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位支撐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定位變徑支撐裝置,屬于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曲軸是發動機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連桿傳來的力,并將其轉變為轉矩通過曲軸輸出并驅動發動機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軸受到旋轉質量的離心力、周期變化的氣體慣性力和往復慣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軸承受彎曲扭轉載荷的作用,因此要求曲軸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軸頸表面需耐磨、工作均勻、平衡性好。
故,曲軸的各部件的裝配對精度及質量要求很高,因各連桿的角度不同的原因,裝配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摩擦力,而摩擦力會導致曲軸的加工表面有劃痕,嚴重的會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定位變徑支撐裝置,在進行曲軸裝配時,定位更加準確穩定,保證了裝配精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定位變徑支撐裝置,包括底座、支撐座、底座螺孔、支撐座螺孔,所述底座上開始有底座螺孔,支撐座上開設有支撐座螺孔,所述支撐座通過底座螺孔與支撐座螺孔安裝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T型槽用螺栓、螺母,所述T型槽用螺栓安裝在底座一端的U型槽里,螺母安裝在T型槽用螺栓上,所述底座有2個,支撐座有2個,T型槽用螺栓有2個,螺母有2個,所述支撐座上依次開設有N個直徑不同的軸徑放置腔,所述軸徑放置腔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減小。
前述的一種定位變徑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2個所述底座通過連接板連接在一起,底座能夠在連接板上沿連接板左右水平移動。
前述的一種定位變徑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為半圓柱體狀。
前述的一種定位變徑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螺孔至少有2個。
前述的一種定位變徑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螺孔至少有2個。
前述的一種定位變徑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螺孔的數量大于支撐座螺孔的數量。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定位變徑支撐裝置,的在進行曲軸裝配時,定位更加準確穩定,保證了裝配精度。
(2)當被加工曲軸軸徑發生變化時,只需要調整底座與支撐座位置,將不同直徑的支撐套放置在支撐座上,即可實現軸徑的變徑功能,減少了安裝調試過程,既便于安裝又節省材料,提高了曲軸裝配的穩定性、支撐強度及定位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螺母, 2、T型槽用螺栓,3、底座,4、支撐座,5連接板,31、底座螺孔,41、支撐座螺孔,42、軸徑放置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參加圖1,本實用新型的定位變徑支撐裝置,包括底座3、支撐座4、底座螺孔31、支撐座螺孔41、T型槽用螺栓2、螺母1,底座3上開始有底座螺孔31,支撐座4上開設有支撐座螺孔41,支撐座4通過底座螺孔31與支撐座螺孔41安裝在底座3上, T型槽用螺栓2安裝在底座3一端的U型槽里,螺母1安裝在T型槽用螺栓2上,底座3有2個,支撐座4有2個,T型槽用螺栓2有2個,螺母1有2個,支撐座4上依次開設有N個直徑不同的軸徑放置腔42,軸徑放置腔42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減小,T型槽用螺栓2可以與機床上的平臺滑行,這樣增大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范圍。
使用時,根據曲軸軸徑的大小,調整底座3與支撐座4的位置,以使2個支撐座4圍起來的軸徑放置腔42的尺寸能與曲軸軸徑的尺寸相匹配,此外,在裝配過程中,還需要將與曲軸軸徑尺寸相匹配的變徑支撐套放置在軸徑放置腔42內。
這樣只需調整底座3與支撐座4的位置,即可實現軸徑的變徑功能,且定位更加準確穩定,減少了安裝調試過程,既便于安裝又節省材料。
進一步地,2個底座3通過連接板5連接在一起,底座3能夠在連接板5上沿連接板5左右水平移動。
再進一步地,支撐座4為半圓柱體狀,當2個底座3零距離接觸時,調整2個支撐座4位置后,2個支撐座4也可零距離接觸,此時,2個支撐座4圍成一個中空的圓柱體。
優選的,底座螺孔31至少有2個。
優選的,支撐座螺孔41至少有2個。
再進一步地,為增大變徑范圍,支撐座4設計成可以在底座3上移動,故,底座螺孔31的數量大于支撐座螺孔41的數量,以便在整個支撐座4位于底座3的行程上,都有底座螺孔31供支撐座4固定于底座3上使用。
本實用新型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