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力電纜維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變電站電纜溝防潮排水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電網來說,安全、穩(wěn)定是其正常運行的基本要求,供電設備作為供電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其運行狀態(tài)直接影響了電力系統的穩(wěn)定性及安全性,一旦發(fā)生故障將影響對用戶的正常供電,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時還可能造成電網瓦解、大面積停電等惡性事故。
電纜作為電力設備之間的傳輸通道,其工作環(huán)境直接影響了電力傳輸過程的安全穩(wěn)定。變電站內的電纜一般都要通過電纜溝,變電站常規(guī)的電纜溝不具備防潮透氣功能,無法及時有效排出電纜溝內的潮氣,影響電力的正常傳輸。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防潮通風效果好、密封效果好、便于通風散熱、方便維修、具有排水功能的變電站電纜溝防潮排水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變電站電纜溝防潮排水裝置,包括若干間隔設置在電纜溝內的防潮排水單元,每個防潮排水單元均包括通風散熱裝置和排水裝置,電纜溝兩側內壁沿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若干電纜支架,電纜溝上部沿長度方向并排設置有若干蓋板,蓋板兩側與電纜溝上部的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密封墊,相鄰兩塊蓋板的側壁相扣接,相鄰兩塊蓋板的連接處之間設有密封層;每個電纜支架包括豎直固定連接在電纜溝內壁上的豎桿,豎桿自上而下間隔固定連接有橫桿,橫桿均沿水平方向設置;
通風散熱裝置包括第一移動小車、高壓氣泵、排氣管和呈L形的進風管,進風管分為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進風管的垂直部分向上穿出蓋板,進風管的垂直部分上端為進風口,進風口處設有第一管接頭,高壓氣泵通過高壓氣管與第一管接頭連接,高壓氣管上設置有控制閥,高壓氣泵設置在第一移動小車上,進風管的水平部分設置在電纜支架中部的橫桿上,進風管的水平部分的端口處封堵,進風管水平部分的管壁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通風孔,通風孔沿管壁的圓周方向分布;排氣管設置在蓋板上并位于進風管末端上方,排氣管上端向上穿出蓋板并設置有端蓋,排氣管內設置有排風扇,排氣管內設有位于排風扇上方的金屬網;
控制閥包括閥體、上頂蓋、閥座和長閥桿;閥體呈內部中空的三通結構,閥體內設有長頸軸腔,長閥桿沿軸向插設在長頸軸腔內,長閥桿下端連接有撥軸,閥體左端設有與閥體呈一體結構的左接頭,閥體右端通過連接螺栓固定連接有右接頭,閥體內部設有位于長頸軸腔下端口下方的球體;閥座設有兩個,兩個閥座分別設在閥體內壁與球體左右兩側之間,兩個閥座關于球體中心對稱設置;球體的頂部設有安裝槽,撥軸的下端部設有插塊,撥軸通過下端部的插塊插接在安裝槽內,撥軸的下部設有一個與撥軸一體結構的軸肩,軸肩的直徑大于撥軸的直徑,閥體的內部設有一個與軸肩相適配并容納限位軸肩的環(huán)形凹槽,軸肩與環(huán)形凹槽之間設有止推密封墊片;長閥桿由下部的較粗段和上部的較細段組成,較細段的直徑小于較粗段的直徑,較粗段的外徑與長頸軸腔內徑相等,較細段外壁與長頸軸腔內壁之間自上向下依次填充有密封填料和填料密封墊片,密封填料和填料密封墊片通過上頂蓋下側的填料壓蓋壓緊,長閥桿的上部向上穿過長頸軸腔并伸出上頂蓋,長閥桿的上端部連接有手柄;
排水裝置包括第二移動小車、水泵和呈L形結構的排水管,排水管分為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排水管的垂直部分向上穿出蓋板,排水管的垂直部分上端為排水口,排水口處設有第二管接頭,水泵通過輸水管與第二管接頭連接,水泵設置在第二移動小車上,排水管的水平部分設置掛設在電纜支架最底部的橫桿上,排水管水平部分的管壁下部沿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進水口,排水管的水平部分外壁套設有呈圓筒形的過濾網,過濾網底部與電纜溝底面接觸。
