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箱梁掛籃內膜,具體涉及一種箱梁掛籃內頂模。
背景技術:
在掛籃懸澆施工中,箱梁掛籃是一種必備的施工構件,施工時,箱梁掛籃后端錨于已澆筑的混凝土梁段,支點支立于已澆筑的混凝土梁端,前端吊掛待澆筑梁段的底模、腹模和內模。參見圖1,該內模7的頂部是用于支撐整個內膜的內頂模71,該內頂模下方設有兩根縱向橫梁6,已澆筑的混凝土段上錨固有若干吊桿,每根吊桿上均設有用于支撐兩根縱向橫梁的定滑輪。
現有箱梁掛籃的內頂模利用大型模具鑄造成型或焊接成型,成型后的內頂模不可拆分,導致運輸至施工現場過程中需要較大的運輸設備,運輸成本較高;且這種內頂模的寬度不可調,對不同橋梁施工時都需要分別單獨定制,導致施工設備成本上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箱梁掛籃內頂模,以克服該內頂模不可拆分及其寬度不可調的問題,達到降低運輸成本和施工成本的目的。
一種箱梁掛籃內頂模,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半內頂模,兩個半內頂模之間設有用于調節兩個半內頂模之間距離的寬度調節板,所述寬度調節板與兩個半內頂模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所述半內頂模上設有用于安裝螺栓的第一螺栓孔,所述寬度調節板上沿著與兩半內頂模的連接方向陣列有若干用于安裝螺栓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的數量多于兩個半內頂模上第一螺栓孔的數量總和。
進一步,所述半內頂模上設有用于裝入寬度調節板的插槽,所述寬度調節板兩端分別插入兩半內頂模的插槽中,兩半內頂模之間填設有中間段模板,該中間段模板置于寬度調節板上,該中間段模板的頂面與兩半內頂模的頂面共同構成內膜的頂面。
進一步,所述寬度調節板垂直于兩半內頂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進一步,該半內頂模底部的中間位置一體設有用于支撐該半內頂模的支撐墩塊,兩個半內頂模的支撐墩塊分別位于兩根縱向橫梁上。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箱梁掛籃內頂模,設有寬度調節板,可通過調節螺栓在寬度調節板上的 安裝位置調節整個內頂模的寬度,能夠適用于不同的橋梁施工,降低了施工設備的成本;另外,通過拆卸螺栓可將整個內頂模拆卸為兩個半內頂模,降低了對運輸設備的要求,從而降低了運輸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箱梁掛籃內頂膜的安裝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頂模在箱梁掛籃上的位置示意圖。
其中,1-半內頂模、2-寬度調節板、3-第一螺栓孔、4-第二螺栓孔、5-中間段模板、6-縱向橫梁、7-內模、11-插槽、12-支撐墩塊、71-內頂模。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箱梁掛籃內頂模,參見圖2,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半內頂模1,兩個半內頂模1之間設有用于調節兩個半內頂模1之間距離的寬度調節板2,寬度調節板2與兩個半內頂模1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半內頂模1上設有用于安裝螺栓的第一螺栓孔3,寬度調節板2上沿著與兩半內頂模的連接方向陣列有若干用于安裝螺栓的第二螺栓孔4,第二螺栓孔4的數量多于兩個半內頂模上第一螺栓孔3的數量總和。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每個半內頂模1上設有6個第一螺栓孔3,這6個第一螺栓孔分成兩排線性陣列設置,其陣列方向與兩半內頂模的連接方向一致,6個第一螺栓孔中均設有螺栓;該寬度調節板2上對應設置有30個第二螺栓孔4,這30個第二螺栓孔對應第一螺栓孔分成兩列線性陣列。本實施例中,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均分為兩排設置,可使得兩半內頂模與寬度調節板之間的連接較單排設置的方式更為可靠,不易發生形變。安裝時,可將6個第一螺栓孔與30個螺栓中的部分第二螺栓孔重疊后,再安裝螺栓。
本實用新型的箱梁掛籃內頂模,設有寬度調節板,可通過調節螺栓在寬度調節板上的安裝位置調節整個內頂模的寬度,能夠適用于不同的橋梁施工,降低了施工設備的成本;另外,通過拆卸螺栓可將整個內頂模拆卸為兩個半內頂模,降低了對運輸設備的要求,從而降低了運輸成本。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化,參見圖2,半內頂模1上設有用于裝入寬度調節板2的插槽11,寬度調節板2兩端分別插入兩半內頂模1的插槽11中,兩半內頂模1之間填設有中間段模板5,該中間段模板5置于寬度調節板2上,該中間段模板5的頂面與兩半內頂模1的頂面共同構成內膜的頂面。此時,寬度調節板2兩端均被限位在該插槽11內,可避免螺栓輕微松動后寬度調節板2相對班內頂模發生串動,使得兩個半內頂模1之間連接更可靠。
更為優化的,參見圖2,該寬度調節板2垂直于兩半內頂模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此時,該螺栓無需貫穿上表面,而是垂直于寬度調節板2設置,可避免螺栓一端穿出內頂模的上表面后影響灌漿成型后的平整度,且能夠避免該螺栓被漿液錨固。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化,參見圖2,圖3,該半內頂模1底部的中間位置一體設有用于支撐該半內頂模1的支撐墩塊12,兩個半內頂模1的支撐墩塊12分別位于兩根縱向橫梁6上。此時,整個半內頂模1用兩個支撐墩塊12作為支撐點,更便于定位,可防止整個內膜安裝時或移動過程中發生側向偏移。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