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從噴射頭噴出利用光的照射而固化的液體并從光照射器照射光來印刷圖像的技術。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一種使用通過光的照射而固化的油墨來實施印刷的圖像記錄裝置。該圖像記錄裝置在從印刷頭對被支承在支承部件上的記錄介質噴出油墨之后,從照射部照射光。更具體而言,印刷頭具有與支承部件對置的噴嘴形成面,并從被形成在噴嘴形成面上的噴嘴噴出油墨。此外,照射部具有朝向支承部件開設有開口的框體,并且,經由開口而向記錄介質照射來自框體內部的光源的光。
并且,在從光源被射出后由支承部件上的記錄介質反射的光的一部分入射到上述光照射部所具備的框體的開口的側面部分(突出部)中。此時,當入射到框體的開口的側面部分上的光朝向噴射頭側而被反射時,存在該反射光入射到噴射頭(印刷頭)中的與記錄介質對置的對置部分(噴嘴形成面)上的情況。在該情況下,附著在噴射頭的該對置部分上的液體(油墨)有可能發生固化并固定。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184666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發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通過來自照射部的光而使從噴射頭的噴嘴向支承部件上的記錄介質噴出的光固化性的液體固化的印刷裝置中對光相對于噴射頭的與支承部件對置的對置部分的入射進行抑制的技術。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發明,并且能夠作為以下的方式來實現。
本發明所涉及的印刷裝置具備:支承部件,其利用表面而對在預定方向上被輸送的記錄介質進行支承;噴射頭,其通過從被形成在與支承部件對置的對置部分上的噴嘴噴出液體,從而向被支承在支承部件上的記錄介質印刷圖像;照射部,其具有朝向支承部件而開設有開口的框體以及被收納在框體的內部并照射使液體固化的光的發光部,并且,所述照射部經由開口而向被支承在支承部件上的記錄介質照射從發光部射出的光,框體在與開口相比而靠噴射頭的一側具有隨著在預定方向上接近噴射頭從而與支承部件的間隔變短的傾斜部,傾斜部被設置為,在從與預定方向正交的方向觀察的主視觀察時,在將假想性地沿著所述傾斜部而延伸的第一直線、與所述第一直線和所述支承部件的表面的交點處的所述支承部件的表面的法線所成的銳角設為角度θ1,并將假想性地從所述噴射頭所具有的所述對置部分的所述照射部側的端部起向所述交點延伸的第二直線、與所述法線所成的銳角設為角度θ2時,角度θ2>角度θ1。
在以這種方式而構成的印刷裝置中,照射部的框體具有朝向支承部件而開設的開口,且從被收納在框體的內部的發光部射出的光經由框體的開口而被照射到支承在支承部件上的記錄介質上。此外,框體在與開口相比而靠噴射頭的一側具有隨著接近噴射頭從而與支承部件的間隔變短的傾斜部。而且,傾斜部被設置為,角度θ2>角度θ1,從而對在傾斜部上光向噴射頭側反射的情況進行抑制。在此,角度θ1為,假想性地沿著傾斜部而延伸的第一直線、與第一直線和支承部件的表面的交點處的支承部件的表面的法線所成的銳角;角度θ2為,假想性地從具有噴射頭的對置部分的照射部側的端部起向交點延伸的第二直線、與法線所成的銳角。其結果為,能夠對光相對于噴射頭的與支承部件對置的對置部分的入射進行抑制。
此外,也能夠以如下方式而構成印刷裝置,即,噴射頭在預定方向上被設置于照射部的兩側,照射部在預定方向上于開口的兩側具有傾斜部。在這種結構中,能夠對光相對于被設置在照射部的兩側的各噴射頭的與支承部件對置的對置部分的入射進行抑制。
