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利用該轉換裝置的自重力助力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和利用該轉換裝置的自重力助力自行車。由于本實用新型提供上述將往返運動能量轉換為單向圓周運轉的轉換裝置,其可以將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所產生的能量一起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能量,可大大減小能量的浪費,將正反向能量充分利用,減少了能量的損耗;同時提供利用上述裝置的自重力助力型自行車,可以將顛簸、振動力轉換為驅動車輪前進的轉動力,為騎行者提供了極大的助力,騎行更為輕便,上陡坡、樓梯都不費力。
【專利說明】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利用該轉換裝置的自重力助力自行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動力轉換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利用該轉換裝置的自重力助力自行車。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因其經濟、方便、靈活、無污染、停靠自由,而被中國的家庭和個人所廣泛采用。盡管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主流代步工具和代步機械不斷地升級換代,從自行車向公交車、從公交車向摩托車、再從摩托車向私家轎車,這種發展趨勢正方興未艾,但伴隨而來的能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社會、自然、經濟等問題卻也正在成為制約這種發展趨勢的強大阻力。可以預測,在未來的幾十年里,無論在中國的城市或農村,絕大部分人口還將把自行車當作最基本的代步工具。
[0003]自行車屬于一種簡單的代步機械,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盡管技術上已非常成熟穩定,很難再出現技術上的重大突破,但是,目前市售的自行車仍具有如下缺點:僅僅通過傳統腳踏板驅動車輪向前,一旦遇到上陡坡、樓梯等需要較大的驅動力情況時,便無能為力了。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便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它能夠將往返運動的能量完全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能量。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便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上述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的自重力助力自行車,該自重力助力自行車可將人的重量及車輛的重量,通過顛簸及振動所產生的往復能量轉換為車輛前進的驅動力,大大減輕騎行者的負擔,騎行更為輕便,特別是上陡坡、樓梯都不費力。
[0006]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其包括:
[0007]具有往返運動能量的動力源,該動力源具有逆時針和順時針兩個轉向的動力輸出節點;
[0008]復合單向離合器,由兩單向軸承或棘輪共軸設置在一滾動軸承套上構成,兩單向軸承或棘輪通過兩傳動鏈分別與上述動力源的兩個動力輸出節點傳動連接,兩傳動鏈驅動兩單向軸承或棘輪帶動滾動軸承套向同一方向轉動。
[0009]作為優選,所述動力源為可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的齒輪或杠桿。
[0010]作為優選,兩傳動鏈遠離所述動力源的一端繞過相應單向軸承或棘輪后與一彈簧機構相連。
[0011]作為優選,所述彈簧機構上設有轉向滑輪或齒輪,兩傳動鏈遠離所述動力源的端部分別繞過上述轉向滑輪或齒輪后結合在一起。
[0012]作為優選,所述滾動軸承套上固定有主動齒輪。
[0013]作為優選,所述主動齒輪通過鏈條向外提供驅動力。
[0014]一種利用上述轉換裝置的自助力自行車,包括車架、車輪以及驅動車輪前進的輪軸,所述車架上固定安裝上述轉換裝置,所述輪軸上設置有驅動其轉動的單向軸承或棘輪,所述轉換裝置的主動齒輪通過鏈條驅動上述單向軸承或棘輪轉動,所述轉換裝置的動力源上設有偏心驅動連桿,該偏心驅動連桿遠離所述動力源一端的安裝位置以及所述動力源的安裝位置分別位于車架上顛簸或振動時能產生相對位移的兩處。
[0015]作為優選,所述車架上設置有減振器,所述偏心驅動連桿遠離所述動力源一端的安裝位置以及所述動力源的安裝位置分別位于上述減振器的兩端。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實用新型提供上述將往返運動能量轉換為單向圓周運轉的轉換裝置,其可以將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所產生的能量一起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能量,可大大減小能量的浪費,將逆時針和順時針能量充分利用,減少了能量的損耗;同時提供利用上述裝置的助力型自行車,可將人的重量及車輛的重量,通過顛簸及振動所產生的往復能量轉換為車輛前進的驅動力,為騎行者提供了極大的助力,騎行更為輕便,上陡坡、樓梯都不費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一;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二;
[0019]圖中:1、動力源;2、單向軸承或棘輪;3、滾動軸承套;4、傳動鏈;5、彈簧機構;6、轉向滑輪;7、主動齒輪;11、偏心驅動連桿;81、車架;82、車輪;83、輪軸;84、減振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1]如圖1所示,一種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其包括:
