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建筑工程領域內的一種隱蔽條件下格構柱轉向定位裝置,主要適用于深基坑內支撐立柱樁特別是土體處于自然地坪以下立柱樁上部的格構柱施工。
背景技術:
目前深基坑特別是大面積深基坑的內支撐多大采用鋼筋混凝土內支撐并附帶鋼筋棧橋等場內道路和加工場地,而所有這些設施水平方向可以借助于處于基坑圍護頂部的鋼筋混凝土圍檁,豎向受力目前基本上通過在其下部立柱樁。目前立柱樁的做法是基礎底板以下部分采用鉆孔灌注樁,以上部分采用插在灌注樁頂部的鋼格構柱與鋼筋混凝土內支撐連接,從而對鋼筋混凝土內支撐起到豎向支撐作用,目前這類樁的施工一般先采用GPS鉆機進行鉆孔灌注樁樁孔鉆孔,鉆孔完成后清孔,然后吊裝鋼筋籠,鋼筋籠頂部鋼筋與格構柱采用焊接連接,然后繼續下降到設計高度,由于格構柱頂部處理地下無法看到其下降到設計標高時方位與垂直度,如果格構柱的方位控制不好,將影響鋼格構柱與鋼筋混凝土支撐梁直接銜接,如果偏位過多將會出現格構柱超出混凝土梁無法錨固到支撐梁中,影響整個支撐體系垂直方向的受力。目前格構柱頂標高可以通過量套在格構柱頂部的鋼絲長度得知,但對其下降到設計標高時狀態不得而知,雖然目前也有在格構柱上預埋傳感器測得其方位與垂直度,但相對于垂直度與方位要求不太高的內支撐立柱樁而言成本太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目前無法清楚知道并控制格構柱的方向的不足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隱蔽條件下格構柱轉向定位裝置,由柱筋(3)、角柱(2)、抗滑框(1)、水平加強構造(4)、轉動杠桿(5)組成;其中柱筋(3)采用4根成正方形布置均長2m直徑22mm的鋼筋制作,角柱(2)采用焊接在4根柱筋底部均長30cm的4根12號角鋼制作,抗滑框采用焊接在角鋼外部4根直徑25mm鋼筋制作,水平加強構造(4)采用焊接在4根柱筋外面,每隔40cm均勻分布的4根與之垂直的方鋼棒制作而成,其中轉動杠桿(5)通過套環(6)固定在處于對角線位置柱筋(3)的頂部,整個裝置滿足角鋼外部尺寸小于格構柱內部尺寸2cm,將裝置插入到格構柱內部時,角鋼外部的抗滑框可以防止裝置進一步下滑進格構柱內,通過轉動杠桿加力使裝置轉動,帶動下面格構柱轉動,調節格構柱的方位。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構造示意圖
圖中1.抗滑框 2.角柱 3. 柱筋 4.水平加強構造 5.轉動杠桿 6.套環。
具體實施方式
1、 選用直徑22mm的鋼筋加工成2m等長的柱筋;
2、 根據格構柱的尺寸,選用4根均長30cm的12號角鋼,角柱底部焊接在柱筋的底部,滿足4根角柱的外包圍尺寸小于鋼格構柱內腔尺寸2cm;
3、在角柱的外部離角柱底部20cm處,焊接4根與之垂直的直徑25mm的鋼筋,制作成抗滑框;
3、在角鋼柱內部近角鋼的頂部焊接4根柱筋;
4、在柱筋位于角鋼上部位置每兩根柱筋之間垂直柱筋方向焊接一定長度的方鋼棒,形成水平加強構造;
5、所有這種加強構造的分布間距40cm;
6、 對角柱筋頂部采用套環將轉動杠桿固定在柱筋上,作為裝置的加力裝置;
7、當鋼格構柱下降到自然地坪時將此裝置插到格構柱內,裝置一同下降到設計高度;
8、下降到設計要求的高度后,根據格構柱的設計方位要求,轉動裝置頂部的轉動杠桿使格構柱方位滿足相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