此外,能夠以如下方式而構成印刷裝置,即,框體具有從預定方向上的與噴射頭為相反側的傾斜部的端部起朝向支承部件突出的突出壁,并利用突出壁的支承部件側的端部而對開口進行規定。在這種結構中,通過對開口進行規定的突出壁,從而對記錄介質上光被照射的范圍進行了限制。因此,使通過記錄介質而產生光的反射的范圍被限定,進而能夠對在傾斜部上向噴射頭側反射的光的產生進行抑制。因此,有利于對光相對于噴射頭的與支承部件對置的對置部分的入射進行抑制。
此外,能夠以如下方式而構成印刷裝置,即,傾斜部對光進行反射的反射率在65%以下。在這種結構中,能夠對在傾斜部上向噴射頭側反射的光的產生進行抑制。因此,有利于對光相對于噴射頭的與支承部件對置的對置部分的入射進行抑制。
另外,上述的本發明的各方式所具有的多個結構要素并非全部是必須的,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為了達到本說明書所記載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夠適當對所述多個結構要素的一部分的結構要素實施變更、刪除、與新的其他的結構要素的交換、限定內容的部分刪除。此外,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為了達成本說明書所記載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也能夠使上述的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所包含的技術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與上述的本發明的其他的方式所包含的技術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進行組合,從而形成本發明的獨立的一個方式。
附圖說明
圖1為表示應用了本發明的打印機的簡要結構的圖。
圖2為表示圖1所示的打印機的簡要結構的圖。
圖3為表示噴射頭的噴嘴形成面的結構的圖。
圖4為表示uv照射器的第一結構例的圖。
圖5為表示uv照射器的第二結構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示意性地例示應用了本發明的打印機的簡要結構的主視圖。另外,在圖1或以下的附圖中,根據需要,為了明確裝置各部的配置關系,對與打印機1的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以及鉛直方向z相對應的xyz正交坐標系進行圖示。
如圖1所示,在打印機1中,兩端以卷筒狀被卷繞在放卷軸20以及收卷軸40上的一張片材s(料片)沿著輸送路徑pc而被架設,片材s在向著從放卷軸20朝向收卷軸40的輸送方向ds被輸送的同時,被實施圖像記錄。片材s的種類大致被分為紙張類和薄膜類。若列舉具體例,則紙張類中有高級紙、高光紙、美術紙、銅版紙等,薄膜類中有合成紙、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等。大致上講,打印機1具備從放卷軸20放卷片材s的放卷部2(放卷區域)、在從放卷部2放卷的片材s上記錄圖像的處理部3(處理區域)、以及將在處理部3被實施了圖像記錄的片材s收卷到收卷軸40上的收卷部4(收卷區域),并且,將在x方向上排列的這些功能部2、3、4收容在外殼10中。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片材s的兩面中的、被記錄了圖像的面稱為表面,而將其相反側的面稱為背面。
