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連鑄機中用于水平出坯的旋轉裝置,屬于立式連鑄機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立式連鑄機的高度可達25~35m,甚至更高,因此立式連鑄機一般為半地坑式,即一部分建在地上,一部分建在地下。現在使用的立式連鑄機通常采用兩種出坯方式,一種是翻轉出坯方式,鑄坯達到底部后,原地翻轉90°,由鑄坯移送裝置將鑄坯送出;另一種是斜出坯方式,鑄坯達到底部后,擺動一定角度后,由斜軌道運送至水平地面后送出。這兩種出坯方式存在設備結構復雜、效率低、能耗高、事故點多、可靠性低等缺點。中國專利號ZL2015 2 0649898.5公開了一種立式連鑄機水平出坯方法和裝置,這種水平出坯方法和裝置由旋轉式整體框架構成,夾輥安裝在框架之上,轉軸在框架中部,框架垂直時,實現正常拉坯;切割后的鑄坯完全進入框架后,旋轉框架,使框架與地面的水平輥道齊平,可實現直接水平出坯。但是,該水平出坯裝置采用兩個卷揚機實現框架的旋轉,存在卷揚機不同步、框架旋轉不順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立式連鑄機水平出坯的液壓旋轉裝置,這種旋轉裝置可以使立式連鑄機水平出坯框架實現平順的旋轉,提高旋轉式立式連鑄機水平出坯裝置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立式連鑄機水平出坯的液壓旋轉裝置,它包括框架、導向輥、夾輥、轉軸,框架為長方形鋼結構架,多個導向輥沿著框架長度方向在框架上均布,在框架的前部安裝有夾輥,框架的中部設有轉軸,框架處于垂直位置時,框架上端的夾輥與連鑄機結晶器的下部出坯口相對,框架處于水平位置時,框架上的夾輥和導向輥的輥面與水平輥的輥面高度相同,其改進之處是,它采用液壓油缸驅動框架轉動,液壓油缸的缸體下端與液壓油缸底座轉動連接,液壓油缸底座固定在廠房地面上,液壓油缸的推桿上端與框架由銷軸轉動連接,連接處位于轉軸前方的框架上,液壓油缸與液壓管路相連接。
上述立式連鑄機水平出坯的液壓旋轉裝置,所述液壓油缸為水冷液壓油缸,液壓油缸外部套裝有耐高溫液壓油缸保護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液壓油缸的缸體下端與液壓油缸底座相連接,液壓油缸的推桿上端與框架由銷軸相連接,連接處位于轉軸前方的框架上,液壓油缸的推桿帶動框架繞轉軸進行90°旋轉,實現立式連鑄機鑄坯水平出坯。本實用新型采用液壓油缸驅動框架轉動,框架旋轉平順,且旋轉速度可控,液壓油缸具有運動平穩、調節精確、維護方便的優點,提高了立式連鑄機水平出坯裝置的旋轉可操作性,在行業內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另一種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標記如下:鑄坯1、切割機2、導向輥3、夾輥4、轉軸5、安全擋6、定位塊7、配重8、框架9、保護套10、液壓油缸11、支撐塊12、水平輥13。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框架9、導向輥3、夾輥4、轉軸5、安全擋6、定位塊7、配重8、液壓油缸11、保護套10。
圖中顯示,框架9為長方形鋼結構架,多個導向輥3沿著框架9長度方向在框架9上均布,在框架9的前部安裝有夾輥4,框架9的中部設有轉軸5。框架9可以繞轉軸5進行90°旋轉,實現立式連鑄機鑄坯水平出坯。框架9處于垂直位置時,框架9上端的夾輥4與連鑄機結晶器的下部出坯口相對,框架9處于水平位置時,框架9上的夾輥4和導向輥3的輥面與水平輥13的輥面高度相同。
圖中顯示,本實用新型采用液壓油缸11驅動框架9轉動。液壓油缸11的缸體下端與液壓油缸底座轉動連接,液壓油缸底座固定在廠房地面上,液壓油缸11的推桿上端與框架9由銷軸轉動連接,連接處位于轉軸5前方的框架9上,液壓油缸11與液壓管路相連接,帶動框架9繞轉軸5進行90°旋轉,實現立式連鑄機鑄坯水平出坯。
圖中顯示,液壓油缸11為水冷液壓油缸,防止鑄坯高溫輻射導致液壓油溫升溫過快和液壓缸內密封損壞。
圖中顯示,液壓油缸11外用耐高溫液壓油缸保護套10進行防護,防止漏鋼或噴濺使液壓油缸11的推桿上沾鋼而損壞,同時還防止鑄坯高溫輻射導致液壓油缸11的推桿溫度過高使液壓油缸11缸內密封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穿引錠:
框架9處于水平狀態,將引錠桿放置在水平輥13上,啟動水平輥13和夾輥4向左轉動,待引錠桿完全進入框架9,停止水平輥13和夾輥4的轉動。啟動液壓站,使液壓油缸11帶動框架9旋轉到垂直位置。然后再次啟動夾輥4的轉動,使引錠桿向上運動,到達結晶器底部,完成穿引錠的工作。
出坯:
鑄坯1出結晶器后,按定尺經切割機2切割后,通過夾輥4的轉動向下運動進入框架9內,待鑄坯1完全進入框架9后,停止夾輥4的轉動。啟動液壓站,使液壓油缸11帶動框架9旋轉到水平位置。然后再次啟動夾輥4和水平輥13,使鑄坯1向右移動,待鑄坯1完全離開框架9的范圍后,由水平輥13將鑄坯1送出,完成出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