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生產線,特別是一種下料回流產線。
背景技術:
1、運輸產線,常被稱為輸送線或輸送帶系統,是生產線中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它負責在各工序之間進行產品或部分的連接與運輸。運輸產線通常由各種類型的傳送帶、輸送機械或自動化設備如預裝配機器人、滾動軸承等構成。運輸產線能夠有效、連續且自動地將原材料或半成品從生產線的一個工序運輸到下一個工序。
2、行業上的自動運輸產線在最末端都會設置治具回流,當產品例如電池模組完成所有工序后,由機械手或者行走吊車吊裝電池模組下料,剩下的治具則回流至運輸產線的首端。
3、目前產品通過機械手或者行走吊車下料,設備成本高,而且當機械手或者行走吊車出現異常時,只能人工下料,存在安全風險,且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下料回流產線,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通過機械手或者行走吊車下料,設備成本高,而且當機械手或者行走吊車出現異常時,只能人工下料,存在安全風險,且影響生產效率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下料回流產線,包括輸送機構、升降機構和機架;輸送機構包括正向輸送機構和回流輸送機構,回流輸送機構設置于正向輸送機構的下方;機架位于輸送機構的末端,機架靠近輸送機構的一側設置有與輸送機構對接的進出敞口,背離輸送機構的一側設置為出料口;
3、升降機構包括升降組件和運輸載臺,升降組件安裝在機架中,運輸載臺安裝在升降組件上;升降組件驅動運輸載臺升起以對接正向輸送機構和出料口,驅動運輸載臺下降以對接回流輸送機構。
4、可選地,下料回流產線還包括下料推車,下料推車用于與出料口對接并承接運輸載臺的下料。
5、可選地,出料口處設置有出料檢測傳感器,出料檢測傳感器用于檢測出料口出料是否完成。
6、可選地,運輸載臺上靠近進出敞口的一側設置有治具檢測傳感器,治具檢測傳感器用于檢測治具是否從出料口移至運輸載臺上。
7、可選地,出料口處設置有阻擋氣缸,阻擋氣缸用于將產品阻擋在運輸載臺上。
8、可選地,升降組件設置有兩組且分別安裝在機架內的兩側;每組升降組件包括升降驅動件和兩根導桿,升降驅動件的輸出端與運輸載臺側邊連接,兩根導桿分別位于升降驅動件的兩側,且與運輸載臺側邊活動連接。
9、可選地,運輸載臺側邊設置有兩個套接滑塊,兩個套接滑塊分別活動套接在兩根導桿上。
10、可選地,運輸載臺包括底架和兩組傳送組件;兩組傳送組件相對設置在底架的兩側上,底架的兩側設置有側板,套接滑塊設置在側板外側面,升降驅動件的輸出端與側板外側面連接。
11、可選地,每組傳送組件包括傳動鏈條和驅動組件,驅動組件與傳動鏈條傳動連接并驅動傳動鏈條轉動。
12、可選地,出料口處設置有能夠開合的門板,出料口的兩側通過液壓桿與門板兩側連接,以使門板向上打開。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下料回流產線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下料回流產線在輸送機構的末端設置機架,升降機構安裝在機架中,且機架靠近輸送機構的一側設置有與輸送機構對接的進出敞口,背離輸送機構的一側設置有出料口,在升降組件的驅動下,運輸載臺升起從而和正向輸送機構和出料口對接,這樣就能夠通過運輸載臺的轉運將正向輸送機構上的產品例如電池模組通過出料口下料,而不需要機械手或者行走吊車下料。下料完成后,產品的治具放回至運輸載臺,在升降組件的驅動下,運輸載臺下降從而和回流輸送機構對接,這樣就能夠通過運輸載臺的轉運將治具轉運至回流輸送機構,治具通過回流輸送機構的運輸回到輸送機構的首端重復使用。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下料回流產線設備成本低,可以通過運輸載臺和出料口下料,避免人工下料,降低安全風險,提高生產效率。
1.一種下料回流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輸送機構、升降機構和機架;所述輸送機構包括正向輸送機構和回流輸送機構,所述回流輸送機構設置于所述正向輸送機構的下方;所述機架位于所述輸送機構的末端,所述機架靠近所述輸送機構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輸送機構對接的進出敞口,背離所述輸送機構的一側設置為出料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回流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回流產線還包括下料推車,所述下料推車用于與所述出料口對接并承接所述運輸載臺的下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回流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處設置有出料檢測傳感器,所述出料檢測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出料口出料是否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回流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載臺上靠近所述進出敞口的一側設置有治具檢測傳感器,所述治具檢測傳感器用于檢測治具是否從所述出料口移至所述運輸載臺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回流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處設置有阻擋氣缸,所述阻擋氣缸用于將產品阻擋在所述運輸載臺上。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下料回流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組件設置有兩組且分別安裝在所述機架內的兩側;每組所述升降組件包括升降驅動件和兩根導桿,所述升降驅動件的輸出端與所述運輸載臺側邊連接,兩根所述導桿分別位于所述升降驅動件的兩側,且與所述運輸載臺側邊活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下料回流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載臺側邊設置有兩個套接滑塊,兩個所述套接滑塊分別活動套接在兩根所述導桿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下料回流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載臺包括底架和兩組傳送組件;兩組所述傳送組件相對設置在所述底架的兩側上,所述底架的兩側設置有側板,所述套接滑塊設置在所述側板外側面,所述升降驅動件的輸出端與所述側板外側面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下料回流產線,其特征在于,每組所述傳送組件包括傳動鏈條和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與所述傳動鏈條傳動連接并驅動所述傳動鏈條轉動。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下料回流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處設置有能夠開合的門板,所述出料口的兩側通過液壓桿與所述門板兩側連接,以使所述門板向上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