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圓形產品夾持的機械裝置。
背景技術:
在圓形產品夾持的機械裝置領域中,夾持方式的設計多種多樣, 氣控夾持方式、電控夾持方式,這幾種控制方式需要配備相應的氣路及電控控制裝置,投入成本較高,技術較為復雜。氣控方式,電控方式夾持力度不是緩慢上升的,而且力的大小不能量化,或者使得環形被測物受力不均勻,容易損壞被測件,同時控制方式存在著設計過于復雜,結構件多,裝配困難等問題不能達到測試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應用于圓形產品夾持的機械裝置,使得圓形被測產品的夾持更加方便、快捷。同時通過力矩扳手可以量化的觀察夾持力度,防止產品被夾壞或者力度不夠產品夾持不牢。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應用于圓形產品夾持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法蘭基座、卡環Ⅰ、卡環Ⅱ、鎖緊桿Ⅰ、鎖緊桿Ⅱ、鎖緊導向桿、定位塊、把手、限位板;
所述卡環Ⅰ上設有螺孔Ⅰ,螺孔Ⅰ內的螺紋為右旋內螺紋;所述卡環Ⅱ上設有螺孔Ⅱ,螺孔Ⅱ內的螺紋為左旋內螺紋;所述鎖緊桿Ⅰ上設有右旋外螺紋Ⅰ,所述鎖緊桿Ⅱ上設有左旋外螺紋Ⅱ;
所述卡環Ⅰ、卡環Ⅱ的下端面,分別固定一片限位板,卡環Ⅰ、卡環Ⅱ對應的設置在法蘭基座上端, 所述鎖緊桿Ⅰ與卡環Ⅰ的螺孔Ⅰ螺接在一起,伸入法蘭基座內的鎖緊桿Ⅰ的一端穿過一塊定位塊與鎖緊導向桿的一端相固定,鎖緊桿Ⅰ的另一端上設有把手;
所述鎖緊桿Ⅱ與卡環Ⅱ的螺孔Ⅱ螺接在一起,伸入法蘭基座內的鎖緊桿Ⅱ的一端穿過另一塊定位塊與鎖緊導向桿的另一端相固定,鎖緊桿Ⅱ的另一端上設有把手;
旋轉把手,卡環Ⅰ、卡環Ⅱ同時相向或者背向運動,達到鎖緊或者打開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圓形產品夾持的機械裝置,操作簡單,通用性強、成本低,不需要額外增加氣控或者電控部分的投入。利用左旋和右旋螺紋反向運動原理,被測件的受力均勻,并且是緩慢受力的一個過程,同時可以利用力矩扳手讀出力的大小,防止損壞被測件或者夾持力度不夠不能牢固卡緊。手動控制方便快捷的將被測產品夾持住或松開,滿足了實驗要求,同時帶法蘭的基座設計可以方便的與轉臺或者其他裝置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5本實用新型法蘭基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側視圖;
圖7本實用新型鎖緊桿Ⅰ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的俯視圖;
圖9本實用新型鎖緊桿Ⅱ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俯視圖;
圖11本實用新型卡環Ⅰ的主視圖;
圖12為圖10的仰視圖;
