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料車,具體涉及料車簡便對接鈑金機構件。
背景技術:
1、料車主要起到對物料的放置與運輸的功能,使用范圍廣泛,在對鈑金件的加工中,也有所應用。
2、目前料車在對鈑金件的收集、出料中,均需要將其自身與外部運輸件或者其他加工件對接,但目前的對齊方式主要依賴于人工,而當料車為滿載狀態時,人工操作起來較為繁瑣,并且對接的精準度不高,故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具有可改進的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料車簡便對接鈑金機構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料車不便于對接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料車簡便對接鈑金機構件,包括主框架,頂部兩側向上延伸,并形成一放置區域;氣缸,具有安裝端與伸出端,其中安裝端固定在主框架的內部;放置框,置于主框架頂部的放置區域內,該放置框的一端為開口狀;所述氣缸的伸出端與放置框的底部通過軸旋轉連接,在對料車的對接中,先將料車放置在放置框內,接著啟動氣缸,通過氣缸帶動放置框朝向主框架的外部推出,以此帶動內部的料車同步向外運輸,當料車達到指定位置并完成對接后,氣缸回縮,實現放置框與料車的分離;緩沖件,設置在所述放置框開口處的端面上,該緩沖件與外部料車或設備貼合,在對接中,可以通過緩沖件進行緩沖防護,降低受到的損傷。
3、優選的,所述放置框的內部對稱固定有滑軌,該滑軌的頂端面上開設有槽,在槽內轉動設置有多個傳動輥,該傳動輥與料車的底端面滾動貼合,在料車完成對接,再通過氣缸退回時,可以通過傳動輥的滾動來降低摩擦力,保證正常回退不受影響。
4、優選的,所述放置框的長度與所述主框架頂部放置區域的內側長度相等,避免凸出而影響正常的對接。
5、優選的,所述放置框的端面開設有容納緩沖件的插孔,所述緩沖件包括彈簧,以及安裝在彈簧端部的橡膠柱,在使用中,通過橡膠柱與彈簧的壓縮回彈實現緩沖目的。
6、優選的,所述橡膠柱朝向彈簧方向端部開設有卡槽,該卡槽套設在所述彈簧上,以此實現兩者的穩固連接。
7、優選的,所述放置框的兩側對稱開設有槽,在槽內通過軸連接有滾輪,在使用中,通過滾輪對料車進行輔助推動。
8、優選的,所述主框架底端的四角處安裝有橡膠墊,該橡膠墊為圓柱狀,所述主框架由多根豎直狀、水平狀的桿體拼接構成。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能夠將料車直接推出,并完成與外部的料車、設備等對接,無需人工操作,極大的降低了工作強度,并能夠保證推出的方向不變,保證對接的精準性,完善了現有對接方式中存在的不足。
1.料車簡便對接鈑金機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車簡便對接鈑金機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200)的內部對稱固定有滑軌(201),該滑軌(201)的頂端面上開設有槽,在槽內轉動設置有多個傳動輥(202),該傳動輥(202)與料車的底端面滾動貼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料車簡便對接鈑金機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200)的長度與所述主框架(100)頂部放置區域的內側長度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車簡便對接鈑金機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200)的端面開設有容納緩沖件的插孔(200a),所述緩沖件包括彈簧(204),以及安裝在彈簧(204)端部的橡膠柱(20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料車簡便對接鈑金機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柱(203)朝向彈簧(204)方向端部開設有卡槽(203a),該卡槽(203a)套設在所述彈簧(204)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料車簡便對接鈑金機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200)的兩側對稱開設有槽,在槽內通過軸連接有滾輪(20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車簡便對接鈑金機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00)底端的四角處安裝有橡膠墊,該橡膠墊為圓柱狀,所述主框架(100)由多根豎直狀、水平狀的桿體拼接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