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電熱烹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50238閱讀:246來源:國知局
電熱烹飪器具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電器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熱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熱烹飪器具如煎烤機,通常采用電熱盤進行加熱,該加熱模式具有加熱不均勻,溫升慢的缺點,并且在食物制作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表面局部烤糊及夾生的現象。

相關技術中,提供了一種采用電熱膜對烤盤進行加熱的方式,極大地提升了加熱食物的效率及加熱的均勻性,然而由于電熱膜的加熱效率較快,如果不能進行很好地控溫,很容易導致烤盤的溫度過高甚至產生干燒現象;并且采用電熱膜加熱的方式,如果不能進行很好地密封,很容易導致水滲入電熱膜表面,產生漏電等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熱烹飪器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熱烹飪器具,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有透光板及附設在所述透光板的下板面上的電熱膜,所述透光板上開設有通孔;烤盤,放置在所述外殼內,并位于所述透光板的上方;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部具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與所述透光板的上板面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部從上向下插入所述通孔,并與所述透光板卡接,以使所述限位部壓緊所述密封圈;和溫度傳感器,支撐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以監測所述烤盤的下表面的溫度。

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電熱烹飪器具,采用在透光板上直接鍍電熱膜為熱源,該電熱膜采用面加熱方式,有效提升了加熱的均勻性,避免在食物制作過程中出現食物表面局部烤糊及夾生的現象,并且電熱膜能夠發射特定波長段的遠紅外光波,利用遠紅外光波具有較強的滲透力和輻射力的特性,直接對烤盤內的食物進行加熱,輻射熱損失小,熱量傳遞均勻,保證了加熱食物的快捷性和溫度的均勻性;通過在透光板上開孔來設置溫度傳感器,以實時監測位于透光板上部的烤盤的溫度,這樣當監測到烤盤的溫度較高時,可控制電熱膜及時停止對烤盤加熱,從而有效避免烤盤的溫度過高甚至產生干燒現象,保證了產品使用的安全性;并且在固定支架上的限位部和透光板的上板面之間設置密封圈,并通過固定支架的下端部與所述透光板卡接,來增加限位部對密封圈的壓緊力,進而加強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從而防止水通過透光板上的通孔滲入電熱膜表面,而產生漏電等安全事故,從而保證了產品使用的安全性。

另外,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電熱烹飪器具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固定支架的外周面之間限定出下端開口的環形槽,所述密封圈為設在所述環形槽內的O形密封圈。

固定支架的上端部的外周面先向外延伸、再向下延伸形成該限位部,以在限位部與固定支架的外周面之間限定出下端開口的環形槽,將O形密封圈安裝在該環形槽內,保證密封圈安裝的牢固性,有效防止密封圈脫出;并且當固定支架的下端部從上向下插入透光板上的通孔內時,通過固定支架的下端部與透光板卡接,來對密封圈施加沿通孔軸向的壓緊力,使環形槽將密封圈壓緊在透光板的上板面上,從而有效保證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固定支架呈中空的柱狀,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部的外周面向外沖壓形成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外表面從下向上逐漸向外傾斜,所述卡扣卡在所述透光板的下板面上。

采用在固定支架的外周面上向外沖壓的方式成型卡扣,優選地,固定支架采用不銹鋼等金屬板制成,在固定支架的外周面上待成型卡扣的位置,先切割出縫隙,然后再向外沖壓,形成下端部與固定支架的外周面相連、上端部與固定支架的外周面分離的卡扣,這樣能夠有效保證卡扣的彈性變形效果,從而有效保證固定支架從上向下順利插入透光板上的通孔內,插入到位后,卡扣的上端部抵在透光板的下板面上,防止固定支架沿反方向松動或脫出,從而實現固定支架和透光板緊固,并加強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固定支架呈中空的柱狀,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部具有沿其周向向外凸出的卡托,所述卡托的外表面從下向上逐漸向外傾斜,以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外周面上形成限位臺階,所述限位臺階抵在所述透光板的下板面上。

