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流道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鎂合金模具的熱流道結構。
背景技術:
鎂合金由于密度小、強度高、彈性模量大等特性,廣泛應用于3C、汽車、航空等領域。
目前的鎂合金射出成型技術,模具結構上設有澆口和澆道,在產品成型后需要去除澆口和澆道的凝固冷料,造成鎂合金原料的浪費。
有鑒于此,實有必要開發一種鎂合金熱流道模具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鎂合金熱流道模具結構,解決現有技術鎂合金模具需要澆口和澆道,進而產品成型后產生凝固冷料,造成鎂合金原料浪費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鎂合金模具的熱流道結構,該模具包括依序設立的公模板、母模板、支撐板、墊板,該母模板內設有母模仁,該熱流道結構包括:
密封襯套,其一部分設于所述母模板內,另一部分設于所述母模仁內;
噴嘴,套設于所述密封襯套內;
加熱線圈,設于所述密封襯套與所述噴嘴之間;
熱流道板,設于所述母模板與所述墊板之間;
加熱絲,設于所述熱流道板內。
可選的,所述墊板與所述熱流道板間設有支撐塊。
可選的,所述支撐塊與所述熱流道板之間固定。
可選的,所述密封襯套的頂部與所述母模仁之間具有第一間隙。
可選的,所述噴嘴頭部外徑與所述密封襯套對應位置的內徑具有第二間隙。
可選的,所述加熱線圈采用十王溫控器控制,對所述噴嘴進行加熱。
可選的,所述加熱絲采用PLC溫控器控制,對所述熱流道板進行加熱。
可選的,所述墊板遠離所述支撐板一側設有隔熱板。
可選的,所述噴嘴與所述熱流道板之間由第一螺絲連接固定。
可選的,所述噴嘴與所述密封襯套之間由第二螺絲連接固定。
相較于現有技術,利用本實用新型的鎂合金熱流道模具結構,由于不再采用現有技術的澆口和澆道,熔融的鎂合金通過料管直接流入噴嘴和熱流道板,進而產品減少了成型后產生凝固冷料,大大節省了鎂合金原料。
【附圖說明】
圖1繪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鎂合金模具的熱流道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繪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鎂合金模具的熱流道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再結合參閱圖2,圖2繪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壓鑄產品及其料頭結構示意圖。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鎂合金模具的熱流道結構,該模具包括依序設立的公模板(圖未示)、母模板101、支撐板102、墊板103,該母模板101內設有母模仁104,該熱流道結構包括:
密封襯套105,其一部分設于所述母模板101內,另一部分設于所述母模仁104內;
噴嘴106,套設于所述密封襯套105內;
加熱線圈107,設于所述密封襯套105與所述噴嘴106之間;
熱流道板108,設于所述母模板101與所述墊板103之間;
加熱絲109,設于所述熱流道板108內。
其中,所述墊板103與所述熱流道板108間設有支撐塊110,由于所述熱流道板108內的溫度很高,所述支撐塊110用于隔熱;所述支撐塊110與所述熱流道板108之間固定(可以采用螺絲),可以達到對所述熱流道板108的固定作用。
其中,所述密封襯套105的頂部與所述母模仁104之間具有第一間隙。所述密封襯套105在受熱膨脹后,其頂部與所述母模仁104之間壓緊貼合,所述第一間隙消失,從而有效防止鎂合金流入模具內。
其中,所述噴嘴106頭部外徑與所述密封襯套105對應位置的內徑具有第二間隙。所述噴嘴106與所述密封襯套105受熱膨脹后,由于所述噴嘴106與所述密封襯套105之間的膨脹差(噴嘴106的膨脹程度大于密封襯套105),所述噴嘴106的頭部與所述密封襯套105對應位置之間壓緊貼合,從而避免鎂合金由所述噴嘴106流入所述密封襯套105。
其中,所述加熱線圈107采用十王溫控器控制,對所述噴嘴106進行加熱。所述加熱線圈107采用高頻加熱線圈,所述噴嘴106的加熱溫度為580~590℃,該加熱溫度可以確保鎂合金處于液態,避免冷凝,同時可以確保噴嘴106不致過度變形;所述加熱絲109采用PLC溫控器控制,對所述熱流道板108進行加熱。所述熱流道板108的工作溫度為630~650℃,該工作溫度可以確保鎂合金更好地成型。
其中,所述墊板103遠離所述支撐板102一側設有隔熱板111。所述隔熱板111用于模具與外界之間的隔熱。
其中,所述噴嘴106與所述熱流道板108之間由第一螺絲112連接固定。 避免所述噴嘴106由于熱膨脹差造成傾斜導致噴嘴106與熱流道板108的連接處漏料;所述噴嘴106與所述密封襯套105之間由第二螺絲113連接固定。從而方便噴嘴106與密封襯套105的整體安裝。
相較于現有技術,利用本實用新型的鎂合金熱流道模具結構,由于不再采用現有技術的澆口和澆道,熔融的鎂合金通過料管直接流入噴嘴106和熱流道板108,進而產品減少了成型后產生凝固冷料,大大節省了鎂合金原料。
需指出的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基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對上述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