圖13本實用新型卡環Ⅱ的主視圖;
圖14為圖13的仰視圖;
圖15本實用新型定位塊的主視圖;
圖16為圖15的俯視圖;
圖17為本實用新型導向桿的主視圖;
圖18為本實用新型導向桿的剖視圖;
圖19為圖18的俯視或仰視圖;
圖20為本實用新型限位板的主視圖;
圖2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20所示,一種應用于圓形產品夾持的機械裝置,包括法蘭基座1、卡環Ⅰ2、卡環Ⅱ3、鎖緊桿Ⅰ4、鎖緊桿Ⅱ5、鎖緊導向桿6、定位塊7、把手8、限位板9。
法蘭基座1為管狀,在法蘭基座1一端管身上設有一圈凸起盤Ⅰ1-1,在凸起盤Ⅰ1-1上間隔設有數個固定螺孔1-1-1,在法蘭基座1另一端管身上設有一圈凸起盤Ⅱ1-2,在凸起盤Ⅰ1-1與凸起盤Ⅱ1-2之間的管身上設有一圈凹槽1-3,在凸起盤Ⅰ1-1與凹槽1-3之間的管身上設有兩個通孔1-4,兩個通孔1-4對稱設置。
鎖緊桿Ⅰ4由階梯狀圓柱體構成,在一端的大圓柱體上設有把孔Ⅰ4-1,大圓柱體的側面上設有內六角凹槽Ⅰ4-2,在另一端的小圓柱體的前端設有兩個平面,兩個平面對稱設置,在兩個平面上設有相通的孔Ⅰ4-3,在大圓柱體與小圓柱體之間的中圓柱體上設有設有右旋外螺紋Ⅰ4-4。
鎖緊桿Ⅱ5由階梯狀圓柱體構成,在一端的大圓柱體上設有把孔Ⅱ5-1,大圓柱體的側面上設有內六角凹槽Ⅱ5-2,在另一端的小圓柱體的前端設有兩個平面,兩個平面對稱設置,在兩個平面上設有相通的孔Ⅱ5-3,在大圓柱體與小圓柱體之間的中圓柱體上設有設有左旋外螺紋Ⅱ5-4。
卡環Ⅰ2為半圓體,在卡環Ⅰ2的內面設有凸起條Ⅰ2-1、凸起條Ⅱ2-2、凸起條Ⅲ2-3,凸起條Ⅰ2-1與凸起條Ⅱ2-2之間構成寬凹槽Ⅰ2-4,凸起條Ⅱ2-2與凸起條Ⅲ2-3之間構成窄凹槽Ⅰ2-5,在卡環Ⅰ2的外面上設有圓形凸起Ⅰ2-6,在圓形圓凸起Ⅰ2-6上設有螺孔Ⅰ2-6-1,螺孔Ⅰ2-6-1與寬凹槽Ⅰ2-4相通,螺孔Ⅰ2-6-1內的螺紋為右旋內螺紋,在凸起條Ⅰ2-1的下面設有數個螺孔Ⅱ2-1-1。
卡環Ⅱ3為半圓體,在卡環Ⅱ3的內面設有凸起條Ⅳ3-1、凸起條Ⅴ3-2、凸起條Ⅵ3-3,凸起條Ⅳ3-1與凸起條Ⅴ3-2之間構成寬凹槽Ⅱ3-4,凸起條Ⅴ3-2與凸起條Ⅳ3-1之間構成窄凹槽Ⅱ3-5,在卡環Ⅱ3的外面上設有圓形凸起Ⅱ3-6,在圓形凸起Ⅱ3-6上設有螺孔Ⅱ3-6-1,螺孔Ⅱ3-6-1與寬凹槽Ⅱ3-4相通,螺孔Ⅱ3-6-1內的螺紋為左旋內螺紋,在凸起條Ⅳ3-1的下面設有數個螺孔Ⅳ3-1-1。
定位塊7為矩形,定位塊7的一端面為平面,另一端面為弧面7-1,在兩個面上設有相通的鎖緊桿孔7-2。
鎖緊導向桿6為圓柱體,在鎖緊導向桿6的兩端分別設有兩個平面,兩個平面對稱設置,在兩個平面上設有相通的兩個孔Ⅱ6-1,在鎖緊導向桿6的兩端面上分別設有一個兩側為弧形狀的矩形盲孔6-2,弧形狀的矩形盲孔6-2與兩個孔Ⅱ6-1相通。
限位板9為半圓形片狀結構,在限位板9的面上間隔設有數個沉孔9-1。
在卡環Ⅰ2凸起條Ⅰ2-1的下端面及卡環Ⅱ3凸起條Ⅳ3-1的下端面分別設置一片限位板9,用螺釘分別穿過限位板9沉孔9-1與凸起條Ⅰ2-1和凸起條Ⅳ3-1上分別設有的螺孔Ⅱ2-1-1、螺孔Ⅳ3-1-1螺接在一起,將限位板9固定在卡環Ⅰ2和卡環Ⅱ3上,