采用在固定支架的下端部設置沿其周向向外凸出的卡托,并在固定支架上設置中空腔體,這樣通過向內擠壓固定支架上的卡托位置,能夠使固定支架順利從上向下插入透光板上的通孔內,插入到位后,卡托的上端面抵在透光板的下板面上,防止固定支架沿反方向松動或脫出,并通過該卡托擠壓形成預壓力,使固定支架上的限位部壓緊密封圈,進而加強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固定支架上具有中空的排水腔,所述外殼上開設有與所述排水腔連通的排水孔,進入所述通孔內的水能夠經所述排水腔后由所述排水孔排出。

由于固定支架的上端部凸出透光板的上板面,這樣當水較少時,可以利用固定支架上的限位部阻擋水流入電熱膜;當水較多時,水會漫過固定支架上的限位部,此時水通過固定支架的上排水腔后,由外殼上的排水孔排出,從而有效防止水與電熱膜接觸,進一步保證了產品使用的安全性,并避免水聚集在外殼內而影響產品的清潔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溫度傳感器為接觸式溫度傳感器,所述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和所述固定支架之間支撐有彈性件,所述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上端部能夠在所述烤盤的重力和所述彈性件的彈力作用下抵在所述烤盤的下表面上;或,所述溫度傳感器為紅外溫度傳感器,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與所述通孔相對設置,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能夠透過所述通孔監測所述烤盤的下表面的溫度。

溫度傳感器采用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并在固定支架和接觸式溫度傳感器之間支撐彈性件,這樣當烤盤放置在透光板上時,可利用烤盤的重力和彈性件的彈力作用下使接觸式溫度傳感器抵在烤盤的下表面上,從而保證接觸式溫度傳感器與烤盤緊密貼合,進而保證感溫的精準性;溫度傳感器采用紅外溫度傳感器,利用紅外溫度傳感器來實時監測烤盤的溫度,同樣能夠保證感溫的精準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電熱烹飪器具,還包括:控制組件,安裝在所述外殼上,所述控制組件分別與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電熱膜電連接,用于根據所述溫度傳感器監測的所述烤盤的溫度,控制所述電熱膜加熱或停止加熱。

電熱烹飪器具上的控制組件分別與溫度傳感器和電熱膜電連接,控制組件能夠接收溫度傳感器監測的溫度信號,并根據該溫度信號控制電熱膜加熱或停止加熱,以在溫度傳感器監測到烤盤的溫度較高時,及時控制電熱膜停止對烤盤加熱,從而有效避免烤盤的溫度過高甚至產生干燒現象。

優選地,控制組件在溫度傳感器監測到烤盤的溫度小于預設溫度時,控制電熱膜通電工作,以對烤盤內的食物進行持續加熱,保證加熱食物的效率;控制組件在溫度傳感器監測到烤盤的溫度不小于預設溫度時,控制電熱膜斷電停止工作,以利用烤盤的余熱對食物進行加熱,減少能源浪費,并避免烤盤的溫度過高而產生干燒現象。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外殼內設有位于所述電熱膜下方的隔熱層,所述電熱膜的下表面與所述隔熱層的上表面之間具有隔熱間隙。

電熱膜通電時,透光板的溫度較高,往往會達到300℃~400℃,在電熱膜的下方設置隔熱層,有效避免電熱膜通電產生的熱量向下傳遞,既避免熱量散失,提升了電熱膜對烤盤的加熱效果,又防止熱量傳遞到其它部件上而導致其它部件因溫度過高而變形;隔熱層的材質可以是云母片、隔熱棉等熱傳導系數較低的材料;在隔熱層和電熱膜之間設置隔熱間隙,由于空氣的導熱性較差,在兩者之間設置隔熱間隙,能夠進一步提升隔熱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在固定支架上開設排水腔、并在外殼上開設排水孔進行排水的技術方案,需在隔熱層上開設與排水孔對應的孔,以實現正常排水功能。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烤盤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外殼內,所述烤盤的下表面及所述透光板的上表面整體呈平面,所述烤盤的下表面上與所述固定支架相對的位置處設有向上凹陷形成的避讓槽。