蓋板內側壁開設有若干個容納槽,容納槽開口處水平設有滑板,滑板上開設有若干透氣孔,滑板下表面設有推塊,蓋板內開設有與滑板相對應的滑槽,滑板滑動連接在滑槽內,容納槽內設有干燥球,干燥球外包裹有網兜。
進風管水平部分的管壁上套設有卡環(huán),卡環(huán)通過安裝螺栓固定在橫桿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在電纜溝內設置多個防潮排水單元,將電纜溝分成多個部分,分別對每個部分進行防潮排水處理,設置的第一移動小車和第二移動小車分別承載高壓氣泵和水泵,每經過一個防潮排水單元,將高壓氣泵與進風管的第一管接頭連通,將水泵與第二管接頭連通,分別進行排水和除潮,操作簡單,并且防潮通風效果好。
2、本實用新型的通風散熱裝置的具體工作原理為:通過第一移動小車承載高壓氣泵,經過每個防潮排水單元時,將高壓水泵通過高壓氣管與進風管的第一管接頭連通,啟動高壓氣泵,并調節(jié)控制閥,高壓氣泵產生的高壓氣體通過高壓氣管進入到進風管內,通過進風管的各個通風口排出,使得電纜溝內的空氣流通,同時啟動排風扇,將電纜溝內的氣流抽出,從而使得電纜溝內的氣流形成流動,將潮濕氣流排出電纜溝,從而達到防潮效果;并且蓋板上的容納槽內放置有干燥球,可以吸取電纜溝內的潮濕氣體;排氣管內設有位于排風扇上方的金屬網,避免在除潮的過程中周圍的動物進入電纜溝內。
3、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閥的具體工作原理為:當閥門通過高壓氣體時,閥門內部壓力增加,當轉動手柄控制閥門開起、關閉時,在閥體內腔介質壓力的作用下,推動撥軸向上運動,撥軸的軸肩與閥體的環(huán)形凹槽接觸起到止推作用,撥軸和環(huán)形凹槽之間的止推密封墊片起密封作用,壓力越高壓得越緊,不僅能起防沖脫作用,還能避免高壓氣體漏出,同時止推密封墊片還可以降低軸肩端面和環(huán)形凹槽臺階之間的磨損,增加使用壽命。
4、蓋板兩側與電纜溝上部的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密封墊,相鄰兩塊蓋板的側壁相扣接,相鄰兩塊蓋板的連接處之間設有密封層,從而避免外界雨水流入電纜溝內,同時使得電纜溝內氣流與外界隔離,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避免外界氣流干擾,從而使得除潮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相鄰兩個蓋板之間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蓋板內容納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控制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A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變電站電纜溝防潮排水裝置,包括若干間隔設置在電纜溝1內的防潮排水單元,每個防潮排水單元均包括通風散熱裝置和排水裝置,電纜溝1兩側內壁沿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若干電纜支架,電纜溝1上部沿長度方向并排設置有若干蓋板2,蓋板2兩側與電纜溝1上部的連接處設置有橡膠密封墊3,相鄰兩塊蓋板2的側壁相扣接,相鄰兩塊蓋板2的連接處之間設有密封層4;每個電纜支架包括豎直固定連接在電纜溝1內壁上的豎桿5,豎桿5自上而下間隔固定連接有橫桿6,橫桿6均沿水平方向設置;
通風散熱裝置包括第一移動小車7、高壓氣泵8、排氣管9和呈L形的進風管10,進風管10分為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進風管10的垂直部分向上穿出蓋板2,進風管10的垂直部分上端為進風口,進風口處設有第一管接頭11,高壓氣泵8通過高壓氣管12與第一管接頭11連接,高壓氣管12上設置有控制閥13,高壓氣泵8設置在第一移動小車7上,進風管10的水平部分設置在電纜支架中部的橫桿6上,進風管10的水平部分的端口處封堵,進風管10水平部分的管壁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通風孔14,通風孔14沿管壁的圓周方向分布;排氣管9設置在蓋板2上并位于進風管10末端上方,排氣管9上端向上穿出蓋板2并設置有端蓋15,排氣管9內設置有排風扇16,排氣管9內設有位于排風扇16上方的金屬網35;
