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鍛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型火電轉子鍛造工藝。
背景技術:
總所周知大型火電轉子在高溫運轉下要承受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及傳遞扭矩和自重產生的彎曲應力,在如此復雜的工況條件小要求轉子具備強度高、韌性好、組織性能均勻、殘余應力小等。目前傳統的鍛造工藝存在的缺點是應力集中、轉子中心區橫向塑性低和脆性轉變溫度較高,容易造成轉子斷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大型火電轉子鍛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第一火將坯料鋼錠加熱至1200~1220℃,倒棱,保溫6小時;2)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對1)步獲得的坯材鐓粗,撥長,然后采用鼓風噴水將方坯強冷到800℃,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按1—2—3—4順序壓一趟,翻轉90°再順序壓一趟;3) 對2)步獲得的坯材,加熱至重結晶溫度880~900℃,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鐓粗,撥長,之后爐冷至320℃~350℃的溫度范圍并保溫~3h,之后加熱至680℃~700℃的溫度范圍并保溫18~20h,爐冷至150℃出爐;所述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包括上型砧和下型砧,上型砧為兩側錐面凸起到中間設置成凸出的兩個以上相等半徑的圓弧凸面,且相鄰圓弧凸面之間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下型砧為V型錐面凹陷至中間設置成凸出的兩個以上相等半徑的圓弧凸面,相鄰的圓弧凸面之間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所述圓弧凸面與V型錐面之間也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所述兩側錐面夾角和V型錐面夾角相等都為α,α可在135°~155°范圍之內變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具有內部變形均勻,殘余應力小,晶粒細化,消除了內部缺陷,大幅提高了鍛件的強度和韌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大型火電轉子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第一火將坯料鋼錠加熱至1200℃,倒棱,保溫6小時;2)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對1)步獲得的坯材鐓粗,撥長,然后采用鼓風噴水將方坯強冷到800℃,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按1—2—3—4順序壓一趟,翻轉90°再順序壓一趟;3) 對2)步獲得的坯材,加熱至重結晶溫度880℃,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鐓粗,撥長,之后爐冷至320℃的溫度范圍并保溫2,之后加熱至680℃的溫度范圍并保溫18h,爐冷至150℃出爐;所述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包括上型砧和下型砧,上型砧為兩側錐面凸起到中間設置成凸出的兩個以上相等半徑的圓弧凸面,且相鄰圓弧凸面之間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下型砧為V型錐面凹陷至中間設置成凸出的兩個以上相等半徑的圓弧凸面,相鄰的圓弧凸面之間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所述圓弧凸面與V型錐面之間也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所述兩側錐面夾角和V型錐面夾角相等都為α,α為135°。
實施例二
一種大型火電轉子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第一火將坯料鋼錠加熱至1210℃,倒棱,保溫6小時;2)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對1)步獲得的坯材鐓粗,撥長,然后采用鼓風噴水將方坯強冷到800℃,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按1—2—3—4順序壓一趟,翻轉90°再順序壓一趟;3) 對2)步獲得的坯材,加熱至重結晶溫度890℃,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鐓粗,撥長,之后爐冷至340℃的溫度范圍并保溫2.5h,之后加熱至690℃的溫度范圍并保溫19h,爐冷至150℃出爐;所述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包括上型砧和下型砧,上型砧為兩側錐面凸起到中間設置成凸出的兩個以上相等半徑的圓弧凸面,且相鄰圓弧凸面之間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下型砧為V型錐面凹陷至中間設置成凸出的兩個以上相等半徑的圓弧凸面,相鄰的圓弧凸面之間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所述圓弧凸面與V型錐面之間也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所述兩側錐面夾角和V型錐面夾角相等都為α,α為145°。
實施例三
一種大型火電轉子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第一火將坯料鋼錠加熱至11220℃,倒棱,保溫6小時;2)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對1)步獲得的坯材鐓粗,撥長,然后采用鼓風噴水將方坯強冷到800℃,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按1—2—3—4順序壓一趟,翻轉90°再順序壓一趟;3) 對2)步獲得的坯材,加熱至重結晶溫度900℃,采用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鐓粗,撥長,之后爐冷至350℃的溫度范圍并保溫3h,之后加熱至700℃的溫度范圍并保溫20h,爐冷至150℃出爐;所述圓弧齒狀上凸下凹型砧,包括上型砧和下型砧,上型砧為兩側錐面凸起到中間設置成凸出的兩個以上相等半徑的圓弧凸面,且相鄰圓弧凸面之間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下型砧為V型錐面凹陷至中間設置成凸出的兩個以上相等半徑的圓弧凸面,相鄰的圓弧凸面之間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所述圓弧凸面與V型錐面之間也由圓弧曲面光滑過度,所述兩側錐面夾角和V型錐面夾角相等都為α,α為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