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金屬表面打磨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對金屬進行加工的過程中,需要去除金屬表面的銹跡。尤其是在進行刷漆或焊接前,為了保證刷漆和焊接工序的正常進行,避免油漆無法有效附著和焊接處強度低的問題,必須對金屬表面進行除銹。當前,較為快捷的除銹方式是通過打磨去除金屬表面的銹跡。打磨時,主要通過工作人員手持打磨機,對進行表面進行打磨。在打磨過程中,將生成大量的粉塵,粉塵彌漫在空氣中,對周圍環境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嚴重危害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金屬表面打磨的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金屬表面打磨的裝置,包括固定體、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砂輪、葉片和收集箱;
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設置在所述固定體內,所述第一轉軸貫穿所述固定體的下表面與所述電機傳動連接,所述砂輪與所述第一轉軸的下端固定連接;
所述收集箱固定設置于所述固定體的上表面,所述固定體具備貫穿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道,所述通道與所述收集箱連通;
所述第二轉軸設置在所述收集箱內,所述第二轉軸貫穿所述固定體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二電機傳動連接;所述葉片位于所述收集箱內,所述葉片與所述第二轉軸的上端連接。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電機通過第一轉軸帶動砂輪轉動,從而使得砂輪能夠對金屬表面進行打磨。同時,第二電機通過第二轉軸帶動葉片轉動。葉片轉動產生吸力,將在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通過固定體上的通道吸入收集箱內,從而完成對粉塵的收集。通過本發明,能夠避免粉塵四處飛散,從而減輕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能夠有效保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固定體側面的柔性密封板,所述柔性密封板包圍所述砂輪。
設置包圍砂輪的柔性密封板,從而使得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粉塵能夠被柔性密封板完全包裹,進而在葉片的作用下進入收集箱。如此,進一步避免了粉塵的四處飛散,進一步減輕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能夠最大程度上保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進一步的,所述收集箱的上表面設置有提手。
設置提手,便于工作人員握持本發明。
進一步的,所述收集箱的上表面具備凹槽,所述提手橫跨所述凹槽,所述提手與所述凹槽周圍的所述收集箱的上表面平齊。
設置凹槽,且提手橫跨凹槽,提手與凹槽周圍的收集箱的上表面平齊,如此減小了本發明的體積,使本發明的結構更加緊湊。
進一步的,所述收集箱的側面設置有排塵孔;還包括與所述排塵孔連接的堵塞。
設置排塵孔,使用者能夠通過排塵孔將收集箱內的粉塵倒出,使得本發明能夠多次使用。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電機通過第一轉軸帶動砂輪轉動,從而使得砂輪能夠對金屬表面進行打磨。同時,第二電機通過第二轉軸帶動葉片轉動。葉片轉動產生吸力,將在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通過固定體上的通道吸入收集箱內,從而完成對粉塵的收集。通過本發明,能夠避免粉塵四處飛散,從而減輕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能夠有效保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2.設置包圍砂輪的柔性密封板,從而使得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粉塵能夠被柔性密封板完全包裹,進而在葉片的作用下進入收集箱。如此,進一步避免了粉塵的四處飛散,進一步減輕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能夠最大程度上保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3.設置提手,便于工作人員握持本發明。
4.設置凹槽,且提手橫跨凹槽,提手與凹槽周圍的收集箱的上表面平齊,如此減小了本發明的體積,使本發明的結構更加緊湊。
5.設置排塵孔,使用者能夠通過排塵孔將收集箱內的粉塵倒出,使得本發明能夠多次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下面將對描述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圖作簡單的說明。顯而易見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還可以根據下面的附圖,得到其它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中用于金屬表面打磨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如下:
10-固定體,11-通道,21-第一電機,22-第二電機,31-第一轉軸,32-第二轉軸,40-砂輪,50-葉片,60-收集箱,61-提手,62-排塵孔,63-堵塞,64-凹槽,70-柔性密封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而易見的,下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發明記載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實施例,均在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內。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金屬表面打磨的裝置,包括固定體10、第一電機21、第二電機22、第一轉軸31、第二轉軸32,砂輪40、葉片50和收集箱60;
所述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22設置在所述固定體10內,所述第一轉軸31貫穿所述固定體10的下表面與所述電機20傳動連接,所述砂輪40與所述第一轉軸30的下端固定連接;
所述收集箱60固定設置于所述固定體10的上表面,所述固定體10具備貫穿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道11,所述通道11與所述收集箱60連通;
所述第二轉軸32設置在所述收集箱60內,所述第二轉軸32貫穿所述固定體10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二電機22傳動連接;所述葉片50位于所述收集箱60內,所述葉片50與所述第二轉軸32的上端連接。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電機21通過第一轉軸31帶動砂輪40轉動,從而使得砂輪40能夠對金屬表面進行打磨。同時,第二電機22通過第二轉軸32帶動葉片40轉動。葉片40轉動產生吸力,將在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通過固定體10上的通道11吸入收集箱60內,從而完成對粉塵的收集。通過本發明,能夠避免粉塵四處飛散,從而減輕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能夠有效保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固定體10側面的柔性密封板70,所述柔性密封板70包圍所述砂輪40。
設置包圍砂輪40的柔性密封板70,從而使得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粉塵能夠被柔性密封板70完全包裹,進而在葉片50的作用下進入收集箱60。如此,進一步避免了粉塵的四處飛散,進一步減輕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能夠最大程度上保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收集箱60的上表面設置有提手61。
設置提手61,便于工作人員握持本發明。
實施例4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所述收集箱60的上表面具備凹槽64,所述提手61橫跨所述凹槽64,所述提手61與所述凹槽64周圍的所述收集箱60的上表面平齊。
設置凹槽64,且提手61橫跨凹槽64,提手61與凹槽64周圍的收集箱60的上表面平齊,如此減小了本發明的體積,使本發明的結構更加緊湊。
實施例5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收集箱60的側面設置有排塵孔62;還包括與所述排塵孔62連接的堵塞63。
設置排塵孔62,使用者能夠通過排塵孔62將收集箱60內的粉塵倒出,使得本發明能夠多次使用。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