控制閥13包括閥體17、上頂蓋18、閥座19和長閥桿20;閥體17呈內部中空的三通結構,閥體17內設有長頸軸腔21,長閥桿20沿軸向插設在長頸軸腔21內,長閥桿20下端連接有撥軸22,閥體17左端設有與閥體17呈一體結構的左接頭23,閥體17右端通過連接螺栓24固定連接有右接頭25,閥體17內部設有位于長頸軸腔21下端口下方的球體26;閥座19設有兩個,兩個閥座19分別設在閥體17內壁與球體26左右兩側之間,兩個閥座19關于球體26中心對稱設置;球體26的頂部設有安裝槽,撥軸22的下端部設有插塊27,撥軸22通過下端部的插塊27插接在安裝槽內,撥軸22的下部設有一個與撥軸22一體結構的軸肩28,軸肩28的直徑大于撥軸22的直徑,閥體17的內部設有一個與軸肩28相適配并容納限位軸肩28的環(huán)形凹槽29,軸肩28與環(huán)形凹槽29之間設有止推密封墊片30;長閥桿20由下部的較粗段和上部的較細段組成,較細段的直徑小于較粗段的直徑,較粗段的外徑與長頸軸腔21內徑相等,較細段外壁與長頸軸腔21內壁之間自上向下依次填充有密封填料31和填料密封墊片32,密封填料31和填料密封墊片32通過上頂蓋18下側的填料壓蓋33壓緊,長閥桿20的上部向上穿過長頸軸腔21并伸出上頂蓋18,長閥桿20的上端部連接有手柄34;
排水裝置包括第二移動小車36、水泵37和呈L形結構的排水管38,排水管38分為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排水管38的垂直部分向上穿出蓋板2,排水管38的垂直部分上端為排水口,排水口處設有第二管接頭39,水泵37通過輸水管40與第二管接頭39連接,水泵37設置在第二移動小車36上,排水管38的水平部分設置掛設在電纜支架最底部的橫桿6上,排水管38水平部分的管壁下部沿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進水口41,排水管38的水平部分外壁套設有呈圓筒形的過濾網,過濾網底部與電纜溝底面接觸。
蓋板2內側壁開設有若干個容納槽42,容納槽42開口處水平設有滑板43,滑板43上開設有若干透氣孔44,滑板43下表面設有推塊45,蓋板2內開設有與滑板43對應的滑槽46,滑板43滑動連接在滑槽46內,容納槽42內設有干燥球47,干燥球47外包裹有網兜48。
進風管10水平部分的管壁上套設有卡環(huán)49,卡環(huán)49通過安裝螺栓50固定在橫桿6上。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第一移動小車7承載高壓氣泵8,經過每個防潮排水單元時,將高壓水泵37通過高壓氣管12與進風管10的第一管接頭11連通,啟動高壓氣泵8,并調節(jié)控制閥13,高壓氣泵8產生的高壓氣體通過高壓氣管12進入到進風管10內,通過進風管10的各個通風口排出,使得電纜溝1內的空氣流通,同時啟動排風扇16,將電纜溝1內的氣流抽出,從而使得電纜溝1內的氣流形成流動,將潮濕氣流排出電纜溝1,從而達到防潮效果;并且蓋板2上的容納槽42內放置有干燥球47,可以吸取電纜溝1內的潮濕氣體;通過第二移動小車36承載水泵37,經過每個防潮排水單元時,將水泵37通過輸水管40與第二管接頭39連通,啟動水泵37,電纜溝1內的積水通過進水口41進入到排水管38內,經水泵37抽出,排水管38上套設有濾網可以除去積水中的雜物。
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閥13的具體工作過程為:當閥門通過高壓氣體時,閥門內部壓力增加,當轉動手柄34控制閥13門開起、關閉時,在閥體17內腔介質壓力的作用下,推動撥軸22向上運動,撥軸22的軸肩28與閥體17的環(huán)形凹槽29接觸起到止推作用,撥軸22和環(huán)形凹槽29之間的止推密封墊片30起密封作用,壓力越高壓得越緊,不僅能起防沖脫作用,還能避免高壓氣體漏出,同時止推密封墊片30還可以降低軸肩28端面和環(huán)形凹槽29臺階之間的磨損,增加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形狀、材料、結構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