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蓄電池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鑄焊模具冷卻結構。
背景技術:
在鑄焊蓄電池生產過程中,鑄焊模具出鉛鍋后需要對模具進行通水冷卻,縮短鑄焊時間以達到提高生產效率作用。通常水路孔設在正對匯流排的背面,目前我們采用的模具是免過橋結構,過橋是連接正負匯流排之間的橋梁,離匯流排較遠,水路很難對免過橋起到快速冷卻的作用,時常造成冷卻不均勻,鑄焊質量差,時間長,生產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鑄焊模具冷卻結構,結構簡單,水路行走貼近正負匯流排槽及免過橋槽,鑄焊冷卻均勻,減少鑄焊不良,保證電池鑄焊質量。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鑄焊模具冷卻結構,模具正面的模腔內齊高并設正匯流排槽、負匯流排槽,正匯流排槽、負匯流排槽之間的上方設免過橋槽,正負匯流排槽與負匯流排槽背部位置橫向設有水路通孔,免過橋槽背部位置設有垂直水路通孔的豎孔,豎孔端頭設有焊接好的堵頭。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水路通孔兩端設有焊接定位孔。便于與外面焊接牢固。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豎孔高度大于或等于免過橋槽的高度。所述豎孔寬度大于或等于免過橋槽的寬度。最大水流面積近距離冷卻免過橋槽,縮短冷卻時間,冷卻也更均勻。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冷卻水途經匯流排槽、免過橋槽正背面位置,冷卻均勻,減少冷卻時間,進而降低鑄焊不良,保證電池鑄焊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后視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左視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模具正面的模腔1內齊高并設正匯流排槽11、負匯流排槽12,正匯流排槽11、負匯流排槽12之間的上方設免過橋槽13,正負匯流排槽11與負匯流排槽12背部位置橫向設有水路通孔2,免過橋槽13背部位置設有垂直水路通孔2的豎孔21,豎孔端頭設有焊接好的堵頭22。為了便于水路通孔2與外面焊接,所述水路通孔2兩端設有焊接定位孔23。
所述豎孔21高度大于或等于免過橋槽13的高度。所述豎孔21寬度大于或等于免過橋槽13的寬度。最大水流面積近距離冷卻免過橋槽,縮短冷卻時間,冷卻也更均勻。
冷卻水進入水路通孔2后流進豎孔21,途經匯流排槽、免過橋槽正背面位置,近距離貼近正負匯流排槽及免過橋槽,冷卻更加均勻,減少冷卻時間,進而降低鑄焊不良,保證電池鑄焊質量,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