放卷部2具有卷繞有片材s的端部的放卷軸20、和對從放卷軸20拉出的片材s進行卷繞的從動輥21。放卷軸20在使片材s的表面朝向外側的狀態下對片材s的端部進行卷繞并進行支承。而且,通過使放卷軸20在圖1的紙面內進行順時針旋轉,從而使放卷軸20上所卷繞的片材s經由從動輥21而被向處理部3放卷。另外,片材s通過相對于放卷軸20可拆裝的芯管(省略圖示)而被卷繞在放卷軸20上。因此,在放卷軸20的片材s被用完時,能夠將卷繞有卷筒狀的片材s的新的芯管安裝到放卷軸20上,從而對放卷軸20的片材s進行替換。
收卷部4將通過處理部3而形成有彩色圖像的片材s收卷到收卷軸40上。具體而言,收卷部4除了具有對片材s的端部進行卷繞的收卷軸40之外,還在收卷軸40與處理部3的后驅動輥32之間具有從背面側對片材s進行卷掛的從動輥41。收卷軸40在使片材s的表面朝向外側的狀態下對片材s的端部進行收卷并進行支承。也就是說,當收卷軸40在圖1的紙面內沿順時針旋轉時,從處理部3的后驅動輥32輸送來的片材s會經由從動輥41而被收卷到收卷軸40上。另外,片材s通過相對于收卷軸40可拆裝的芯管(省略圖示)而被收卷到收卷軸40上。因此,當收卷軸40上所收卷的片材s卷滿時,能夠連同芯管一起將片材s卸下。
處理部3為,通過旋轉鼓30對從放卷部2被放卷的片材s進行支承,并通過沿著旋轉鼓30的外周面而配置的處理單元pu來適當實施處理,從而在片材s上印刷圖像的區域。在該處理部3中,在旋轉鼓30的兩側設置有前驅動輥31和后驅動輥32,從前驅動輥31向后驅動輥32輸送的片材s被支承在旋轉鼓30上,從而接受圖像的印刷。
前驅動輥31在外周面上具有通過熱噴涂而形成的多個微小突起,并從背面側對從放卷部2放卷的片材s進行卷繞。并且,前驅動輥31通過在圖1的紙面內沿順時針旋轉,從而將從放卷部2放卷的片材s向輸送方向ds的下游側輸送。另外,針對前驅動輥31而設置有夾持輥31n。該夾持輥31n以向前驅動輥31側被施力的狀態而與片材s的表面抵接,從而將片材s夾持在該夾持輥31n與前驅動輥31之間。由此,能夠確保前驅動輥31與片材s之間的摩擦力,從而可靠地實施由前驅動輥31所進行的片材s的輸送。
旋轉鼓30為具有與y方向平行的中心線的圓筒形的鼓,并且在其外周面上卷繞有片材s。并且,旋轉鼓30具有穿過其圓筒形的中心線而在軸向上延伸的旋轉軸300。旋轉軸300通過省略圖示的支承機構而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被支承,從而旋轉鼓30以旋轉軸300為中心而進行旋轉。
從前驅動輥31向后驅動輥32被輸送的片材s從背面側被卷繞在這樣的旋轉鼓30的外周面上。并且,旋轉鼓30在受到與片材s之間的摩擦力而向片材s的輸送方向ds進行從動旋轉的同時從背面側對片材s進行支承。另外,在處理部3中,設置有在向旋轉鼓30進行卷繞的卷繞部的兩側將片材s折回的從動輥33、34。兩者中的從動輥33在前驅動輥31與旋轉鼓30之間對片材s的表面進行卷繞,從而將片材s折回。另一方面,從動輥34在旋轉鼓30與后驅動輥32之間對片材s的表面進行卷繞,從而將片材s折回。通過以這種方式而分別在輸送方向ds的上或下游側將片材s向旋轉鼓30折回,從而能夠確保向旋轉鼓30卷繞的片材s的卷繞部較長。
后驅動輥32在外周面上具有通過熱噴涂而形成的多個微小突起,并從背面側對從旋轉鼓30經由從動輥34而被輸送來的片材s進行卷繞。并且,后驅動輥32通過在圖1的紙面內順時針旋轉,從而向收卷部4輸送片材s。另外,針對后驅動輥32而設置有夾持輥32n。該夾持輥32n以向后驅動輥32側被施力的狀態而與片材s的表面抵接,并將片材s夾持在該夾持輥32n與后驅動輥32之間。由此,能夠確保后驅動輥32與片材s之間的摩擦力,從而可靠地執行由后驅動輥32所進行的片材s的輸送。
