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剎車裝置,具體是一種齒輪式防抱死剎車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剎車裝置在自行車剎車時易產生偏移,造成自行車偏移,嚴重時導致駕駛人員向一側摔倒,產生交通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問題,從而提供一種防止自行車在剎車時產生偏移的齒輪式防抱死剎車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齒輪式防抱死剎車裝置,包括殼體、剎車片,還包括設在自行車輪軸上的剎車盤、防抱死齒輪、防抱死齒輪軸、被動力齒輪、兩個壓力軸承調節套、兩個鱗片齒輪、支架、正反扣軸、兩個杠桿臂,防抱死齒輪軸兩端分別與殼體兩側壁固接,正反扣軸兩端分別與殼體兩側壁活動連接,防抱死齒輪通過軸承安裝在防抱死齒輪軸上,兩個壓力軸承調節套、兩個鱗片齒輪、兩個杠桿臂分別呈對稱狀設置在防抱死齒輪兩側的防抱死齒輪軸上,防抱死齒輪兩側分別通過壓力軸承調節套與鱗片齒輪連接,防抱死齒輪、鱗片齒輪與壓力軸承調節套連接的側面上分別設有與壓力軸承調節套上的滾珠相適應的斜齒,壓力軸承調節套、鱗片齒輪分別通過軸套與防抱死齒輪軸連接,支架兩側壁套裝在防抱死齒輪軸上,支架兩側壁內側分別通過蹲簧與兩個杠桿臂連接,兩個杠桿臂前部分別套裝在防抱死齒輪軸上,兩個杠桿臂前部內側分別設有兩個凸塊,兩個鱗片齒輪上分別設有與對應的杠桿臂上的兩個凸塊配合的卡槽,兩個杠桿臂中部分別通過螺母架套裝在正反扣軸的正、反螺紋上,兩個杠桿臂后部上分別設有呈對稱狀布置的剎車片,正反扣軸上設有呈對稱狀布置的兩個缺口滑輪,被動力齒輪設在支架上部并與防抱死齒輪嚙合,支架下部設有置于兩個缺口滑輪的缺口內的兩個滾輪,正反扣軸一側上設有拉桿,拉桿上設有與自行車車把連接的剎車線。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突出的特點是:
可防止自行車在剎車時產生偏移,保證剎車時自行車的穩定性,防止駕駛人員摔倒,避免產生交通事故。
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兩個杠桿臂外側分別設有兩個滾動長槽,兩個滾動長槽內分別設有置于防抱死齒輪軸兩側的兩個滾動珠粒,防止剎車時杠桿臂前部與防抱死齒輪軸產生摩擦。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鱗片齒輪與杠桿臂連接一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 是圖2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 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5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杠桿臂與鱗片齒輪連接一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6 是圖5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7 是圖6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8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正反扣軸與杠桿臂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9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過程中被動力齒輪與剎車盤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10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壓力軸承調節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11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殼體1;被動力齒輪2;支架3;鱗片齒輪4;杠桿臂5;滾輪6;防抱死齒輪7;壓力軸承調節套8;蹲簧9;缺口滑輪10;防抱死齒輪軸11;正反扣軸12;剎車片13;滾動長槽14;滾動珠粒15;斜齒16;滾珠17;螺母架18;剎車盤19;卡槽20;拉桿2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目的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所舉之例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參見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包括殼體1、剎車片13,還包括設在自行車輪軸上的剎車盤19、防抱死齒輪7、防抱死齒輪軸11、被動力齒輪2、兩個壓力軸承調節套8、兩個鱗片齒輪4、支架3、正反扣軸12、兩個杠桿臂5,防抱死齒輪軸11兩端分別與殼體1兩側壁固接,正反扣軸12兩端分別與殼體1兩側壁活動連接,防抱死齒輪7通過軸承安裝在防抱死齒輪軸11上,兩個壓力軸承調節套8、兩個鱗片齒輪4、兩個杠桿臂5分別呈對稱狀設置在防抱死齒輪7兩側的防抱死齒輪軸11上,防抱死齒輪7兩側分別通過壓力軸承調節套8與鱗片齒輪4連接,防抱死齒輪7、鱗片齒輪4與壓力軸承調節套8連接的側面上分別設有與壓力軸承調節套8上的滾珠17相適應的斜齒16,壓力軸承調節套8、鱗片齒輪4分別通過軸套與防抱死齒輪軸11連接,支架3兩側壁套裝在防抱死齒輪軸11上,支架3兩側壁內側分別通過蹲簧9與兩個杠桿臂5連接,兩個杠桿臂5前部分別套裝在防抱死齒輪軸11上,兩個杠桿臂5前部內側分別設有兩個凸塊16,兩個鱗片齒輪4上分別設有與對應的杠桿臂5上的兩個凸塊16配合的卡槽20,兩個杠桿臂5中部分別通過螺母架18套裝在正反扣軸12的正、反螺紋上,兩個杠桿臂5后部上分別設有呈對稱狀布置的剎車片13,正反扣軸12上設有呈對稱狀布置的兩個缺口滑輪10,被動力齒輪2設在支架3上部并與防抱死齒輪7嚙合,支架3下部設有置于兩個缺口滑輪10的缺口內的兩個滾輪6,正反扣軸12一側上設有拉桿21,拉桿21上設有與自行車車把連接的剎車線,兩個杠桿臂5外側分別設有兩個滾動長槽14,兩個滾動長槽14內分別設有置于防抱死齒輪軸11兩側的兩個滾動珠粒15,防止剎車時杠桿臂5前部與防抱死齒輪軸11產生摩擦。
將殼體1安裝在自行車車架上,使剎車盤19與被動力齒輪2相適應,剎車盤19置于兩個剎車片13之間,當剎車時,手動自行車車把,拉動剎車線,剎車線帶動拉桿21轉動正反扣軸12,正反扣軸12上的兩個缺口滑輪10轉動使置于兩個缺口滑輪10的缺口內的兩個滾輪6滾動到兩個缺口滑輪10的輪緣上,從而帶動支架3相對防抱死齒輪軸11轉動,使支架3上的被動力齒輪2與自行車輪軸上的剎車盤19相嚙合,剎車盤19轉動帶動被動力齒輪2轉動,被動力齒輪2帶動防抱死齒輪7轉動,防抱死齒輪7轉動使兩側的兩個壓力軸承調節套8上的滾珠17在防抱死齒輪7和鱗片齒輪4的側面斜齒16上滾動,當滾珠17頂點與側面斜齒16相接觸時,兩側的杠桿臂5頭部向外產生最大位移,通過杠桿原理使兩個杠桿臂5后部的兩個剎車片13夾緊自行車輪軸上的剎車盤19,從而實現剎車。
本裝置可防止自行車在剎車時產生偏移,保證剎車時自行車的穩定性,防止駕駛人員摔倒,避免產生交通事故。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的實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其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