將卡環Ⅰ2和卡環Ⅱ3對應的扣裝在法蘭基座1上端,卡環Ⅰ2凸起條Ⅰ2-1和一片限位板9及卡環Ⅱ3凸起條Ⅳ3-1和另一片限位板9分別置于法蘭基座1的凹槽1-3中,法蘭基座1的凸起盤Ⅱ1-2分別置于卡環Ⅰ2窄凹槽Ⅰ2-5和卡環Ⅱ3窄凹槽Ⅱ3-5中,
將鎖緊桿Ⅰ4上的右旋外螺紋Ⅰ4-4與卡環Ⅰ2螺孔Ⅰ2-6-1內的右旋內螺紋螺接在一起,伸入法蘭基座1內的鎖緊桿Ⅰ4的一端穿過一塊定位塊7鎖緊桿孔7-2,插進鎖緊導向桿6一端的弧形狀的矩形盲孔6-2中,用兩個螺釘通過與孔Ⅰ4-3、兩個孔Ⅱ6-1的配合,將鎖緊桿Ⅰ4的一端與鎖緊導向桿6的一端固定在一起,鎖緊桿Ⅰ4另一端的把孔Ⅰ4-1中設有把手8。
將鎖緊桿Ⅱ5上的左旋外螺紋Ⅱ5-4與卡環Ⅱ3螺孔Ⅱ3-6-1內的左旋內螺紋螺接在一起,伸入法蘭基座1內的鎖緊桿Ⅱ5的一端穿過另一塊定位塊7鎖緊桿孔7-2,插進鎖緊導向桿6另一端的弧形狀的矩形盲孔6-2中,用兩個螺釘通過與孔Ⅱ5-3、兩個孔Ⅱ6-1的配合,將鎖緊桿Ⅱ5的一端與鎖緊導向桿6的另一端固定在一起,鎖緊桿Ⅱ5另一端把孔Ⅱ5-1中設有把手8。
旋轉把手8,卡環Ⅰ2、卡環Ⅱ3同時相向或者背向運動,達到鎖緊或者打開的目的。
如圖21所示,一種應用于圓形產品夾持的機械裝置的使用方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夾持被測產品,
將被測產品10的前端套裝在法蘭基座1另一端的管身上,被測產品10的前端面與法蘭基座1凸起盤Ⅱ1-2相接觸,逆時針旋轉鎖緊桿Ⅰ4上的把手8或順時針旋轉鎖緊桿Ⅱ5上的把手8,鎖緊桿Ⅰ4和鎖緊桿Ⅱ5由于同時被固定在鎖緊導向桿6上連接為一個整體,同時做出逆時針旋轉或順時針旋轉,由于鎖緊桿Ⅰ4上的右旋外螺紋Ⅰ4-4與卡環Ⅰ2螺孔Ⅰ2-5-1內的右旋內螺紋的配合關系以及鎖緊桿Ⅱ5上的左旋外螺紋Ⅱ5-4與卡環Ⅱ3螺孔Ⅱ3-1內的左旋內螺紋的配合關系,使得卡環Ⅰ2和卡環Ⅱ3做相向運動,卡環Ⅰ2和卡環Ⅱ3上分別設有的凸起條Ⅲ2-3、凸起條Ⅵ3-3分別置于被測產品10的凹槽10-1中,將被測產品10卡裝在法蘭基座1另一端的管身上,達到預擰緊目的;再使用力矩扳手與鎖緊桿Ⅰ4上設有的內六角凹槽Ⅰ4-2配合或與鎖緊桿Ⅱ5上設有的內六角凹槽Ⅱ5-2配合,檢測夾緊所需的力度,量化扭力大小,防止夾持力度過大或者過小;
第二歩,松持被測產品,
順時針旋轉鎖緊桿Ⅰ4上的把手8或逆時針旋轉鎖緊桿Ⅱ5上的把手8,卡環Ⅰ2和卡環Ⅱ3向背向運動,卡環Ⅰ2和卡環Ⅱ3上分別設有的凸起條Ⅲ2-3、凸起條Ⅵ3-3分別從被測產品10的凹槽10-1中移出,達到松開的目的,即可將被測產品10取下。
限位板9及定位塊7均為白色尼龍材質,限位板9減少卡環Ⅰ2和卡環Ⅱ3與法蘭基座1前端圓筒的碰撞噪聲,定位塊7減少鎖緊導向桿6與法蘭基座1前端圓筒內壁的直接接觸,減少對金屬材質的磨損。
鎖緊桿Ⅰ4、鎖緊桿Ⅱ5的材質為30CrMnSi,該材質耐磨性好,硬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