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工具,尤其涉及一種手持式輥道修磨裝置。
背景技術:
在熱軋企業,輸送和軋制板坯都是通過輥子來實現,由于熱軋系統的板坯是通過加熱爐加熱進行輸送輥道的輸送進入軋機進行軋制,而加熱后的板坯表面有一層氧化鱗片,雖然經過高壓水的除鱗,但初道除磷還會有殘余,而板坯上的殘余氧化鱗片經在輸送輥道的上的滾動、跳動或軋制會造成輥子表面出現麻點以及產生異物粘附,這給軋制后的產品帶來表面質量問題,于是定期檢查輥子的表面,及時修磨麻點、凸點粘附物已是常態。目前一般利用停機時間直接采用電動打磨機進行打磨輥子粘合物,這種辦法雖然方便,掌握不好容易造成打磨處凹坑。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手持式輥道修磨裝置,其可即拿即用,修磨程度可調節控制,又不受環境空間限制,是一種絕佳輥子凸點粘合物修磨工具。
具體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手持式輥道修磨裝置,包括:
框架,該框架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把手;
一對軸承箱,安裝于該框架上,內設有驅動電機;
磨石和磨石軸,該磨石軸與該軸承箱相連接,該磨石呈圓柱狀并固定于該磨石軸上,該磨石和磨石軸在該驅動電機的帶動下轉動。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例,該框架的內側設置有用于軸承箱的配對插入安裝的對稱凹槽。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例,該框架的底部具有縱向弧形結構。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例,該框架的頂部四周分別設有螺紋孔,一工字型壓蓋經由螺釘與該螺紋孔的配合固定于該框架的頂部。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例,該壓蓋的兩側中心位置處設置有兩個開孔,兩個螺紋調節桿分別穿過該兩個開孔與該軸承箱螺紋連接,該螺紋調節桿的上部設置有調節帽,該調節帽的轉動帶動該螺紋調節桿上下移動。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例,該磨石軸的一端設置有梅花軸孔,與該驅動電機的梅花軸配合,形成梅花型滑套式連接。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例,該一對軸承箱中的一個由軸承壓蓋固定,且該一對軸承箱中的另一個內設置有該驅動電機。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手持式輥道修磨裝置由于其操作的快速和方便性,大大提高了輥子表面修磨的效率,而且其修磨的平穩性和修磨深淺的可控性、提高了修磨的質量,從而達到確保產品表面質量的要求。
應當理解,本發明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詳細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說明性的,并且旨在為如權利要求該的本發明提供進一步的解釋。
附圖說明
附圖主要是用于提供對本發明進一步的理解。附圖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并與本說明書一起起到解釋本發明原理的作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發明的手持式輥道修磨裝置的示意圖。
圖2示出了本發明的手持式輥道修磨裝置的部分分解圖。
圖3示出了軸承箱的部分分解圖。
圖4示出了修磨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圖3,圖1示出了本發明的手持式輥道修磨裝置的示意圖,圖2示出了本發明的手持式輥道修磨裝置的部分分解圖,且圖3示出了軸承箱的部分分解圖。
如圖所示,本發明的手持式輥道修磨裝置主要包括:框架1、軸承箱2、壓蓋3、調節桿4、調節帽5和磨石6。
該手持式輥道修磨裝置的所有部件都固定安裝在框架1上。其中,該框架1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于平穩操作時手握的手把7。該手把7焊接在前后側框架的豎桿上,這樣同時也起到框架1加固的作用。一對軸承箱2安裝于該框架1上。該框架1的內側設置有用于軸承箱2的配對插入安裝的對稱凹槽,這樣的設計起到軸承箱上下移動的導向作用。為更好的貼合輥面的操作,該框架的底部具有縱向弧形結構,頂部四角設計有用于固定工字型壓蓋3的螺紋孔。
另一方面,該框架的頂部四周分別設有螺紋孔,一壓蓋3經由螺釘與該螺紋孔的配合固定于該框架的頂部。為減輕裝置的整體重量,壓蓋3設計為工字結構,這樣設計方便軸承箱的抽出和磨石的更換.該壓蓋的兩側中心位置處設置有兩個開孔,兩個螺紋調節桿分別穿過該兩個開孔與該軸承箱螺紋連接,該螺紋調節桿的上部設置有調節帽5,該調節帽5的轉動帶動該螺紋調節桿上下移動。調節桿的另一頭與軸承箱頂部螺紋聯接,從而帶動軸承箱的上下移動,調節桿4、調節帽5的配合,起到調節軸承箱的作用。
較佳地,上述的調節帽5的外圈為花紋,中心為內螺紋結構。
軸承箱2內設有驅動電機8,如圖3所示。該一對軸承箱中的一個由軸承壓蓋固定,且該一對軸承箱中的另一個內設置有該驅動電機。為成對配置,用于軸承9的裝入和磨石軸的插入,二只軸承箱內都安裝有軸承9,其中一只由軸承壓蓋10固定,另一只則有扁平電機8裝入固定。電機軸優選為梅花結構,用于安裝時插入磨石軸一端的梅花軸孔內,通過電機的轉動帶動磨石的轉動,如圖3所示。
如以上已討論的,軸承箱2的二側設計有與框架豎桿凹槽配對的凸槽,用于安裝時槽對槽的直接插入,這樣設計即有利于安裝,又有利于軸承箱的上下滑動調節,而在其頂部開有用于安裝調節桿的螺紋孔。
磨石軸與該軸承箱2相連接。該磨石6為輥道修磨的直接接觸修磨件,該磨石6呈圓柱狀并固定于該磨石軸上,該磨石6和磨石軸在該驅動電機8的帶動下轉動。較佳地,該磨石軸的一端設置有梅花軸孔,與該驅動電機的梅花軸配合,形成梅花型滑套式連接。這類連接快速方便。
本發明的手持式輥道修磨裝置為利于手持修磨的可靠和穩定性,裝置采用雙手握住框架上手把的形式,而修磨由安裝在軸承箱內的扁平電動機帶動磨石轉動進行,如圖4所示,框架的底部設計為弧形結構,這樣有利于與輥子的弧面貼合,通過調節帽可以調整磨石的高低,使磨石能夠緊貼輥子表面,達到輥子修磨程度的可控性,實現表面點的良好修磨,不會造成輥子表面的過修磨,同時也可以通過修磨裝置的直線移動來達到輥子表面凸點、麻點的整體面修磨。
上述實施例是提供給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實現或使用本發明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發明思想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做出種種修改或變化,因而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被上述實施例所限,而應該是符合權利要求書提到的創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