烤盤可拆卸地安裝在外殼內,便于將烤盤拆下進行清洗;優選地,烤盤的下表面和透光板的上板面整體呈平面,以保證烤盤與透光板緊密貼合,從而減少兩者之間的空氣層,保證傳熱效果;同時為了保證固定支架的安裝結構需求,需在烤盤的下表面上與固定支架相對的位置處設置避讓槽,以保證固定支架的順利安裝,避免固定支架和烤盤的安裝產生干涉。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烤盤的上表面為平面;或,所述烤盤的下表面向上沖壓形成所述避讓槽,所述烤盤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與所述避讓槽對應的避讓凸起。

將烤盤的上表面設計為平面,以保證在烤盤內加工食物的便利性;烤盤的下表面向上沖壓形成該避讓槽,烤盤的上表面上形成與該避讓槽對應的避讓凸起,以保證烤盤上與固定支架相對的位置處的厚度,從而保證烤盤整個盤面上的加熱均勻性,并保證烤盤的整體強度。

需要說明是,為避免固定支架和烤盤的安裝產生干涉,也可在烤盤的下表面上設有向下凸出的烤盤支架,以將烤盤支撐在透光板的上方。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透光板為微晶玻璃板;和/或,所述烤盤為微晶玻璃烤盤。

采用在微晶玻璃板上鍍電熱膜的方式對微晶玻璃烤盤進行加熱,電熱膜發射出的特定波長段的遠紅外光波,能夠穿過微晶玻璃板和微晶玻璃烤盤直接對烤盤內的食物進行加熱,輻射的熱效率高,從而使電熱膜通電產生的熱量,大部分以熱輻射形式、少部分以熱傳導形式對烤盤內的食物進行加熱,保證了加熱食物的快捷性,并使食物內部水分子產生共振效應,對食物進行由內往外的加熱,使食物加熱均勻,不會出現夾生、表面烤糊現象。

進一步地,采用在微晶玻璃板上鍍電熱膜為熱源對微晶玻璃烤盤進行加熱,而不采用在微晶玻璃烤盤上直接鍍電熱膜的加熱方式,一方面,便于將烤盤拆下進行清洗;另一方面,由于微晶玻璃板與微晶玻璃烤盤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空氣層,且空氣層的導熱效率較低,從而使微晶玻璃板和微晶玻璃烤盤滿足耐電壓測試要求。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透光板為透明微晶玻璃板,所述烤盤為透明微晶玻璃烤盤。

透光板和烤盤均采用透明微晶玻璃材質制成,能夠進一步保證遠紅外光波的透過性,使遠紅外光波順利穿過微晶玻璃板和微晶玻璃烤盤直接對烤盤內的食物進行加熱,輻射熱損失小,熱量傳遞比較均勻,保證了加熱食物的快捷性和溫度的均勻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電熱膜的厚度范圍為200μm~500μm。

設置電熱膜的厚度范圍為200μm~500μm,有效避免電熱膜的厚度過厚而導致成本過高的問題,并避免電熱膜的厚度過薄而導致影響其加熱效率的情況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電熱烹飪器具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 部結構的放大示意圖,圖示中的箭頭表示水的流向。

其中,圖1至圖3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電熱烹飪器具,10外殼,101排水孔,11透光板,111通孔,12電熱膜,13烤盤,131避讓槽,14固定支架,141限位部,142環形槽,143卡扣,144排水腔,15密封圈,16溫度傳感器,17彈性件,18控制組件,19隔熱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附圖1至圖3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提供的電熱烹飪器具。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熱烹飪器具1,包括:外殼10、烤盤13、固定支架14和溫度傳感器16。

其中,外殼10內設有透光板11及附設在透光板11的下板面上的電熱膜12,透光板11上開設有通孔111;烤盤13放置在外殼10內,并位于透光板11的上方;固定支架14的上端部具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限位部141,限位部141與透光板11的上板面之間設有密封圈15,固定支架14的下端部從上向下插入通孔111,并與透光板11卡接,以使限位部141壓緊密封圈15;溫度傳感器16支撐在固定支架14上,以監測烤盤13的下表面的溫度。