如此,從前驅動輥31向后驅動輥32輸送的片材s被支承在旋轉鼓30的外周面上。此外,在處理部3中,為了對被支承在旋轉鼓30上的片材s的表面印刷彩色圖像,從而設置有處理單元pu。該處理單元pu具備通過滑架51而對噴射頭36a~36f以及uv照射器37a~37e進行支承的結構。
在輸送方向ds上依次排列的六個噴射頭36a~36f對應于白色、黃色、藍綠色、品紅色、黑色以及無色(透明),并以噴墨的方式而將所對應的顏色的油墨從噴嘴噴出。也就是說,在各噴射頭36a~36f中,在y方向上橫跨片材s的寬度而排列有多個噴嘴,各噴嘴噴出滴狀的油墨,即噴出墨滴。
這六個噴射頭36a~36f被配置為從旋轉鼓30的旋轉軸300向外放射的放射狀,并沿著旋轉鼓30的外周面排列。并且,各噴射頭36a~36f通過滑架51而相對于旋轉鼓30被定位,并且隔開若干的間隔(壓印板間隙)而與旋轉鼓30對置。由此,各噴射頭36a~36f以隔開預定的紙張間隙的方式而與旋轉鼓30上卷繞的片材s表面對置。如此,通過使各噴射頭36a~36f在利用滑架51而使紙張間隙被規定的狀態下噴出墨滴,從而使墨滴噴落在片材s表面上的所期望的位置處,進而在片材s表面上形成彩色圖像。
另外,在將圖像印刷到透明的片材s上的情況下,為了在片材s上形成白色的背景,從而使用噴出白色的油墨的噴射頭36a。具體而言,噴射頭36a以將成為圖像形成的對象的區域的整個面全部覆蓋的方式而噴出白色的油墨,從而形成背景。并且,噴出黃色、藍綠色、品紅色以及黑色的油墨的噴射頭36b~36e以在白色的背景上重疊的方式而形成彩色圖像。此外,噴射頭36f以在彩色圖像上重疊的方式而噴出無色的油墨,從而通過無色的油墨而將彩色圖像覆蓋。由此,對彩色圖像附加光澤感或啞光感等的質感。
作為在噴射頭36a~36f中使用的油墨,使用通過照射紫外線(光)而固化的uv(ultraviolet:紫外線)油墨(光固化性油墨)。因此,為了使油墨固化并在片材s上定影,從而在處理單元pu中設置有uv照射器37a~37e。另外,該油墨固化分別使用完全固化和臨時固化來執行。在此,完全固化為,通過向油墨照射與臨時固化相比照射強度較強的紫外線從而使油墨固化到停止暈染的程度的處理,臨時固化為,通過向油墨照射照射強度比較弱的紫外線從而使油墨固化到油墨的暈染與未照射紫外線的情況相比而變得十分緩慢的程度的處理。
具體而言,在白色的噴射頭36a與黃色的噴射頭36b之間配置有完全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a。因此,通過噴射頭36a而形成的白色的背景在被重疊來自噴射頭36b~36e的油墨之前,接受來自uv照射器37a的紫外線而進行完全固化。在黃色、藍綠色、品紅色以及黑色的噴射頭36b~36e的各個噴射頭之間配置有臨時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b~37d。因此,噴射頭36b~36d分別噴出的油墨在被重疊來自輸送方向ds的下游側的噴射頭36c~36e的油墨之前,接受來自uv照射器37b~37d的紫外線而進行臨時固化。由此,會對從噴射頭36b~36e分別噴出的油墨相互混合等的混合顏色的產生進行抑制。在黑色的噴射頭36e與無色的噴射頭36f之間配置有完全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e。因此,通過噴射頭36b~36e而形成的彩色圖像在被重疊來自噴射頭36f的油墨之前接受來自uv照射器37e的紫外線而進行完全固化。
此外,在處理部3中,在相對于噴射頭36f而靠輸送方向ds的下游側處,設置有完全固化用的uv照射器37f。因此,由噴射頭36f以與彩色圖像重疊的方式而被噴出的無色油墨接受來自uv照射器37f的紫外線而完全固化。另外,uv照射器37f未被搭載于滑架51上。
