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蘆筍莖枯病的治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翻動病筍根部的土壤,并向其中加入混合土壤,每棵病筍混合土壤的加入量為1-2kg,其中混合土壤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樟樹根部土壤200-220份、天仙藤15-17份、亞麻根12-14份、石榴皮16-19份;
(2)在患病蘆筍的病斑處均勻的涂上藥膏,第二天在患病蘆筍的病斑處均勻的噴上藥液,其中藥膏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紫荊皮19-23份、榆白皮10-14份、雪蓮花10-15份、蕓香草12-16份、珍珠草11-17份、花蝴蝶根13-15份、冬葵子16-18份、皂莢12-15份、水200-250份;其中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左旋肉堿富馬酸鹽12-16份、毛果蕓香堿鹽酸鹽3-5份、丁基黃原酸鉀6-8份、乙酰L-肉堿鹽酸鹽9-13份、水100-1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蘆筍莖枯病的治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的混合土壤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將天仙藤、亞麻根、石榴皮烘干后,粉碎過20目篩,然后與樟樹根部土壤混合均勻,制得混合土壤。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蘆筍莖枯病的治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藥膏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將紫荊皮、榆白皮、雪蓮花、蕓香草、珍珠草、花蝴蝶根、冬葵子、皂莢放入沸水中,中火煎煮4-5小時后,過濾得濾液,將濾液濃縮至膏狀物,制得藥膏。
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蘆筍莖枯病的治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藥液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將左旋肉堿富馬酸鹽、毛果蕓香堿鹽酸鹽、丁基黃原酸鉀、乙酰L-肉堿鹽酸鹽放入50℃的水中,采用300r/min的轉速攪拌10min,制得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