工端通過軸向限位塊6限位;第三步,扳動偏心扳手組件從垂直于支撐板7的位置到平行于支撐板7的位置從而壓緊上壓緊板1,上弧面16與下弧面10配合從而壓緊L形圓柱工件12;第四步,通過車床進給機構的進給實現L形圓柱工件12內螺紋加工;第二步中,下弧面10和上弧面16都可以通過松開螺栓來更換,從而適應不同直徑的L形圓柱形工件。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