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涉及等離子體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提供了一種冷等離子體疾病治療裝置。
背景技術:
等離子體是除固態、液態、氣態之外的第四態,宇宙中99%的物質是等離子態。等離子體通常分為平衡等離子體也叫熱等離子體(電子溫度與重粒子溫度相等)和非平衡等離子體也叫冷等離子體(電子溫度大于10000K遠高于接近室溫的重粒子溫度)。
近20年來冷等離子體在醫學研究領域的應用一直是科學家們關注的熱點,在處理皮膚表面的細菌、病毒和皮下的腫瘤等方面有令人鼓舞的效果,但是由于技術所限,現有冷等離子體的缺點是流量小、流速慢,導致對生物體處理的強度較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是提供一種冷等離子體流量大、流速快、對生物體處理的強度較強的冷等離子體疾病治療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包括電源系統、檢測控制單元、介質氣氣源、冷等離子體發生器和治療支架,所述電源系統連接氣泵、冷等離子體發生器和治療支架,所述氣泵與冷等離子體發生器的第一進氣口1相連,冷等離子體發生器設置在治療支架上,控制檢測單元與系統中其它單元連接,所述冷等離子體發生器包括第一進氣口1、風閥2、至少一個風閥孔6、高壓電極3、絕緣體4和接地電極5,所述第一進氣口1與風閥2連接,所述風閥孔6設置在風閥2上,風閥2與高壓電極3尾部相連,絕緣體4套在第一進氣口1、風閥2和高壓電極3的外側,所述高壓電極3的頭部縮在絕緣體4的頭部內側,作用是產生高電壓,使電離效率高,所述絕緣體4連接接地電極5。作用是與高壓電極3產生回路。
所述風閥2尾部側面還設置至少一個第二進氣口7,第二進氣口7與第一進氣口1相連,所述風閥孔6設置在風閥2頭部側面,所述介質氣氣源將介質氣通過第一進氣口1送入第二進氣口7再通過風閥孔6環繞高壓電極3高壓、高頻電離成旋轉的等離子體氣流。作用是產生高電壓,提高電離效率。
所述冷等離子體發生器還包括整流器8,所述整流器8連接接地電極5。作用是防止旋轉的等離子體氣流擴散,使旋轉等離子體氣流保持向前運動直到接觸到生物體皮膚表面。
所述冷等離子體發生器還包括限位器9,所述限位器9連接整流器8,所述限位器9為絕緣材料。作用是防止發生電擊和高溫傷害。
所述限位器9為筒狀、喇叭狀,限位器9的內孔橫截面形狀為圓形、橢圓形、多邊形。
所述限位器9的絕緣材料為陶瓷。作用是耐高溫,耐腐蝕。
所述絕緣體4的頭部伸入接地電極5的尾部。作用是防止等離子體泄露。
所述接地電極5還包括冷卻裝置10、冷卻介質進口11和冷卻介質出口12,所述冷卻裝置10套在接地電極5外側,冷卻介質進口11和冷卻介質出口12設置在冷卻裝置10上。作用是冷卻接地電極5,冷卻等離子體氣流。
所述高壓電極3中心還設置至少一個高壓電極中心孔13,所述氣源將介質氣通過第一進氣口1送入高壓電極中心孔13。作用是提高電壓。
所述高壓電極3頭部為圓柱體、錐體、針狀、凹形、鋸齒狀。作用是降低高壓電極3頭部溫度。
所述高壓電極3材料為紫銅、不銹鋼、銀、鎢和鎢合金。作用是增加高壓電極3的使用壽命。
所述絕緣體4材料為聚四氟乙烯、陶瓷、尼龍。作用是增加絕緣效果。
所述治療支架為自動或手動可活動治療支架。
所述介質氣為氬氣、氦氣、氮氣、空氣、二氧化氮氣體、一氧化氮氣體、氧氣、甲烷氣體、氫氣、氨氣、二氧化碳氣體、一氧化碳氣體、酒精蒸汽、水蒸氣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冷等離子體發生器為直流等離子體發生器、交流等離子體發生器、微波等離子體發生器或高頻感應等離子體發生器中的一臺或多臺。
疾病治療種類包括:
A.體表疾病,如:皮膚病、慢性潰瘍、病毒感染、細菌/真菌感染、灰指甲、帶狀皰疹、
單純皰疹、濕疹、神經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牛皮癬、創傷、燒傷、慢性潰瘍、糖尿病足、靜脈曲張潰瘍;
B.腫瘤,如:黑色素瘤;
C.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
D.體內炎癥,如:胃炎、十二指腸炎、耳道類炎癥;
E.運動損傷;
F.血管類疾病,如:血栓、動脈硬化。
包括如下使用步驟:啟動電源系統,介質氣氣源將介質氣通過第一進氣口1送入第二進氣口7,再通過風閥孔6經高壓電極3高壓、高頻電離成旋轉的等離子體氣流后進入接地電極5形成工作氣體。
包括如下使用步驟:啟動電源系統,介質氣氣源將介質氣通過第一進氣口1送入第二進氣口7,再通過風閥孔6經高壓電極3高壓、高頻電離成旋轉的等離子體氣流后進入接地 電極5再進入整流器8,經過整流器8整流形成穩定的工作氣體,控制檢測單元對系統的工作過程進行跟蹤和控制。