另外,有時從噴射頭36a~36f噴出的油墨的一部分并未噴落在片材s上而是成為霧狀并懸浮。因此,在處理部3中,為了對因該霧狀油墨而使噴射頭36a~36f或uv照射器37a~37f等被污染的情況進行抑制,從而裝備有對霧狀油墨進行捕集的霧捕集單元cu。該霧捕集單元cu具備被配置在噴射頭36a~36f各自的輸送方向ds的下游側的霧抽吸部7。各霧抽吸部7被搭載于滑架51上,并具有對旋轉鼓30開口的抽吸口72。該抽吸口72與y方向平行地延伸,并在y方向上與噴射頭36a~36f中排列有多個噴嘴的范圍相比而較長。
而且,霧捕集單元cu具有氣液分離部8和對各個霧抽吸部7與氣液分離部8進行連接的可撓性的抽吸管74。并且,當氣液分離部8產生負壓時,會產生從霧抽吸部7的抽吸口72經由抽吸管74而朝向氣液分離部8并從在外殼10上開口的排氣口12而排出的氣流。因此,霧狀油墨通過該氣流而從抽吸口72被抽吸向氣液分離部8。
如上文所述,六個噴射頭36a~36f、五個uv照射器37a~37e以及各個霧抽吸部7被搭載于滑架51上,從而構成了處理單元pu。針對于該滑架51的x方向(輸送方向ds)的兩端部而分別配置有向y方向延伸的導軌52,滑架51在x方向上架設在兩條導軌52上。因此,滑架51能夠與噴射頭36a~36f、uv照射器37a~37e以及霧抽吸部7一起在導軌52上向y方向移動。具體而言,如利用圖2而接著所說明的那樣,滑架51能夠在排列于y方向上的印刷位置ta和維護位置tb之間進行移動。
圖2為示意性地表示圖1所示的打印機的簡要結構的局部側視圖。如圖2所示,在打印機1的外殼部件10內,在y方向上排列有印刷區域ra以及維護區域rb。在印刷區域ra內,收納有放卷部2、處理部3以及收卷部4等圖1所示的各功能部,并實施針對片材s的印刷。另一方面,在維護位置tb處,執行由維護單元mu所進行的維護。并且,針對印刷區域ra以及維護區域rb而分別設置有印刷位置ta以及維護位置tb,滑架51在兩個位置之間進行移動。
滑架51由在y方向上排列的兩片支承框511、512、和對支承框511、512的下端進行連接的底框513而構成。如從圖1所判斷出的那樣,支承框511、512為具有大致圓弧狀的平板。并且,作為具有矩形形狀的平板的底框513分別被設置在支承框511、512的x方向上的兩端,并對支承框511、512各自的端部進行連接。并且,通過使滑架51沿著以跨及在y方向上排列的各個位置ta、tb的方式而延伸的左右兩條導軌52進行移動,從而能夠將滑架51擇一地定位于各個位置ta、tb中的任意一個處。
上述的噴射頭36a~36f、uv照射器37a~37e以及各霧抽吸部7被配置在兩個支承框511、512之間,并被支承在滑架51上。另外,在圖2中,省略了被滑架51支承的這些功能部36a~36f、37a~37e、7的圖示。此外,以實線來表示位于使滑架51選擇性地被定位的印刷位置ta以及維護位置tb中的印刷位置ta處的情況下的滑架51,而以虛線來表示位于維護位置tb處的情況下的滑架51。
在將滑架51定位于印刷位置ta處的情況下,被保持在滑架51上的噴射頭36a~36f、uv照射器37a~37e以及各個霧抽吸部7與旋轉鼓30對置。因此,能夠通過實施來自噴射頭36a~36f的油墨的噴射以及來自uv照射器37a~37e的紫外線的照射而在旋轉鼓30所支承的片材s上印刷圖像,并且能夠通過霧抽吸部7來對隨著印刷而產生的霧狀油墨進行抽吸。另一方面,在將滑架51定位于維護位置tb處的情況下,被保持在滑架51上的噴射頭36a~36f、uv照射器37a~37e以及霧抽吸部7從旋轉鼓30向y方向退讓。因此,能夠在防止與旋轉鼓30所支承的片材s的干涉的同時實施所需的維護。
