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出風口,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自然風出風口。
背景技術:
1、汽車出風口屬于汽車內飾部件,一般布置于汽車駕駛艙內或乘坐位斜上方位置,出風口的進風通道與提供氣流的裝置連通,當需要出風時,提供氣流的裝置對進風通道輸送氣流,氣流可從出風口的出風通道排出。
2、現有技術中,汽車出風口上的出風通道一般設置有用來調整上下出風方向上的上下導風葉片,和用來調整左右出風方向的左右導風葉片,通過驅動機構驅動需要的導風葉片轉動,進而調整輸出氣流的方向,輸出氣流的直接吹向用戶,各區域風量配比一般較為一致且集中,用戶的風感較為強烈,用戶長時間感受風量無強弱變化的風時,會感受到不舒適的情況,使用體驗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能夠進行自然風輸出氣流的一種自然風出風口。
2、一種自然風出風口,包括:
3、出風口殼體,所述出風口殼體設置有風道以及與風道連通的第一出風通道和第二出風通道;
4、所述第二出風通道與第一出風通道上下間隔設置,
5、所述第一出風通道輸出第一氣流,所述第二出風通道輸出與第一氣流相交的第二氣流;
6、所述第二出風通道內設置有若干個第二葉片,若干個所述第二葉片往復的左右擺動,以輸出左右擺動的第二氣流,
7、沿第一氣流的出風區域的左右方向,第二氣流循環的變更與第一氣流的交匯區域,交匯區域內的風量增加并大于無交匯區域內的風量,進而以自然風的風量配比輸出氣流。
8、采用以上結構后,本發明的一種自然風出風口,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裝置具有自然風的出風模式,在自然風的出風模式下:第一出風通道輸出較為穩定(無左右擺動)的第一氣流,第一氣流的出風區域較為固定;
9、此時,若干個第二葉片進行往復的左右擺動,輸出左右往復擺動的第二氣流,
10、第二氣流的運動軌跡中,與第一氣流的出風區域之間具有交匯區域以及無交匯區域,其中交匯區域內的風量被第二氣流增加,大于無交匯區域的風量,并且交匯區域是隨第二氣流的左右擺動,進行循環往復的變化,進而用戶在使用時,能夠體驗到局部強局部弱的自然風的風感(即氣流存在局部強、弱的變化),使出風口輸出的氣流類似自然風的風量配比;
11、相較于直吹式出風模式風感更佳,提升用戶使用舒適度,并且本裝置還具有結構簡單運行穩定可靠的特點。
12、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出風通道內沿左右方向排列設置有若干個第一葉片,若干個第一葉片可左右擺動,并且可擺動至向左右兩側傾斜的位置狀態,以使第一出風通道輸出向左右兩側擴散的第一氣流。
13、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若干個所述第二葉片與若干個第一葉片上下獨立的對應設置,并且若干個所述第一葉片與若干個第二葉片可共同的左右擺動,以使第一出風通道以及第二出風通道同向的輸出氣流。
14、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出風通道與第二出風通道之間的出風口殼體上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下方設置有可前后移動的第一滑塊;
15、所述第一滑塊設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傳動槽結構,并且第一傳動槽結構與若干個第一葉片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傳動槽結構由前至后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左右擺動軌跡段、擴散出風角度調整軌跡段、第一角度鎖定軌跡段;
16、第一滑塊前后移動,通過第一傳動槽結構驅使若干個第一葉片依次具有平行左右擺動的運動軌跡、獨立左右擺動的運動軌跡、以及左右擺動停止的位置。
17、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架上方設置有可前后移動的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設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七軌跡槽,并且第七軌跡槽由前至后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二左右擺動軌跡段a、第二角度鎖定軌跡段、第二左右擺動軌跡段b;
18、第二滑塊前后移動,通過第七軌跡槽驅使若干個第二葉片)依次具有平行左右擺動的運動軌跡、左右擺動停止的位置、以及平行左右擺動的運動軌跡。
19、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架還設置有搖臂,搖臂設置有傳動桿,傳動桿的一端與第一滑塊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滑塊連接,搖臂設置有齒圈,
20、所述支架上還設置有第一執行器,所述第一執行器的輸出端設置有齒輪,驅動齒輪與齒圈嚙合;
21、第一執行器驅動齒輪旋轉,齒輪旋轉通過齒圈帶動搖臂轉動,搖臂轉動通過傳動桿驅使第一滑塊以及第二滑塊同步的向前或者向后移動;
22、其中,第一左右擺動軌跡段與第二左右擺動軌跡段a行程匹配,擴散出風角度調整軌跡段與第二角度鎖定軌跡段行程匹配,第一角度鎖定軌跡段與第二左右擺動軌跡段b行程匹配。
