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刀機部件,尤其涉及一種磨刀機的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磨刀機是針對車刀、鉆頭、銑刀、雕刻刀、電腦雕刻機、刻模銑床、加工中心、刻字機、刻線機、打標機等金屬設備的磨削裝置。目前,磨刀機在加工過程需要對砂輪和刀具進行冷卻,傳統的磨刀機冷卻裝置是在刀具座上設置冷卻管,冷卻管采用變形管,在磨刀機工作時將冷卻管對準砂輪或刀具噴灑液體,采用這種冷卻方式,不僅結構復雜,操作不便,只能對砂輪的單面進行冷卻,冷卻效果不佳,縮短砂輪的壽命,而且液體容易飛濺到工人身上和機器上,可能會造成人員或機器的損傷。
因此,如何對現有的磨刀機的冷卻裝置進行改進,使其克服上述缺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磨刀機的冷卻裝置,該裝置結構緊湊,使用方便安全,可對砂輪進行雙面冷卻,冷卻效果好,砂輪使用壽命長,冷卻液從保護罩內側噴出,避免了傳統的冷卻方式造成的液體飛濺現象。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磨刀機的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液儲存箱、保護罩、連接所述冷卻液儲存箱和所述保護罩的水管,所述保護罩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側板及連接兩個所述側板的頂板,所述頂板與所述側板之間形成容納砂輪的腔體,所述頂板與所述側板內成型設置有導流道,所述頂板頂端設置有與所述導流道貫通的進水口,兩個所述側板內側均設置有至少一個與所述導流道貫通的噴嘴,所述噴嘴朝向所述砂輪,所述進水口與所述水管連接。
所述側板的內側均分布設置有六個噴嘴。
所述水管上設置有微型水泵。
所述保護罩為一體成型式結構。
有益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磨刀機的冷卻裝置,其側板的內側均分布設置有六個噴嘴,采用此種設計方案,兩側均設置噴嘴,可對砂輪雙面進行冷卻,每個側板上分布設置六個噴嘴,噴灑面積大,冷卻效果好。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磨刀機的冷卻裝置,其水管上設置有微型水泵,采用此種設計方案,可增大噴水壓力,進一步增加了冷卻效果。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磨刀機的冷卻裝置,其保護罩為一體成型式結構,采用此種設計方案,使裝置密封性好,保護罩內的液體不會滲漏,裝置可靠性高且結構緊湊。
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磨刀機的冷卻裝置,裝置結構緊湊,使用方便安全,可對砂輪進行雙面冷卻,冷卻效果好,砂輪使用壽命長,冷卻液從保護罩內側噴出,避免了傳統的冷卻方式造成的液體飛濺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保護罩1,砂輪2,進水口3,噴嘴4,驅動軸5,側板11,頂板12,導流道13。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一種磨刀機的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液儲存箱(圖中未畫出)、保護罩1、連接冷卻液儲存箱(圖中未畫出)和保護罩1的水管(圖中未畫出),保護罩1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側板11及連接兩個側板11的頂板12,頂板12與側板11之間形成容納砂輪2的腔體,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頂板12與側板11內成型設置有導流道13,頂板12頂端設置有與導流道13貫通的進水口3,兩個側板11內側均設置有至少一個與導流道13貫通的噴嘴4,噴嘴4朝向所述砂輪2,進水口3與水管(圖中未畫出)連接。磨刀機開始工作時,冷卻液儲存箱(圖中未畫出)中的冷卻液通過水管(圖中未畫出)進入保護罩1內的導流道13中,從噴嘴4噴出,對砂輪2進行冷卻,使用方便安全。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側板11的內側均分布設置有六個噴嘴4,兩側均設置噴嘴4,可對砂輪2雙面進行冷卻,每個側板11上分布設置六個噴嘴4,噴灑面積大,冷卻效果好。水管(圖中未畫出)上設置有微型水泵(圖中未畫出),即在冷卻液儲存箱(圖中未畫出)與保護罩1之間設置微型水泵(圖中未畫出),可增大噴水壓力,進一步增加了冷卻效果。保護罩1為一體成型式結構,使裝置密封性好,保護罩1內的冷卻液不會滲漏,裝置可靠性高且結構緊湊。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