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軌道車輛,具體涉及一種軌道特種工程車的遠程制動系統。
背景技術:
1、傳統軌道特種工程車包括鋼水運輸車、渣土運輸車等,其制動有方式有兩種:一是在軌道特種工程車布置120型、103型或者104型制動系統,如傳統鐵路車輛一致,運用時,由帶動力牽引車與特種工程車連掛,通過列車管連接,通過操作動力牽引車的制動系統,控制被連掛的特種工程車制動系統產生制動或緩解;二是在軌道特種工程車布置完整的制動機系統,如jz-7型制動系統,dk-1型制動系統,與其他動力車一樣,操作者在司機室操作制動機,使軌道特種工程車產生制動或緩解運用。
2、現有的軌道特種工程車制動無論是布置完整的制動機操作系統還是利用其他牽引車聯合作業,都需操作工在現場環境操作。多數軌道特種工程車需在條件惡劣的環境中作業,安全風險大,如鋼水運時,高溫鐵水會給人員帶來極大的安全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軌道特種工程車的遠程制動系統,通過遠程操控實現執行制動或緩解動作,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2、一種軌道特種工程車的遠程制動系統,包括空壓機、風缸、制動控制模塊、信號發生器和制動器組,空壓機與風缸之間通過管路相連;制動控制模塊包括信號接收器、第一調壓閥、第二調壓閥、工作閥和梭閥,第一調壓閥、第二調壓閥和工作閥分別通過管路與風缸相通,第一調壓閥的另一端通過管路分別連接有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第一電磁閥的另一端連接有流量調節閥,流量調節閥的另一端連接在工作閥上,第二電磁閥通過電線連接有緊急制動觸發器,第二電磁閥通過管路連接到梭閥進氣口,工作閥與梭閥進氣口之間通過管路連通,梭閥出氣口通過管路與制動器組連通,第二調壓閥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三電磁閥,第三電磁閥通過管路與制動器組連通,信號接收器與第一電磁閥、流量調節閥和第三電磁閥之間通訊連接。
3、進一步的,制動器組包括兩個第一單元制動器和兩個第二單元制動器。
4、進一步的,風缸通過四通管件與第一調壓閥、第二調壓閥和工作閥連通,第一調壓閥通過三通管件與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連通。
5、進一步的,風缸和空壓機之間還設有干燥器。
6、進一步的,緊急制動觸發器為機械式觸發結構。
7、進一步的,流量調節閥與工作閥之間的管路上設有岔路并連接有第一穩壓風缸,第三電磁閥與制動器組之間的管路上設有岔路并連接有第二穩壓風缸。
8、進一步的,第一單元制動器和第二單元制動器均為帶彈簧制動的氣壓式制動器。
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通過信號發生器從距離特種車輛較遠的地方發出信號,信號接收器接受信號后控制第一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的開關從而完成制動或是制動緩解,操作者可以避開惡劣的現場環境進行操作,更加安全;同時設置緊急制動觸發器,進一步提高作業安全性。
1.一種軌道特種工程車的遠程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壓機(1)、風缸、制動控制模塊(17)、信號發生器(18)和制動器組,空壓機(1)與風缸(3)之間通過管路相連;制動控制模塊(17)包括信號接收器(16)、第一調壓閥(4)、第二調壓閥(15)、工作閥(10)和梭閥(13),第一調壓閥(4)、第二調壓閥(15)和工作閥(10)分別通過管路與風缸(3)相通,第一調壓閥(4)的另一端通過管路分別連接有第一電磁閥(5)和第二電磁閥(8),第一電磁閥(5)的另一端連接有流量調節閥(6),流量調節閥(6)的另一端連接在工作閥(10)上,第二電磁閥(8)通過電線連接有緊急制動觸發器(7),第二電磁閥(8)通過管路連接到梭閥(13)進氣口,工作閥(10)與梭閥(13)進氣口之間通過管路連通,梭閥(13)出氣口通過管路與制動器組連通,第二調壓閥(15)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三電磁閥(14),第三電磁閥(14)通過管路與制動器組連通,信號接收器(16)與第一電磁閥(5)、流量調節閥(6)和第三電磁閥(14)之間通訊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特種工程車的遠程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制動器組包括兩個第一單元制動器(11)和兩個第二單元制動器(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特種工程車的遠程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風缸通過四通管件與第一調壓閥(4)、第二調壓閥(15)和工作閥(10)連通,第一調壓閥(4)通過三通管件與第一電磁閥(5)、第二電磁閥(8)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特種工程車的遠程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風缸和空壓機(1)之間還設有干燥器(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特種工程車的遠程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緊急制動觸發器(7)為機械式觸發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特種工程車的遠程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流量調節閥(6)與工作閥(10)之間的管路上設有岔路并連接有第一穩壓風缸(9),第三電磁閥(14)與制動器組之間的管路上設有岔路并連接有第二穩壓風缸。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軌道特種工程車的遠程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單元制動器(11)和第二單元制動器(12)均為帶彈簧制動的氣壓式制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