也就是說,在維護位置tb的下方配置有維護單元mu,在將滑架51定位于維護位置tb的狀態下,噴射頭36a~36f、uv照射器37a~37e以及各個霧抽吸部7與維護單元mu對置。維護單元mu具有圓周部朝向上方的半圓筒形狀,且在從y方向觀察時維護單元的圓弧以相對于旋轉鼓30而一致或稍微位于內側的狀態而從y方向與旋轉鼓30相鄰。并且,針對被保持在位于維護位置tb處的滑架51上的噴射頭36a~36f,維護單元mu實施遮蓋、清潔以及擦拭等各種維護。
遮蓋為如下動作,即,利用維護單元mu所具備的帽而對噴射頭36a~36f中噴嘴所開口的噴嘴形成面361(圖3)進行遮蓋的動作。通過該遮蓋,能夠對油墨的粘性在噴射頭36a~36f的噴嘴內增大的情況進行抑制。此外,清潔為如下的動作,即,在將噴射頭36a~36f遮蓋了的狀態下,維護單元mu使帽內產生負壓,從而強制性地將油墨從噴嘴排出的動作。通過該清潔,能夠將粘性增大的油墨或油墨中的氣泡等從噴嘴中去除。擦拭為如下的動作,即,通過維護單元mu所具備的擦拭器而對噴射頭36a~36f的噴嘴形成面361進行擦拭的動作。通過該擦拭,能夠將油墨從噴射頭36a~36f的噴嘴形成面361上擦掉。
圖3為示意性地表示噴射頭的噴嘴形成面的結構的圖。另外,在以下,不分別對噴射頭36a~36f進行區分,而適當地統稱為噴射頭36。圖1所示的各噴射頭36中的、與旋轉鼓30對置的部分成為噴嘴形成面361。如圖3所示,噴射頭36的噴嘴形成面361被形成為在輸送方向ds上具有預定的寬度的大致矩形形狀。在該噴嘴形成面361上,多個單位噴頭362在與輸送方向ds正交的y方向上以兩行交錯的方式而排列,并且在各單位噴頭362中開口有在y方向上排列的多個噴嘴363。如此,在噴射頭36的噴嘴形成面361上,于y方向上設置有多個噴嘴363。此外,如上文所述,在由維護單元mu所進行的擦拭中,擦拭器對噴嘴形成面361進行擦拭。因此,噴嘴形成面361既是與旋轉鼓30對置的面,也是在擦拭中被擦拭器擦拭的面。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以能夠對光朝向這樣的噴射頭36的噴嘴形成面361的入射進行抑制的方式而構成uv照射器37a~37f。
圖4為示意性地表示uv照射器的第一結構例的圖。另外,在該圖中,利用直線來近似地表示旋轉鼓的表面(周面)。此外,在該圖中,示出了旋轉鼓的表面的法線方向dn(與輸送方向ds正交),該圖表示從與輸送方向ds以及法線方向dn正交的方向觀察的主視圖。另外,在以下,不對uv照射器37a~37f分別進行區分,而適當地統稱為uv照射器37。
如該圖所示,uv照射器37具有開設有與旋轉鼓30對置的開口370的框體371、和被收納在框體371的內部的發光部372。發光部372隔著片材s而從旋轉鼓30的相反側與開口370相對。發光部372為uvled或金屬鹵化物水銀燈或水銀燈等發光體,并且,在片材s的寬度方向(y方向)上,在與噴射頭36的寬度相比而較寬的范圍內配置有一個或多個發光體。此外,框體371具有于輸送方向ds上被設置在開口370的兩側的傾斜部371a、371b。傾斜部371a以及傾斜部371b在片材s的寬度方向(y方向)上長于發光部372。并且,通過傾斜部371a、371b的發光部372側的端部來規定了開口370。在框體371的內部,被配置于發光部372與開口370之間的玻璃板373(光透過部件)被這兩個傾斜部371a、371b支承。因此,從發光部372射出的光在透過玻璃板373之后經由開口370而被照射到旋轉鼓30上的片材s上。此時,被片材s以及旋轉鼓30反射的光的一部分被傾斜部371a、371b再次反射。與此相對,該uv照射器37具備對通過傾斜部371a、371b而被再次反射的光入射到噴射頭36的噴嘴形成面361中的情況進行抑制的結構。
