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真空壓鑄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力鑄造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真空壓鑄模。
背景技術:
目前,工業生產中采用壓鑄工藝生產結構復雜并且精度要求較高的產品時,模具結構復雜,裝配難度高,精度難以保證,充型過程易產生諸多問題,容易使壓鑄件存在裂紋、冷縮、氣密性不達標以及機械強度相對較低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真空壓鑄模,解決了現有的壓鑄工藝存在的易產生裂紋、冷縮、氣密性不達標以及機械強度相對較低等現象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真空壓鑄模,包括動模板(I)、定模板(4)、動模(2)、定模(3)、壓室(10)以及壓桿(6),所述動模板(I)內設有澆口套(7),所述澆口套(7)內設有分流錐(11),所述定模(3)內設有抽真空裝置(8),所述抽真空裝置(8)與模腔(9)之間設有溢流閥(12),所述定模(3)和動模(2)的接觸面上還設有密封圈(5)。所述壓室(10)的直徑(d)小于澆口套(7)的直徑(D)。所述分流錐(11)的頂部為圓球型。(三)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相比較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該壓鑄模采用抽真空裝置將模腔抽真空,并采用分流錐將金屬液分流,使得充型過程更加平緩,使得模腔內的各個部分更加均勻致密;設有溢流閥,檢驗充型壓力;采用圓球型分流錐,減小充型阻力。
圖1是本實用新型真空壓鑄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1所不的,一種真空壓鑄模,包括動模板1、定模板4、動模2、定模3、壓室10以及壓桿6,所述動模板I內設有澆口套7,所述澆口套7內設有分流錐11,所述定模3內設有抽真空裝置8,所述抽真空裝置8與模腔9之間設有溢流閥12,所述定模3和動模2的接觸面上還設有密封圈5。所述壓室10的直徑d小于澆口套7的直徑D。所述分流錐11的頂部為圓球型。[0014]由于該壓鑄模采用抽真空裝置將模腔抽真空,并采用分流錐將金屬液分流,使得充型過程更加平緩,使得模腔內的各個部分更加均勻致密;設有溢流閥,檢驗充型壓力;采用圓球型分流錐,減小充型阻力。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真空壓鑄模,包括動模板(I)、定模板(4)、動模(2)、定模(3)、壓室(10)以及壓桿(6),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模板(I)內設有澆口套(7),所述澆口套(7)內設有分流錐(11),所述定模(3)內設有抽真空裝置(8),所述抽真空裝置(8)與模腔(9)之間設有溢流閥(12 ),所述定模(3 )和動模(2 )的接觸面上還設有密封圈(5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壓鑄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室(10)的直徑(d)小于澆口套(7)的直徑(D)。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壓鑄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錐(11)的頂部為圓球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真空壓鑄模,包括動模板、定模板、動模、定模、壓室以及壓桿,所述動模板內設有澆口套,所述澆口套內設有分流錐,定模內設有抽真空裝置,所述抽真空裝置與模腔之間還設有溢流閥,所述定模和動模接觸面上還設有密封圈。由于該壓鑄模采用抽真空裝置將模腔抽真空,并采用分流錐將金屬液分流,使得充型過程更加平緩,使得模腔內的各個部分更加均勻致密;設有溢流閥,檢驗充型壓力;采用圓球型分流錐,減小充型阻力。
文檔編號B22D17/22GK203044860SQ20132009014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7日
發明者張群峰 申請人:寧波臻至機械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