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組件用焊帶加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光伏組件使用的涂錫銅帶在浸錫后,需要經冷卻使得鍍層凝固到銅帶表面。而傳統的涂錫銅帶生產設備采用的是自然冷卻的方式來進行涂錫銅帶的冷卻工作,這樣的傳統生產方式存在以下問題:首先,由于傳統的自然冷卻方式受當時氣溫影響較大,室溫波動較大,使得溫度的控制不精確,容易導致涂層厚度波動范圍大,甚至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其次,由于傳統的涂錫銅帶生產過程中是依靠自然冷卻的方式來進行涂錫銅帶的冷卻工作,導致涂錫銅帶走線速度無法加快,極大地影響涂錫銅帶的生產效率。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中的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進行結構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精確控制溫度并提高的焊帶冷卻速度的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裝置包括冷卻箱,所述冷卻箱外部設置有空氣調節器,所述空氣調節器與所述冷卻箱之間通過冷氣管道相連通,所述冷卻箱內還設置有循環扇,所述循環扇的出風口連通有與焊帶兩側表面相平行的出風管,所述出風管的另一端為封閉狀,所述出風管上設置有若干個出風口。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冷卻箱內設置有溫度探頭,所述溫度探頭與所述空氣調節器電性連接。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為,所述若干個出風口為矩形出風口,所述若干個出風口沿所述出風管的軸向平行設置。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為,所述冷卻箱內表面設置有保溫層。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為,所述循環扇為兩個,所述兩個循環扇與焊帶兩側的兩出風管分別連接。本實用新型其有益效果是:該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通過設置溫度調節裝置,穩定控制噴射到焊帶表面的冷卻氣體溫度,減少了傳統冷卻裝置因冷卻溫度不一而控制焊帶走線速度的工序,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性的同時,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 :1、冷卻箱;2、空氣調節器;3、冷氣管道;4、循環扇;5、出風管;6、出風口 ;7、保溫層ο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如圖1所示,一種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冷卻裝置包括冷卻箱1,冷卻箱I外部設置有空氣調節器2,空氣調節器2與冷卻箱I之間通過冷氣管道3相連通,冷卻箱I內還設置有循環扇4,循環扇4的出風口 6連通有與焊帶兩側表面相平行的出風管5,出風管5的另一端為封閉狀,出風管5上設置有若干個出風口 6。在本實施例中,冷卻箱I內設置有溫度探頭,溫度探頭與空氣調節器2電性連接。在本實施例中,若干個出風口 6為矩形出風口 6,若干個出風口 6沿所述出風管5的軸向平行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冷卻箱I內表面設置有保溫層7。
在本實施例中,循環扇4為兩個,兩個循環扇4與焊帶兩側的兩出風管5分別連接。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裝置包括冷卻箱,所述冷卻箱外部設置有空氣調節器,所述空氣調節器與所述冷卻箱之間通過冷氣管道相連通,所述冷卻箱內還設置有循環扇,所述循環扇的出風口連通有與焊帶兩側表面相平行的出風管,所述出風管的另一端為封閉狀,所述出風管上設置有若干個出風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箱內設置有溫度探頭,所述溫度探頭與所述空氣調節器電性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個出風口為矩形出風口,所述若干個出風口沿所述出風管的軸向平行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述的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箱內表面設置有保溫層。
5.根據權利要求4述的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扇為兩個,所述兩個循環扇與焊帶兩側的兩 出風管分別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冷卻裝置包括冷卻箱,冷卻箱外部設置有空氣調節器,空氣調節器與冷卻箱之間通過冷氣管道相連通,冷卻箱內還設置有循環扇,循環扇的出風口連通有與焊帶兩側表面相平行的出風管,出風管的另一端為封閉狀,出風管上設置有若干個出風口。該涂錫后焊帶用冷卻裝置通過設置溫度調節裝置,穩定控制噴射到焊帶表面的冷卻氣體溫度,減少了傳統冷卻裝置因冷卻溫度不一而控制焊帶走線速度的工序,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性的同時,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C23C2/26GK203080048SQ20122073588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任海濤 申請人:任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