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電熱烹飪器具1,采用在透光板11上直接鍍電熱膜12為熱源,該電熱膜12采用面加熱方式,有效提升了加熱的均勻性,避免在食物制作過程中出現食物表面局部烤糊及夾生的現象,并且電熱膜12能夠發射特定波長段的遠紅外光波,利用遠紅外光波具有較強的滲透力和輻射力的特性,直接對烤盤13內的食物進行加熱,輻射熱損失小,熱量傳遞均勻,保證了加熱食物的快捷性和溫度的均勻性;通過在透光板11上開孔來設置溫度傳感器16,以實時監測位于透光板11上部的烤盤13的溫度,這樣當監測到烤盤13的溫度較高時,可控制電熱膜12及時停止對烤盤13加熱,從而有效避免烤盤13的溫度過高甚至產生干燒現象,保證了產品使用的安全性;并且在固定支架14上的限位部141和透光板11的上板面之間設置密封圈15,并通過固定支架14的下端部與所述透光板11卡接,來增加限位部141對密封圈15的壓緊力,進而加強密封圈15的密封效果,從而防止水通過透光板11上的通孔111滲入電熱膜12表面,而產生漏電等安全事故,從而保證了產品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3所示,限位部141和固定支架14的外周面之間限定出下端開口的環形槽142,密封圈15為設在環形槽142內的O形密封圈。

固定支架14的上端部的外周面先向外延伸、再向下延伸形成該限位部141,以在限位部141與固定支架14的外周面之間限定出下端開口的環形槽142,將O形密封圈安裝在該環形槽142內,保證密封圈15安裝的牢固性,有效防止密封圈15脫出;并且當固定支架14的下端部從上向下插入透光板11上的通孔111內時,通過固定支架14的下端部與透光板11卡接,來對密封圈15施加沿通孔111軸向的壓緊力,使環形槽142將密封圈15壓緊在透光板11的上表面上,從而有效保證密封圈15的密封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3所示,固定支架14呈中空的柱狀,固定支架14的下端部的外周面向外沖壓形成有卡扣143,卡扣143的外表面從下向上逐漸向外傾斜,卡扣143卡在透光板11的下板面上。

采用在固定支架14的外周面上向外沖壓的方式成型卡扣143,優選地,固定支架14采用不銹鋼等金屬板制成,在固定支架14的外周面上待成型卡扣143的位置,先切割出縫隙,然后再向外沖壓,形成下端部與固定支架14的外周面相連、上端部與固定支架14的外周面分離的卡扣143,這樣能夠有效保證卡扣143的彈性變形效果,從而有效保證固定支架14從上向下順利插入透光板11上的通孔111內,插入到位后,卡扣143的上端部抵在透光板11的下板面上,防止固定支架14沿反方向松動或脫出,從而實現固定支架14和透光板11緊固,并加強密封圈15的密封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固定支架14呈中空的柱狀,固定支架14的下端部具有沿其周向向外凸出的卡托(圖中未示出),卡托的外表面從下向上逐漸向外傾斜,以在固定支架14的外周面上形成限位臺階,限位臺階抵在透光板11的下板面上。

采用在固定支架14的下端部設置沿其周向向外凸出的卡托,并在固定支架14上設置中空腔體,這樣通過向內擠壓固定支架14上的卡托位置,能夠使固定支架14順利從上向下插入透光板11上的通孔內,插入到位后,卡托的上端面抵在透光板11的下板面上,防止固定支架14沿反方向松動或脫出,并通過該卡托擠壓形成預壓力,使固定支架14上的限位部壓緊密封圈,進而加強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3所示,固定支架14上具有中空的排水腔144,外殼10上開設有與排水腔144連通的排水孔101,進入通孔111內的水能夠經排水腔144后由排水孔101排出。

如圖3所示,圖示中的箭頭表示水的流向。

由于固定支架14的上端部凸出透光板11的上板面,這樣當水較少時,可以利用固定支架14上的限位部141阻擋水流入電熱膜12;當水較多時,水會漫過固定支架14上的限位部141,此時水通過固定支架14的上排水腔144后,由外殼10上的排水孔101排出,從而有效防止水與電熱膜12接觸,進一步保證了產品使用的安全性,并避免水聚集在外殼10內而影響產品的清潔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3所示,溫度傳感器16為接觸式溫度傳感器,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和固定支架14之間支撐有彈性件17,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上端部能夠在烤盤13的重力和彈性件17的彈力作用下抵在烤盤13的下表面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溫度傳感器16為紅外溫度傳感器,紅外溫度傳感器與通孔111相對設置,紅外溫度傳感器能夠透過通孔111監測烤盤13的下表面的溫度。

