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根基防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防止樹根侵蝕建筑物的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建筑物周圍都會栽種一些不同的風景樹,一方面是為了美化環境,另一方面還能夠達到遮擋光線的效果,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在強烈陽光照射下,樹木遮擋一定的陽光,但是在我國西北等地區由于降雨量較少,水資源缺乏的干旱地區,植物生長需要適應惡劣的環境而作出了相應的調整,植物的地下根系特別發達,往往是露出地表的植物的體積較多,若將一些較大型的植物栽種到建筑物旁,植物的根莖會向建筑物的根莖方向發展,從而對建筑物的根莖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目前現有技術不能較好的對這種問題進行解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因此,我們提出一種防止樹根侵蝕建筑物的保護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樹根侵蝕建筑物的保護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止樹根侵蝕建筑物的保護裝置,包括穴盤本體、地面、地槽和蓋板,所述地面內開設有與穴盤本體外形相同的地槽,所述穴盤本體放入所述地槽內,且穴盤本體頂部蓋合有蓋板,所述蓋板呈圓形狀,且蓋板的中心位置設有呈圓形狀的上開口,所述蓋板置于穴盤本體上部設有的外延內,且蓋板的上表面環形分布設有進水孔,所述進水孔為圓孔貫穿蓋板與穴盤本體內部連通。
優選的,所述穴盤本體底部兩側的內壁上分為兩層,內層為加強筋結構,外層為混泥土結構。
優選的,所述外延的底面與地面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優選的,所述穴盤本體的底部架構呈梯形狀,且穴盤本體底部中間設有下開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防止樹根侵蝕建筑物的保護裝置,通過將樹栽種在梯形結構的穴盤中,能夠使根莖垂直向下生長,避免對建筑物產生腐蝕現象,有效的保護了建筑物根基的穩固,同時在對樹木進行灌溉時,能夠使樹木的根莖能夠充分的得到水份的吸收,有利于樹木的生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止樹根侵蝕建筑物的保護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止樹根侵蝕建筑物的保護裝置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穴盤本體、2地面、3地槽、4混泥土結構、5加強筋結構、6外延、7蓋板、71上開口、72進水孔、8下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防止樹根侵蝕建筑物的保護裝置,包括穴盤本體1、地面2、地槽3和蓋板7,所述地面2內開設有與穴盤本體1外形相同的地槽3,所述穴盤本體1放入所述地槽3內,且穴盤本體1頂部蓋合有蓋板7,所述蓋板7呈圓形狀,且蓋板7的中心位置設有呈圓形狀的上開口71,所述蓋板7置于穴盤本體1上部設有的外延6內,且蓋板7的上表面環形分布設有進水孔72,所述進水孔72為圓孔貫穿蓋板7與穴盤本體1內部連通。
本實用新型改進在于:該防止樹根侵蝕建筑物的保護裝置,通過穴盤本體1底部兩側的內壁上分為兩層,內層為加強筋結構5,外層為混泥土結構4,能夠加強對樹木根莖的防護,提高了穴盤對樹木根莖的防護力度,通過外延6的底面與地面2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從而使穴盤能夠安裝坐落在地面2內開設的地槽3內,同時有利于蓋板7的安裝,通過穴盤本體1的底部架構呈梯形狀,且穴盤本體1底部中間設有下開口8,不僅有利于植物根莖水份的吸收,而且使樹木的根莖能向下生長。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穴盤本體1放入底面內開設的地槽3內,將樹木的根莖的從蓋板7的上開口71放入穴盤本體1內部,在穴盤本體1內腔中填放相應的土壤將樹木栽種在穴盤內,由于樹木在不斷生長過程中,根莖會不斷的擴大,通過穴盤本體1底部兩側的內壁上設有加強筋結構5和混泥土結構4,能夠加強對樹木根莖的防護,防止樹木向建筑物方向發展,從而達到保護建筑物根基的作用,在通過人工對樹木進行灌溉水源時,蓋板7的上表面環形分布設有進水孔72,能夠有利于樹木根莖對水資源的充分吸收,同時蓋板7能夠防止植物根莖向地面上表面生長破壞地面的現象。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