包括如下使用步驟:啟動電源系統,介質氣氣源將介質氣通過第一進氣口1送入第二進氣口7,再通過風閥孔6經高壓電極3高壓、高頻電離成旋轉的等離子體氣流后進入接地電極5再進入整流器8,再進入限位器9,從限位器9出來后形成生物體可承受溫度的工作氣體,控制檢測單元對系統的工作過程進行跟蹤和控制。
包括如下使用步驟:啟動電源系統,介質氣氣源將介質氣分別通過第一進氣口1送入第二進氣口7再通過風閥孔6和高壓電極中心孔13,經高壓電極3高壓、高頻電離成等離子體氣流后進入接地電極5再進入整流器8,再進入限位器9,從限位器9出來后形成生物體可承受溫度的工作氣體,控制檢測單元對系統的工作過程進行跟蹤和控制。
本發明冷等離子體疾病治療裝置能夠治療包括體表疾病、腫瘤、免疫系統疾病、體內炎癥、運動損傷、血管類疾病等多種疾病,為疾病治療提供一個新的治療系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冷等離子體疾病治療裝置的總體原理圖;
圖2是本發明風閥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高壓電極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絕緣體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接地電極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整流器的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整流器橫截面的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限位器的示意圖;
其中:第一進氣口1、風閥2、高壓電極3、絕緣體4、接地電極5、風閥孔6、第二進氣口7、整流器8、限位器9、冷卻裝置10、冷卻介質進口11、冷卻介質出口12、高壓電極中心孔13。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8所示,冷等離子體疾病治療裝置包括電源系統、檢測控制單元、介質氣氣源、冷等離子體發生器和治療支架,所述電源系統連接氣泵、冷等離子體發生器和治療支架,所述氣泵與冷等離子體發生器的第一進氣口1相連,冷等離子體發生器設置在治療支架上,所述冷等離子體發生器包括第一進氣口1、風閥2、高壓電極3、絕緣體4、接地電極5、風閥孔6、第二進氣口7、整流器8、限位器9、冷卻裝置10、冷卻介質進口11、冷卻介質出口12和高壓電極中心孔13。第一進氣口1與風閥2連接,所述風閥2尾部側面設置第二進氣口7,第二進氣口7 與第一進氣口1相連,所述風閥孔6設置在風閥2頭部側面,風閥2頭部與高壓電極3尾部相連,絕緣體4套在第一進氣口1、風閥2和高壓電極3的外側,所述高壓電極3的頭部縮在絕緣體4的頭部內側,所述絕緣體4的頭部伸入接地電極5的尾部與接地電極5連接。所述接地電極5還包括冷卻裝置10、冷卻介質進口11和冷卻介質出口12,所述冷卻裝置10套在接地電極5外側,冷卻介質進口11和冷卻介質出口12設置在冷卻裝置10上。所述接地電極5依次連接整流器8和限位器9,所述限位器9可為筒狀、喇叭狀,限位器9的內孔橫截面形狀為圓形、橢圓形、多邊形。
所述高壓電極3中心還設置至少一個高壓電極中心孔13,所述氣源將介質氣通過第一進氣口1送入高壓電極中心孔13。所述高壓電極3頭部為圓柱體、錐體、針狀、凹形、鋸齒狀。所述治療支架為自動或手動可活動治療支架。
所述介質氣為氬氣、氦氣、氮氣、空氣、二氧化氮氣體、一氧化氮氣體、氧氣、甲烷氣體、氫氣、氨氣、二氧化碳氣體、一氧化碳氣體、酒精蒸汽、水蒸氣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冷等離子體發生器為直流等離子體發生器、交流等離子體發生器、微波等離子體發生器或高頻感應等離子體發生器中的一臺或多臺。
疾病治療種類包括:
A.體表疾病,如:皮膚病、慢性潰瘍、病毒感染、細菌/真菌感染、灰指甲、帶狀皰疹、
單純皰疹、濕疹、神經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牛皮癬、創傷、燒傷、慢性潰瘍、糖尿病足、靜脈曲張潰瘍;
B.腫瘤,如:黑色素瘤;
C.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
D.體內炎癥,如:胃炎、十二指腸炎、耳道類炎癥;
E.運動損傷;
F.血管類疾病,如:血栓、動脈硬化。
包括如下使用步驟:啟動電源系統,介質氣氣源將介質氣分別通過第一進氣口1送入第二進氣口7再通過風閥孔6和高壓電極中心孔13,經高壓電極3高壓、高頻電離成等離子體氣流后進入接地電極5再進入整流器8,再進入限位器9,從限位器9出來后形成生物體可承受溫度的工作氣體。
本發明冷等離子體疾病治療裝置能夠治療包括體表疾病、腫瘤、免疫系統疾病、體內炎癥、運動損傷、血管類疾病等多種疾病,為疾病治療提供一個新的治療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