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包裝,具體為一種包裝用緩存機構。
背景技術:
1、包裝是指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一定的技術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
2、在包裝行業中連續疊包工藝中需要用到緩存和整形工藝,傳統的工藝設計是前端生產的產品集中堆碼后然后進行裝袋,整個裝袋流程存在浪費人工的情況,而且,人均生產效率低下,整形也不規范,導致影響到產品的外觀。
3、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一種包裝用緩存機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包裝用緩存機構。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包裝用緩存機構,包括整形箱,整形箱的頂部開口處設置有下料斗;
4、所述整形箱的內側上端設置有堆疊機構,包括兩組插板,兩組所述插板呈水平對稱設置,所述插板的背部設置有氣缸,通過氣缸進行驅動,使得插板插入到整形箱內腔中進行接料整形,或從整形箱的內腔中滑出,實現對完成堆碼的產品物料進行下料。
5、優選的,所述整形箱的內側中部設置有緩存機構,所述緩存機構包括翻轉插爪,所述翻轉插爪有兩組,且呈水平對稱設置,所述翻轉插爪由驅動組件帶動進行移動;所述驅動組件包括兩組鏈條,兩組所述鏈條對稱設置在整形箱外側端,且通過伺服電機帶動進行同步轉動。
6、優選的,所述整形箱的兩端中部均設置有多組長條形通孔,多組所述長條形通孔呈等距分布,通過驅動組件帶動所述翻轉插爪在長條形通孔中進行垂直方向滑動。
7、優選的,所述整形箱的兩端上側均設置有支撐軸承,所述支撐軸承位于插板的底部,且與插板的底端面進行接觸,支撐軸承對插板起到支撐的作用。
8、優選的,所述整形箱的兩端上側均固定安裝有導軸,所述導軸的末端設置有固定板,所述氣缸固定安裝在固定板的中部。
9、優選的,所述插板的頭端上側設置有活動板,所述活動板與氣缸的輸出端進行固定連接,通過氣缸進行驅動,從而使得活動板帶動插板進行水平方向滑動。
10、優選的,所述活動板的兩端中部均設置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滑動安裝在導軸的外表面,通過滑動塊進行滑動,從而起到導向的作用,有效提高插板進行滑動時的穩定性。
11、優選的,所述翻轉插爪固定安裝在鏈條的外端面,所述鏈條的外端面至少安裝有兩組翻轉插爪,兩組翻轉插爪循環交替使用,從而使得裝箱流程具有連續性,有效提高裝箱或裝袋的效率。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方案中,通過在整形箱的內側上端位置設置有堆疊機構,包括兩組插板,通過設置有插板接料,可實現對產品物料進行小量疊碼整形,然后配合緩存機構,從而實現對產品物料進行定量裝袋或裝箱,整個裝箱流程機械化操作,相較于傳統人工裝袋技術,具有效率高,降低人工成本的優點,同時還實現對產品進行整形,避免產品散亂影響到產品的外觀形象。
1.一種包裝用緩存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形箱(1),整形箱(1)的頂部開口處設置有下料斗(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包裝用緩存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箱(1)的兩端中部均設置有多組長條形通孔(10),多組所述長條形通孔(10)呈等距分布,通過驅動組件帶動所述翻轉插爪(13)在長條形通孔(10)中進行垂直方向滑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包裝用緩存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箱(1)的兩端上側均設置有支撐軸承(9),所述支撐軸承(9)位于插板(3)的底部,且與插板(3)的底端面進行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包裝用緩存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箱(1)的兩端上側均固定安裝有導軸(5),所述導軸(5)的末端設置有固定板(8),所述氣缸(4)固定安裝在固定板(8)的中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包裝用緩存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3)的頭端上側設置有活動板(7),所述活動板(7)與氣缸(4)的輸出端進行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包裝用緩存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板(7)的兩端中部均設置有滑動塊(6),所述滑動塊(6)滑動安裝在導軸(5)的外表面。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包裝用緩存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插爪(13)固定安裝在鏈條(11)的外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