也就是說,在輸送方向ds上位于開口370的上游側的傾斜部371a被設置為,隨著與在輸送方向ds的上游側相鄰于uv照射器37的噴射頭36(圖4的左側的噴射頭36)接近從而與旋轉鼓30的間隔變短。此外,在輸送方向ds上位于開口370的下游側的傾斜部371b被設置為,隨著與在輸送方向ds的下游側相鄰于uv照射器37的噴射頭36(圖4的右側的噴射頭36)接近從而與旋轉鼓30的間隔變短。另外,能夠將傾斜部371a、371b與旋轉鼓30的間隔作為旋轉鼓30的表面的法線方向dn上的兩者的間隔而求出。
接下來,詳細敘述在輸送方向ds上位于上游側的傾斜部371a與在上游側相鄰于uv照射器37的噴射頭36的關系(圖4的左半部分所示出的關系)。也就是說,以如下方式對傾斜部371a進行設置,即,在將假想性地沿著傾斜部371a而延伸的第一直線la1、與第一直線la1和旋轉鼓30的表面的交點pax處的旋轉鼓30的表面的法線lan所成的銳角設為角度θ1,并將假想性地從噴射頭36的噴嘴形成面361的輸送方向ds的下流端起向交點pax延伸的第二直線la2、與該法線lan所成的銳角設為角度θ2時,θ2>θ1成立。
接下來,對在輸送方向ds上位于下游側的傾斜部371b與在下游側相鄰于uv照射器37的噴射頭36的關系(圖4的右半分所示的關系)進行詳細說明。也就是說,以如下方式對傾斜部371b進行設置,即,在將假想性地沿著傾斜部371b而延伸的第一直線lb1、與該第一直線lb1和旋轉鼓30的表面的交點pbx處的旋轉鼓30的表面的法線lbn所成的銳角設為角度θ1,并且將假想性地從噴射頭36的噴嘴形成面361的輸送方向ds的上游端起向交點pbx延伸的第二直線lb2、與當該法線lbn所成的銳角設為角度θ2時,θ2>θ1成立。
另外,uv照射器37a~37e各自具備圖4所示的傾斜部371a、371b。此外,與僅存在與輸送方向ds的上游側相鄰的噴射頭36f的情況相對應地,uv照射器37f僅具有輸送方向ds的上游側的傾斜部371a。
在以上所說明的本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中,uv照射器37的框體371具有朝向旋轉鼓30而開設的開口370,從被收納在框體371的內部的發光部372射出的光經由框體371的開口370而被照射到支承在旋轉鼓30上的片材s上。此外,框體371在與開口370相比而靠噴射頭36的一側具有隨著接近于噴射頭36從而與旋轉鼓30的間隔變短的傾斜部371a、371b,從發光部372射出后被片材s所反射的光在傾斜部371a、371b處被反射。而且,傾斜部371a、371b以上述的方式而被設置為角度θ2>角度θ1,從而對光在傾斜部371a、371b上向噴射頭36側反射的情況進行抑制。其結果為,能夠對光相對于噴射頭36的噴嘴形成面361的入射進行抑制。
此外,噴射頭36在輸送方向ds上被設置于uv照射器37的兩側,uv照射器37在輸送方向ds上于開口370的兩側具有傾斜部371a、371b。在這種結構中,能夠對光相對于被設置在uv照射器37的兩側的各噴射頭36的噴嘴形成面361的入射進行抑制。
在以上述的方式而設置的上述實施方式中,打印機1相當于本發明的“印刷裝置”的一個示例,旋轉鼓30相當于本發明的“支承部件”的一個示例,輸送方向ds相當于本發明的“預定方向”的一個示例,片材s相當于本發明的“記錄介質”的一個示例,噴射頭36、36a~36f相當于本發明的“噴射頭”的一個示例,噴嘴形成面361相當于本發明的“對置部分”的一個示例,uv照射器37、37a~37f相當于本發明的“照射部”的一個示例,開口370相當于本發明的“開口”的一個示例,框體371相當于本發明的“框體”的一個示例,發光部372相當于本發明的“發光部”的一個示例,傾斜部371a、371b分別相當于本發明的“傾斜部”的一個示例,第一直線la1、lb1分別相當于本發明的“第一直線”的一個示例,交點pax、pbx分別相當于本發明的“交點”的一個示例,法線lan、lbn相當于本發明的“法線”的一個示例,角度θ1相當于本發明的“角度θ1”的一個示例,第二直線la2、lb2相當于本發明的“第二直線”的一個示例,角度θ2相當于本發明的“角度θ2”的一個示例。
