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茶代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取前的茶處理。
背景技術:
茶葉具有興奮、利尿、抗菌、減肥等作用,因此深受廣大人們的喜愛。傳統的茶葉加工方法是:將茶葉放入炒茶鍋里人工進行炒制,茶葉在炒制的過程中會被揉搓,同時茶葉揉搓的過程會減少茶葉中的水分,茶葉炒制烘干后即完成茶葉的成型。
采用上述操作,茶葉在制作時均耗時耗力;另外,每一次炒制的茶葉分量也需要考量,過多則不易炒透,過少則容易焦。目前提供了一種較自動化的茶葉加工方法:首先將采集到的新鮮茶葉置于微波爐中進行殺青處理,然后將殺青后的茶葉送至揉制設備中進行揉制成型,最后將成型的茶葉再次置于微波爐中進行烘干處理,以此完成茶葉的成型烘干處理。但是,茶葉的烘干和揉搓不能同時進行,較低的加工效率將直接影響成品茶葉的生產量;茶葉在揉搓的過程中,會產生汁液并依附在揉制設備中,對成品茶葉的質量有極大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茶葉烘干成型機,以解決目前茶葉加工工序長而導致生產效率低、以及茶葉揉制成型過程中產生的汁液會影響成品茶葉質量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如下:茶葉烘干成型機,包括機架和設置于機架上的動力源,所述動力源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內設有空腔,且空腔內設有與電源連接的加熱電阻,所述轉軸的外側壁上設有若干與空腔相通的通風孔;所述轉軸上套接有雙層管,所述雙層管包括內管和外管,所述內管上設有若干與通風孔相通的內孔,所述外管的內壁滑動連接有銅套,且銅套連接有設置于機架上的氣缸;所述內管的外壁上設有用于茶葉傳輸的導葉片,所述銅套上設有若干漏孔,且銅套的外壁上設有海綿。
基礎方案的原理:通電使得加熱電阻開始加熱,再利用動力源驅動轉軸開始轉動,并且啟動氣缸;加熱電阻釋放的熱量從空腔內部經通風孔、內孔傳遞至內管與外管之間,轉軸的轉動帶動雙層管轉動,氣缸帶動套筒在水平方向上做往復運動;茶葉在導葉片的作用下從雙層管的一端傳輸至另一端,期間,利用加熱電阻的熱量對茶葉進行烘干處理,再利用導葉片與銅套的相對運動對茶葉進行搓揉,實現對茶葉的成型處理;茶葉成型過程中產生的汁液會從漏孔流出,利用銅套外壁的海綿即可吸取汁液。
基礎方案的優點:本方案可對茶葉完成三項加工:第一,利用加熱電阻釋放的熱量即可完成茶葉的烘干處理;第二,利用導葉片配合銅套的往復運動即可完成茶葉的成型處理;第三,茶葉成型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汁液可利用銅套外壁的海綿吸取;相較于目前茶葉的加工裝置,本方案將茶葉的烘干和成型功能集成化,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還保證了加工裝置的干燥度,進一步提高了成品茶葉的質量。
另外,銅套外壁的海綿還能避免銅套與外管的碰撞或摩擦,可起到減震和延長銅套使用壽命的作用。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導葉片為彈性材質,且導葉片遠離內管的一端設有掛鉤,所述導葉片上設有用于掛鉤連接的掛環,通過上述設置,連接導葉片上的掛鉤與掛環,可將導葉片與茶葉的接觸面由線接觸轉變為面接觸,緩解茶葉的受力情況,降低了茶葉的磨損度。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優選方案,所述動力源包括L型的連桿和轉動臂,所述轉動臂與連桿可拆卸連接,通過上述設置,針對茶葉量較小的情況,可利用轉動臂帶動連桿轉動,連桿帶動轉軸運轉配合導葉片可實現茶葉的傳輸,有效的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轉動臂與連桿的可拆卸連接,便于長時間使用后能夠及時更換。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方案,所述轉動臂上設有橡膠套,通過上述設置,由于橡膠套為柔性材質,進一步的加強人工握持的舒適感,且還能避免人工手部的受傷情況。
優選方案四:作為優選方案三的優選方案,所述動力源為電機,通過上述設置,利用電機帶動人工實現轉軸的轉動,有效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茶葉烘干成型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雙層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機架1、連桿2、轉動臂3、轉軸4、加熱電阻5、通風孔6、內管7、外管8、內孔9、銅套10、氣缸11、導葉片12、漏孔13、海綿14。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圖2所示:茶葉烘干成型機,包括機架1和設置于機架1上的動力源,動力源包括L型的連桿2和轉動臂3,且轉動臂3與連桿2螺紋連接,針對茶葉量較小的情況,可利用人工代替機械自動化工作,降低能源的消耗,并且轉動臂3長時間使用后能夠方便更換。
連桿2連接有轉軸4,轉軸4內設置有空腔,且空腔內固接有與電源連接的加熱電阻5,轉軸4的外側壁上開設有若干與空腔相通的通風孔6;轉軸4上套接有雙層管,雙層管包括內管7和外管8,內管7上開設有若干與通風孔6相通的內孔9,外管8的內壁滑動連接有銅套10,且銅套10連接有設置于機架1上的氣缸11;銅套10上設有若干漏孔13,且銅套10的外壁上設有海綿14,內管7的外壁上設有用于茶葉傳輸的導葉片12。
此外,導葉片12為彈性材質,且導葉片12遠離內管7的一端設置有掛鉤,導葉片12上還設置有用于掛鉤連接的掛環,連接導葉片12上的掛鉤與掛環,可將導葉片12與茶葉的接觸面由線接觸轉變為面接觸,緩解茶葉的受力情況,降低了茶葉的磨損度。轉動臂3上安裝有橡膠套,由于橡膠套為柔性材質,進一步的加強的人工握持的舒適感,且還能避免人工手部的受傷情況。
本實施例中,操作時,通電使得加熱電阻5開始加熱,再利用人工持轉動臂3轉動連桿2,連桿2帶動轉軸4開始轉動,并且啟動氣缸11;加熱電阻5釋放的熱量從空腔內部經通風孔6、內孔9傳遞至內管7與外管8之間,轉軸4的轉動帶動雙層管轉動,氣缸11帶動套筒在水平方向上做往復運動;茶葉在導葉片12的作用下從雙層管的一端傳輸至另一端,期間,利用加熱電阻5的熱量對茶葉進行烘干處理,再利用導葉片12與銅套10的相對運動對茶葉進行搓揉,實現對茶葉的成型處理;茶葉成型過程中產生的汁液會從漏孔13流出,利用銅套10外壁的海綿14即可吸取汁液。相較于目前茶葉的加工裝置,本方案將茶葉的烘干和成型功能集成化,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還保證了加工裝置的干燥度,進一步提高了成品茶葉的質量。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