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動力電池管理,尤其涉及一種動力電池補電控制方法、裝置、車載設備及車輛。
背景技術:
1、隨著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新能源汽車作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降低化石燃料依賴的重要工具,其市場普及和應用正逐步加速。然而,在新能源汽車的實際使用過程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新能源汽車長期停放導致的動力電池過放現象。
2、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依賴于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對動力電池進行保護,具體地,當新能源汽車的停放時長超過預定停放時長時,bms會斷開與電池連接的所有功率消耗,即實施“過放保護”,目的是防止電池進一步放電,從而保護電池免受損害。然而,這種“過放保護”策略僅僅切斷了電池的用電負荷,而動力電池本身存在一定的內阻,即使在電池管理系統斷開所有功率消耗后,電池仍然會因為內阻的存在而繼續消耗自身的電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電力消耗會逐步累積,最終導致電池電量持續下降,直至電池完全放電。
3、上述問題,不僅可能導致電池性能的下降,縮短電池的使用壽命,而且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安全問題,如電池熱失控、起火等。因此,需要對目前的“過放保護”策略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技術提供一種動力電池補電控制方法、裝置、車載設備及車輛,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2、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動力電池補電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獲取車輛的當前剩余油量、動力電池的當前剩余電量和當前電壓;若所述當前剩余電量小于預設剩余電量閾值,則基于所述當前剩余油量、油電轉化率,確定所述動力電池的電量增量;若所述電量增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動力電池的預設補電量,且所述當前電壓大于或等于發動機的啟動電壓,則控制所述發動機啟動并為所述動力電池補電。
3、于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在獲取車輛的當前剩余油量、動力電池的當前剩余電量和當前電壓之前,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車輛下電時,統計所述車輛的駐車時長,記為第一駐車時長;若所述第一駐車時長小于預設充電周期,則繼續對所述第一駐車時長進行累加,直到累加后的第一駐車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預設充電周期;若所述第一駐車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預設充電周期,或所述累加后的第一駐車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預設充電周期,則獲取所述動力電池的剩余電量,記為第一剩余電量,基于所述第一剩余電量、所述動力電池在駐車狀態下的耗電速率,確定所述第一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并重新統計所述車輛的駐車時長,記為第二駐車時長;若所述第二駐車時長小于所述第一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則繼續對所述第二駐車時長進行累加,直到累加后的第二駐車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若所述第二駐車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或所述累加后的第二駐車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則采集所述當前剩余油量、所述當前剩余電量和所述當前電壓。
4、于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為所述動力電池補電的過程包括:將所述當前剩余電量與所述電量增量進行累加,得到所述動力電池的補電累加值;獲取所述動力電池的電量上限值,選擇所述電量上限值與所述電量累加值中的最小值,作為目標剩余電量;以及,在所述動力電池補電的過程中,實時獲取所述動力電池的剩余電量,記為第二剩余電量,直到所述第二剩余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標剩余電量,結束所述動力電池的補電過程。
5、于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控制所述發動機啟動的過程包括:若所述當前電壓大于或等于所述啟動電壓,且所述當前電壓小于保護電壓,則判定所述動力電池處于深度過放階段,并向目標用戶發送提示信息,以提醒所述目標用戶在預定時間內進行補電操作,若在預定時間內未收到所述目標用戶的拒絕補電信息,則控制所述發動機啟動,所述保護電壓用于表征所述動力電池的負載被電池管理系統切斷時的電壓;若所述當前電壓小于或等于預設電壓,且所述當前電壓大于或等于所述保護電壓,則判定所述動力電池處于過放初階段,并向所述目標用戶發送提示信息,以提醒所述目標用戶進行補電操作,并在接收到所述目標用戶的補電確認信息后,控制所述發動機啟動。
6、于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在控制所述發動機啟動并為所述動力電池補電之后,所述方法包括:獲取所述動力電池補電結束時刻的剩余電量,記為第三剩余電量,并重新統計所述車輛的駐車時長,記為第三駐車時長;基于所述第三剩余電量、所述動力電池在駐車狀態下的耗電速率,確定所述第三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若所述第三駐車時長小于所述第三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則繼續對所述第三駐車時長進行累加,直到累加后的第三駐車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若所述第三駐車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或所述累加后的第三駐車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則再次獲取所述車輛的當前剩余油量、所述動力電池的當前剩余電量和當前電壓;若再次獲取的剩余電量小于所述預設剩余電量閾值,則基于再次獲取的剩余油量、所述油電轉化率,再次確定所述動力電池的電量增量;若再次確定的電量增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預設補電量,且再次獲取的電壓大于或等于所述啟動電壓,則再次控制所述發動機啟動并為所述動力電池補電。
7、于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油電轉化率的計算公式包括:η=η0*d,其中,η表示油電轉化率,η0表示基礎油電轉化率,d表示基礎油電轉化率修正系數,所述基礎油電轉化率修正系數根據發動機冷卻水溫與第一映射關系進行確定,所述第一映射關系用于指示所述發動機冷卻水溫與所述基礎油電轉化率修正系數的關系。
8、于本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剩余電量、所述動力電池在駐車狀態下的耗電速率,確定所述第一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的過程包括:計算所述第一剩余電量與所述預設剩余電量閾值的差值,得到電量差值;基于所述電量差值、所述動力電池在駐車狀態下的耗電速率,計算得到所述第一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或者,基于所述電量差值、所述動力電池在駐車狀態下的耗電速率,從預設存儲表格中查詢得到所述第一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所述預設存儲表格用于指示所述電量差值、所述動力電池在駐車狀態下的耗電速率與所述第一剩余電量的維持時間之間的映射關系。
9、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動力電池補電控制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油量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車輛的當前剩余油量、動力電池的當前剩余電量和當前電壓;增量確定模塊,用于若所述當前剩余電量小于預設剩余電量閾值,則基于所述當前剩余油量、油電轉化率,確定所述動力電池的電量增量;電池補電模塊,用于若所述電量增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動力電池的預設補電量,且所述當前電壓大于或等于發動機的啟動電壓,則控制所述發動機啟動并為所述動力電池補電。
10、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車載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存儲裝置,用于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序,當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被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所述車載設備實現如上述所述的動力電池補電控制方法。
11、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動力電池補電控制裝置或如上述所述的車載設備。
12、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通過獲取車輛的當前剩余油量、動力電池的當前剩余電量和當前電壓,若當前剩余電量小于預設剩余電量閾值,則基于當前剩余油量、油電轉化率,確定動力電池的電量增量,若電量增量大于或等于動力電池的預設補電量,且當前電壓大于或等于發動機的啟動電壓,則控制發動機啟動并為動力電池補電,以上過程,能夠在當前剩余電量小于預設剩余電量閾值、且電量增量、當前電壓均滿足補電條件時,通過發動機為動力電池進行補電,滿足了車輛長期放置過程中,通過補電方式保護動力電池,避免動力電池由于自身內阻而導致完全放電的情形,同時,避免電量增量小于動力電池的預設補電量時,頻繁啟動發動機卻不能為動力電池進行有效補電的情形,有利于動力電池充放電性能的保持,從而延長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
13、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