另外,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能夠對上述的方式進行各種變更。因此,能夠以如下的方式構成uv照射器37。圖5為示意性地表示uv照射器的第二結構例的圖。圖5的標記與圖4的標記相同。在以下,以與圖4所示的第一結構例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對于共通的結構而標注相同的符號并適當省略說明。另外,在圖5的第二結構例中,顯然能夠通過與上述共通的結構而取得同樣的效果。
如圖5所示,第二結構例所涉及的uv照射器37具有從各傾斜部371a、371b的輸送方向ds上的開口370側的端部起、換言之從傾斜部371a、371b的與噴射頭36為相反側的端部起向旋轉鼓30突出的突出壁371c、371d。并且,通過突出壁371c、371d的旋轉鼓30側的端部(圖5的下端)而對開口370進行了規定。在這種結構中,通過突出壁371c、371d而對光在片材s進行照射的范圍進行限制。因此,片材s上產生的光的反射的范圍被限定,進而能夠對在傾斜部371a、371b上向噴射頭36側反射的光的產生進行抑制。因此,有利于對光相對于噴射頭36的噴嘴形成面361的入射進行抑制。
此外,也可以對傾斜部371a、371b實施例如表面處理,從而對其反射率進行調節。具體而言,可以將傾斜部371a、371b對光進行反射的反射率設定在65%以下。在這種結構中,能夠對在傾斜部371a、371b上向噴射頭36側反射的光的產生進行抑制。因此,有利于對光相對于噴射頭36的噴嘴形成面361的入射進行抑制。
此外,能夠以如下方式而構成uv照射器37,即,旋轉鼓30的表面的法線即穿過發光部372的法線的從開口部370到發光部372為止的長度成為輸送方向ds上的開口370的寬度的40%以上。若如此設置,則能夠對通過噴射頭36而產生的霧狀的油墨向玻璃板373的附著進行抑制。
此外,不需要將上述的傾斜部371a、371b設置在打印機1的全部的uv照射器37上。也就是說,對于在輸送方向ds上與相鄰的噴射頭36之間的距離遠于預定距離的uv照射器37,有時可以認為從uv照射器37射出的光在到達噴射頭36的噴嘴形成面361之前已充分衰減。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不在該uv照射器37上設置傾斜部371a、371b中的一方或者雙方。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通過圓筒形的旋轉鼓30而對片材s進行支承。然而,對片材s進行支承的部件的形狀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過平板的表面來對片材s進行支承。
符號說明
1…打印機;30…旋轉鼓;36、36a~36f…噴射頭;361…噴嘴形成面;37、37a~37f…uv照射器;370…開口;371…框體;371a、371b…傾斜部;372…發光部;373…玻璃板;la1、lb1…第一直線;la2、lb2…第二直線;pax、pbx…交點;lan、lbn…法線;θ1…角度;θ2…角度;ds…輸送方向;s…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