溫度傳感器16采用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并在固定支架14和接觸式溫度傳感器之間支撐彈性件,這樣當烤盤13放置在透光板11上時,可利用烤盤13的重力和彈性件17的彈力作用下使接觸式溫度傳感器抵在烤盤13的下表面上,從而保證接觸式溫度傳感器與烤盤13緊密貼合,進而保證感溫的精準性;溫度傳感器16采用紅外溫度傳感器,利用紅外溫度傳感器來實時監測烤盤13的溫度,同樣能夠保證感溫的精準性。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電熱烹飪器具1還包括:控制組件18,安裝在外殼10上,控制組件18分別與溫度傳感器16和電熱膜12電連接,用于根據溫度傳感器16監測的烤盤13的溫度,控制電熱膜12加熱或停止加熱。

電熱烹飪器具1上的控制組件18分別與溫度傳感器16和電熱膜12電連接,控制組件18能夠接收溫度傳感器16監測的溫度信號,并根據該溫度信號控制電熱膜12加熱或停止加熱,以在溫度傳感器16監測到烤盤13的溫度較高時,及時控制電熱膜12停止對烤盤13加熱,從而有效避免烤盤13的溫度過高甚至產生干燒現象。

優選地,控制組件18在溫度傳感器16監測到烤盤13的溫度小于預設溫度時,控制電熱膜12通電工作,以對烤盤13內的食物進行持續加熱,保證加熱食物的效率;控制組件18在溫度傳感器16監測到烤盤13的溫度不小于預設溫度時,控制電熱膜12斷電停止工作,以利用烤盤13的余熱對食物進行加熱,減少能源浪費,并避免烤盤13的溫度過高而產生干燒現象。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外殼10內設有位于電熱膜12下方的隔熱層19,電熱膜12的下表面與隔熱層19的上表面之間具有隔熱間隙。

電熱膜12通電時,透光板11的溫度較高,往往會達到300℃~400℃,在電熱膜12的下方設置隔熱層19,有效避免電熱膜12通電產生的熱量向下傳遞,既避免熱量散失,提升了電熱膜12對烤盤13的加熱效果,又防止熱量傳遞到其它部件上而導致其它部件因溫度過高而變形;隔熱層19的材質可以是云母片、隔熱棉等熱傳導系數較低的材料;在隔熱層19和電熱膜12之間設置隔熱間隙,由于空氣的導熱性較差,在兩者之間設置隔熱間隙,能夠進一步提升隔熱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在固定支架14上開設排水腔144、并在外殼10上開設排水孔101進行排水的技術方案,需在隔熱層19上開設與排水孔101對應的孔,以實現正常排水功能。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烤盤13可拆卸地安裝在外殼10內,烤盤13的下表面及透光板11的上表面整體呈平面,烤盤13的下表面上與固定支架14相對的位置處設有向上凹陷形成的避讓槽131。

烤盤13可拆卸地安裝在外殼10內,便于將烤盤13拆下進行清洗;優選地,烤盤13的下表面和透光板11的上板面整體呈平面,以保證烤盤13與透光板11緊密貼合,從而減少兩者之間的空氣層,保證傳熱效果;同時為了保證固定支架14的安裝結構需求,需在烤盤13的下表面上與固定支架14相對的位置處設置避讓槽131,以保證固定支架14的順利安裝。

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烤盤13的上表面為平面。

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3所示,烤盤13的下表面向上沖壓形成避讓槽131,烤盤1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與避讓槽131對應的避讓凸起。

將烤盤13的上表面設計為平面,以保證在烤盤13內加工食物的便利性;烤盤13的下表面向上沖壓形成該避讓槽131,烤盤13的上表面上形成與該避讓槽131對應的避讓凸起,以保證烤盤13上與固定支架14相對的位置處的厚度,從而保證烤盤13整個盤面上的加熱均勻性,并保證烤盤13的整體強度。