[0022]一具有往返運動能量的動力源1,該動力源1具有逆時針和順時針兩個轉向的動力輸出節點。所述動力源1為可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的齒輪或杠桿,如附圖1所示,其動力源1為一可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的齒輪,當齒輪逆時針轉動時,提供逆時針轉動力輸出;當齒輪順時針轉動時,提供順時針轉動力輸出。
[0023]復合單向離合器,由兩單向軸承或棘輪2共軸設置在一滾動軸承套3上構成,所述滾動軸承套3上固定有主動齒輪7,所述主動齒輪7通過鏈條向外提供驅動力,兩單向軸承或棘輪2通過兩傳動鏈4分別與上述動力源1的兩個動力輸出節點傳動連接。兩傳動鏈4遠離所述動力源1的一端均從復合單向離合器上方繞過相應單向軸承或棘輪2后在下方與一彈簧機構5相連,所述彈簧機構5上設有轉向滑輪6或齒輪,兩傳動鏈4遠離所述動力源1的端部分別繞過上述轉向滑輪6或齒輪后結合在一起。這樣便可使得兩傳動鏈4驅動復合單向離合器的兩單向軸承或棘輪2帶動滾動軸承套3向同一方向轉動,進而通過滾動軸承套3驅動主動齒輪7逆時針轉動。不管動力源1提供的是逆時針轉動力還是順時針轉動力,都可以轉換為主動齒輪7逆時針轉動的動力。如圖1所示,當動力源1逆時針轉動時,動力源I處位于上方的的傳動鏈4帶動復合單向離合器內側的單向軸承或棘輪2逆時針轉動,從而通過滾動軸承套3帶動主動齒輪7逆時針轉動;當動力源I順時針轉動時,動力源I處位于下方的的傳動鏈4帶動復合單向離合器外側的單向軸承或棘輪2逆時針轉動,從而通過滾動軸承套3帶動主動齒輪7逆時針轉動。
[0024]由于本實用新型提供上述將往返運動能量轉換為單向圓周運轉的轉換裝置,其可以將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所產生的能量一起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能量,可大大減小能量的浪費,將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的能量充分利用,減少了能量的損耗。
[0025]如圖2所示,一種利用上述轉換裝置的自重力助力自行車,包括車架81、車輪82以及驅動車輪82前進的輪軸83,所述車架81上固定安裝上述轉換裝置,所述輪軸83上設置有驅動其轉動的單向軸承或棘輪2,所述轉換裝置的主動齒輪7通過鏈條驅動上述單向軸承或棘輪2轉動,所述轉換裝置的動力源I上設有偏心驅動連桿11,該偏心驅動連桿11遠離所述動力源I 一端的安裝位置以及所述動力源I的安裝位置分別位于車架81上顛簸或振動時能產生相對位移的兩處。當車輛在騎行過程中,尤其是上坡、上樓過程中,騎行者反復的變換腳踏用力,作用在自行車上重力發生了大小的變化,車輛就會產生上下顛簸或振動,從而偏心驅動連桿11驅動動力源I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再通過上述轉換裝置將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轉動能量轉換為主動齒輪7逆時針的轉動能量,從而通過單向軸承或棘輪2驅動車輪前進。
[0026]作為優選,所述車架81上設置有減振器84,所述偏心驅動連桿11遠離所述動力源I 一端的安裝位置以及所述動力源I的安裝位置分別位于上述減振器84的兩端。
[002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重力助力型自行車,可將人的重量及車輛的重量,通過顛簸及振動所產生的往復能量轉換為車輛前進的驅動力,為騎行者提供了極大的助力,騎行更為輕便,特別是上陡坡、樓梯也不費力。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具有往返運動能量的動力源,該動力源具有逆時針和順時針兩個轉向的動力輸出節占.;, 復合單向離合器,由兩單向軸承或棘輪共軸設置在一滾動軸承套上構成,兩單向軸承或棘輪通過兩傳動鏈分別與上述動力源的兩個動力輸出節點傳動連接,兩傳動鏈驅動兩單向軸承或棘輪帶動滾動軸承套向同一方向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源為可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動的齒輪或杠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傳動鏈遠離所述動力源的一端繞過相應單向軸承或棘輪后與一彈簧機構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機構上設有轉向滑輪或齒輪,兩傳動鏈遠離所述動力源的端部分別繞過上述轉向滑輪或齒輪后結合在一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軸承套上固定有主動齒輪。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將往返運動轉換為單向圓周運動的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齒輪通過鏈條向外提供驅動力。
7.一種利用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轉換裝置的自重力助力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車輪以及驅動車輪前進的輪軸,所述車架上固定安裝上述轉換裝置,所述輪軸上設置有驅動其轉動的單向軸承或棘輪,所述轉換裝置的主動齒輪通過鏈條驅動上述單向軸承或棘輪轉動,所述轉換裝置的動力源上設有偏心驅動連桿,該偏心驅動連桿遠離所述動力源一端的安裝位置以及所述動力源的安裝位置分別位于車架上顛簸或振動時能產生相對位移的兩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重力助力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上設置有減振器,所述偏心驅動連桿遠離所述動力源一端的安裝位置以及所述動力源的安裝位置分別位于上述減振器的兩端。
【文檔編號】B62M9/00GK204110295SQ201420507611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姜起文 申請人:姜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