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流路管理,尤其涉及一種多通裝置及熱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1、多通裝置,被廣泛應用于熱管理系統(比如空調系統)中。多通裝置可用于實現熱管理系統中各個支路的連通狀態的切換,從而實現工況的切換。
2、相關技術中,多通裝置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多通裝置處于第一個狀態下,第一接口與第二接口連通,第三接口與第四接口連通;多通裝置處于第二個狀態下,第一接口與第四接口連通,第二接口與第三接口連通。多通裝置僅能在兩種狀態中切換,能夠實現的功能較簡單,應用場景受限。熱管理系統應用該多通裝置實現工況切換時,需要配合較多的閥件,構成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應用場景豐富的多通裝置和構成簡單的熱管理系統。
2、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第一方面,一種多通裝置,其包括:閥體、閥芯和多個接口部,所述閥芯位于所述閥體的內腔,所述閥芯與所述閥體的內壁密封連接,所述接口部與所述閥體的外壁連接,任意兩個所述接口部的內腔在所述閥體外壁相互隔離;所述多通裝置具有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在所述閥體內相互隔離,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隨著所述閥芯的旋轉從而移動,所述接口部的內腔與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中的一個連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中的至少一個能夠與兩個所述接口部的內腔連通。
4、本申請的多通裝置具有在閥體內相互隔離的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隨著閥芯的旋轉從而移動,接口部的內腔與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中的一個連通,使得多通裝置可實現的功能較多,應用場景豐富。
5、另一方面,一種熱管理系統,其包括多通裝置和多個支路,所述多通裝置具有多個接口,所述支路與所述接口一一對應,所述支路的一端與對應的所述接口連接,多個所述支路的另一端相互連接;所述多通裝置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在所述閥體內相互隔離,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隨著所述多通裝置的閥芯的旋轉從而移動,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中至少一個能夠與兩個所述接口連通,所述多通裝置能夠使其中一個所述接口與對應所述支路截止或使其中兩個所述接口分別與對應所述支路截止。
6、本申請的熱管理系統,支路與接口一一對應,支路的一端與對應的接口連接,多個支路的另一端相互連接,多通裝置具有在閥體內相互隔離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隨著多通裝置的閥芯的旋轉從而移動,多通裝置能夠使其中一個接口與對應支路截止或使其中兩個接口分別與對應支路截止,使得多通裝置可實現的功能較多,可減少熱管理系統的閥件的數量,使得熱管理系統的構成簡單。
7、又一方面,一種多通裝置,其包括:閥體、閥芯和多個接口部,所述閥芯位于所述閥體的內腔,所述閥芯與所述閥體的內壁密封連接,所述接口部與所述閥體的外壁連接,任意兩個所述接口部的內腔在所述閥體外壁相互隔離;所述多通裝置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在所述閥體內相互隔離,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隨著所述閥芯的旋轉從而移動,所述第一腔與至少兩個所述接口部的內腔連通,所述第二腔與一個或者兩個所述接口部的內腔連通,所述閥芯能夠使其中一個所述接口部截止或使其中兩個所述接口部截止。
8、本申請的多通裝置具有在閥體內相互隔離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隨著閥芯的旋轉從而移動,閥芯能夠使其中一個接口部截止或使其中兩個接口部截止,使得多通裝置可實現的功能較多,應用場景豐富。
1.一種多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閥芯和多個接口部,所述閥芯位于所述閥體的內腔,所述閥芯與所述閥體的內壁密封連接,所述接口部與所述閥體的外壁連接,任意兩個所述接口部的內腔在所述閥體外壁相互隔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接口部包括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第三接口部和第四接口部,所述第一接口部、所述第二接口部、所述第三接口部和所述第四接口部呈環形分布于所述閥體的周側,所述閥芯的中軸與所述閥體的中軸重合,所述閥芯以自身中軸為旋轉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與所述閥芯的旋轉軸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二接口部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部的投影和所述第三接口部的投影之間,所述第三接口部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部的投影和所述第四接口部的投影之間,所述第四接口部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接口部的投影和所述第三接口部的投影之間,所述第二接口部的投影、所述第四接口部的投影及所述閥芯的投影的中心構成的最大夾角小于180°,所述第一接口部的投影、所述第二接口部的投影及所述閥芯的投影的中心構成的最小夾角大于90°,所述第一接口部的投影、所述第四接口部的投影及所述閥芯的投影的中心構成的最小夾角大于9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與所述閥芯的旋轉軸垂直的平面上,所述閥體的內壁的投影的輪廓為圓形,所述閥芯的投影為y形,y形的交叉點與圓形的圓心重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包括第一隔擋部和第二隔擋部,所述第一隔擋部與所述第二隔擋部的交叉處為所述閥芯的旋轉軸,所述第一隔擋部的兩側分別與所述閥體的內壁的兩處密封連接,所述第二隔擋部的一側與所述閥體的內壁的另一處密封連接,所述第二隔擋部的另一側與所述第一隔擋部的中部密封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擋部朝向所述第二隔擋部的側面與所述第二隔擋部朝向所述第一隔擋部的側面的夾角為a,0°<a≤90°。
7.一種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通裝置和多個支路,所述多通裝置具有多個接口,所述支路與所述接口一一對應,所述支路的一端與對應的所述接口連接,多個所述支路的另一端相互連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支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多個接口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能夠與所述第一接口連通,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能夠與所述第二接口連通,所述第三支路的一端能夠與所述第三接口連通,所述第四支路的一端能夠與所述第四接口連通,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能夠與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或所述第四支路的另一端連通,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能夠與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三支路的另一端連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裝置處于第一狀態,所述第一接口與所述第四接口通過所述第一腔連通,所述第三接口與所述第二接口通過所述第二腔連通,所述第一支路與所述第四支路連通,所述第二支路與所述第三支路連通;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熱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泵和電池換熱裝置,所述電池換熱裝置配置為對電池進行熱管理,所述第一泵配置為驅動冷卻液流動;第二支路包括第二泵和電機換熱裝置,所述電機換熱裝置配置為對電機進行熱管理,所述第二泵配置為驅動冷卻液流動;所述第三支路包括散熱器,所述散熱器配置為與大氣環境熱交換;所述第四支路包括熱交換器,所述熱交換器配置為實現制冷劑與冷卻液的換熱。
11.一種多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閥芯和多個接口部,所述閥芯位于所述閥體的內腔,所述閥芯與所述閥體的內壁密封連接,所述接口部與所述閥體的外壁連接,任意兩個所述接口部的內腔在所述閥體外壁相互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