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互換性強的新型模具結構。
背景技術:
在使用模具生產開發產品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因設計外觀、尺寸大小、排列方式等細微差異而造成同一型號的產品存在不同規格,這些同型號不同規格產品的外形尺寸相差不大,只存在外觀上細微的差別,如果只是因為這些細微的差別就要開發幾套不同結構的模具結構,就會很浪費資源,增加了生產成本,為此如果開發一套共用的模架,當需要生產同型號不同規格的產品時只需更換模仁結構就可以生產出不同類型的產品,非常方便,但如圖1所示,不同模仁結構所采用的頂針結構是不相同的,如何解決不同頂針與下模板結構適用于同一套模架是現今急需的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模具的頂針不能與模仁結構同時配套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互換性強的新型模具結構,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互換性強的新型模具結構,包括上模板、上模仁、下模仁、下模板、頂針、頂針板、頂針底板、垃圾釘和動模底板,上模板下方安裝上模仁,下模板上方安裝下模仁,頂針板下方安裝頂針底板,頂針底板與動模底板之間安裝垃圾釘,頂針安裝于頂針板,下模板中部設有避空窗,避空窗徑向尺寸遠大于頂針直徑,頂針依次穿過避空窗、下模仁而進入上模仁、下模仁之間頂出成型產品。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頂針有4根,避空窗有1個且為圓形或方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下模板中部設有避空窗供頂針完全穿過,避空窗徑向尺寸遠大于頂針直徑,避免不同頂針與下模板發生干涉,適用于外形尺寸一致而內部結構不一致的模仁結構,這樣就實現了不同模仁結構使用同一模架的目的,互換性非常強,降低生產成本,另外,開發同型號不同規格的產品無需重新開模,加快產品開發進度,滿足客戶要求,增加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2所示,一種互換性強的新型模具結構,包括上模板1、上模仁2、下模仁3、下模板4、頂針5、頂針板6、頂針底板7、垃圾釘8和動模底板9,上模板1下方安裝上模仁2,下模板4上方安裝下模仁3,頂針板6下方安裝頂針底板7,頂針底板7與動模底板9之間安裝垃圾釘8,頂針5安裝于頂針板6,下模板4中部設有避空窗41,避空窗41徑向尺寸遠大于頂針5直徑,頂針5依次穿過避空窗41、下模仁3而進入上模仁2、下模仁3之間頂出成型產品。
所述頂針5有4根,避空窗41有1個且為圓形或方形,頂針5可完全穿過避空窗41,不與避空窗41發生干涉,互換模仁結構時可最大程度的使用同一架模架,其它模架配件無需更換,互換性強。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