需要說明是,為避免固定支架14和烤盤13的安裝產生干涉,也可在烤盤13的下表面上設有向下凸出的烤盤支架,以將烤盤13支撐在透光板的上方。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優選地,透光板11為微晶玻璃板;烤盤13為微晶玻璃烤盤。

采用在微晶玻璃板上鍍電熱膜12的方式對微晶玻璃烤盤進行加熱,電熱膜12發射出的特定波長段的遠紅外光波,能夠穿過微晶玻璃板和微晶玻璃烤盤直接對烤盤13內的食物進行加熱,輻射的熱效率高,從而使電熱膜12通電產生的熱量,大部分以熱輻射形式、少部分以熱傳導形式對烤盤13內的食物進行加熱,保證了加熱食物的快捷性,并使食物內部水分子產生共振效應,對食物進行由內往外的加熱,使食物加熱均勻,不會出現夾生、表面烤糊現象。

進一步地,采用在微晶玻璃板上鍍電熱膜12為熱源對微晶玻璃烤盤進行加熱,而不采用在微晶玻璃烤盤上直接鍍電熱膜12的加熱方式,一方面,便于將烤盤13拆下進行清洗;另一方面,由于微晶玻璃板與微晶玻璃烤盤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空氣層,且空氣層的導熱效率較低,從而使微晶玻璃板和微晶玻璃烤盤滿足耐電壓測試要求。

進一步優選地,透光板11為透明微晶玻璃板,烤盤13為透明微晶玻璃烤盤。

透光板11和烤盤13均采用透明微晶玻璃材質制成,能夠進一步保證遠紅外光波的透過性,使遠紅外光波順利穿過微晶玻璃板和微晶玻璃烤盤直接對烤盤13內的食物進行加熱,輻射熱損失小,熱量傳遞比較均勻,保證了加熱食物的快捷性和溫度的均勻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電熱膜12的厚度范圍為200μm~500μm。

設置電熱膜12的厚度范圍為200μm~500μm,有效避免電熱膜12的厚度過厚而導致成本過高的問題,并避免電熱膜12的厚度過薄而導致影響其加熱效率的情況發生。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熱烹飪器具1為煎烤機。

當然,所述電熱烹飪器具1也可以是應用上述在透光板11上直接鍍電熱膜12為熱源的其它電熱烹飪器具如電飯煲、電水壺、電磁爐等,電飯煲、電水壺的內膽相當于本申請上述實施例所述的烤盤13,電磁爐上放置的鍋具相當于本申請上述實施例所述的烤盤13,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熱烹飪器具,采用在透光板上直接鍍電熱膜為熱源,保證了加熱食物的快捷性和溫度的均勻性;通過在透光板上開孔設置溫度傳感器,以實時監測烤盤的溫度,有效避免烤盤溫度過高甚至產生干燒現象;在固定支架上的限位部和透光板的上板面之間設置密封圈,并通過固定支架的下端部與所述透光板卡接,來增加限位部對密封圈的壓緊力,進而加強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從而防止水通過透光板上的通孔滲入電熱膜表面,而產生漏電等安全事故;由于固定支架的上端部凸出透光板的上板面,當水較少時,利用固定支架上的限位部阻擋水流入電熱膜;當水較多時,水會漫過固定支架上的限位部,使水通過外殼上的排水孔排出,避免水聚集在外殼內而影響產品的清潔性。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甘泉县| 巨野县| 临武县| 宁都县| 洪泽县| 新竹市| 阜南县| 松原市| 永城市| 江川县| 原阳县| 北票市| 云南省| 南京市| 临沧市| 阿拉善右旗| 吉林市| 赤水市| 侯马市| 柳河县| 逊克县| 德保县| 买车| 阜南县| 长葛市| 兴化市| 紫金县| 同仁县| 阳泉市| 额敏县| 寿阳县| 平山县| 穆棱市| 运城市| 藁城市| 广西| 泌阳县| 镇坪县| 织金县|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