23、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架下方對應第一滑塊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包括第一水平段以及設置在第一水平段前端的第一傾斜段a、設置在第一水平段后端的第一傾斜段b,所述第一傾斜段a以及第一傾斜段b與第一水平段連通后分別呈傾斜朝向上的延伸設置;
24、所述第一滑塊包括滑塊a和滑塊aa,其中滑塊aa鉸接在滑塊a的后端,所述滑塊a以及滑塊aa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伸入第一滑槽內的銷軸;
25、所述支架上方對應第二滑塊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包括第二水平段以及設置在第二水平段前端的第二傾斜段a、設置在第二水平段后端的第二傾斜段b,所述第二傾斜段a以及第二傾斜段b與第二水平段連通后分別呈傾斜朝向下的延伸設置;
26、所述第二滑塊包括滑塊b和滑塊bb,其中滑塊bb鉸接在滑塊b的后端,所述滑塊b以及滑塊bb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伸入第一滑槽內的銷軸。
27、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風道還設置有風量葉片,所述風量葉片設置在第一出風通道的入口與第二出風通道的入口之間,風量葉片上下轉動以調整第一出風通道的入口開度或者第二出風通道的入口開度。
28、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風道進口還設置有風門,所述風門轉動用于調節風道進口的開度。
1.一種自然風出風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然風出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風通道(1.11)內沿左右方向排列設置有若干個第一葉片(2),若干個第一葉片(2)可左右擺動,并且可擺動至向左右兩側傾斜的位置狀態,以使第一出風通道(1.11)輸出向左右兩側擴散的第一氣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然風出風口,其特征在于:若干個所述第二葉片(3)與若干個第一葉片(2)上下獨立的對應設置,并且若干個所述第一葉片(2)與若干個第二葉片(3)可共同的左右擺動,以使第一出風通道(1.11)以及第二出風通道(1.12)同向的輸出氣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然風出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風通道(1.11)與第二出風通道(1.12)之間的出風口殼體(1)上設置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下方設置有可前后移動的第一滑塊(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然風出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上方設置有可前后移動的第二滑塊(6),所述第二滑塊(6)設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七軌跡槽,并且第七軌跡槽由前至后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二左右擺動軌跡段a(6.1)、第二角度鎖定軌跡段(6.2)、第二左右擺動軌跡段b(6.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自然風出風口,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自然風出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下方對應第一滑塊(5)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滑槽(4.1),第一滑槽(4.1)包括第一水平段(4.11)以及設置在第一水平段(4.11)前端的第一傾斜段a(4.12)、設置在第一水平段(4.11)后端的第一傾斜段b(4.13),所述第一傾斜段a(4.12)以及第一傾斜段b(4.13)與第一水平段(4.11)連通后分別呈傾斜朝向上的延伸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然風出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1.1)還設置有風量葉片(9),所述風量葉片(9)設置在第一出風通道(1.11)的入口與第二出風通道(1.12)的入口之間,風量葉片(9)上下轉動以調整第一出風通道(1.11)的入口開度或者第二出風通道(1.12)的入口開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然風出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1.1)進口還設置有風門(10),所述風門(10)轉動用于調節風道(1.1)進口的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