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形爐和轉底爐設備安裝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支撐輥安裝的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在鋼鐵企業中,鋼管廠的環形加熱爐和作為還原處理的轉底爐均在鋼鐵企業中受到重視并推廣應用。其中,支撐輥是環形加熱爐和轉底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環形爐的內環和外環各設計一圈支撐輥,數量從數十件到數百件不等,用于支撐百噸級甚至千噸級的爐底。在轉底爐中安裝支撐輥的過程中,如果安裝不得當,造成偏差較大,就會產生爐底嚴重跑偏的問題,進而超出了定心輥裝置的承受能力,內環縫尺寸或外環環縫就可能大大減小,甚至為0,導致爐底與爐墻發生刮碰,造成整個轉底爐報廢。
目前,如圖3所示,現有的環形加熱爐的支撐輥通常采用圓錐輥,且其主要由棍子7,支撐輥底座8和支撐輥基座5三部分組成。這種結構的支撐輥安裝調整困難,特別是在安裝的精調階段,靠錘擊或用撬棍撬動調整支撐輥,但是,無法做到精調,工作效率低,影響安裝精度,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解決對現有的環形加熱爐的支撐輥無法做到精調,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隱患的缺陷,進而提供一種用于支撐輥安裝的調整裝置,其包括:方形框架、支撐立柱和調整螺栓;所述方形框架的每邊上固定有所述支撐立柱,且每邊上的所述支撐立柱呈軸對稱分布,所述支撐立柱上設有螺孔,和所述調整螺栓配合用于定位。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方形框架的相對兩邊上開有鉆孔,且分別安裝一個活動抓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方形框架由四根角鋼焊接而成,所述方形框架的中間方孔和支撐輥的基座嵌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支撐立柱為八個;進一步的,所述調整螺栓為八個,且每個所述調整螺栓與每個所述支撐立柱相配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活動抓手采用圓鋼制作。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用于支撐輥安裝的調整裝置的調整方法:
步驟1支撐輥完成預定位,檢查并確認支撐輥已經找平;
步驟2將所述方形框架套在支撐輥基座上,確保所述方形框架略低于所述支撐輥基座的上層鋼板,并且所述調整螺栓抵在支撐輥底座上;
步驟3旋開所述支撐輥底座和所述支撐輥基座之間的緊固螺栓;
步驟4根據所述支撐輥輥軸的橫向中心線在以環形爐體的中心點為圓心的圓周方向的定位角度偏差,擰動所述調整裝置在其橫向上的所述調整螺栓,調整所述支撐輥底座相對所述支撐輥基座的水平位置;或者根據支撐輥輥軸的縱向中心線相對環形爐體中心點的偏移,擰動所述調整裝置在其縱向上的所述調整螺栓,調整所述支撐輥輥軸的縱向中心線的位置,并指向環形爐體中心點;將以環形爐體中心點為圓心的圓周方向的所述調整螺栓抵在所述支撐輥底座上;
步驟5根據測量的支撐輥在以環形爐體中心點為圓心的半徑方向的距離偏差,擰動所述調整裝置在其縱向上的所述調整螺栓,調整所述支撐輥底座相對所述支撐輥基座沿著以環形爐體中心點為圓心的半徑方向的位置;
步驟6檢查步驟4和5的測量結果,進行校正;
步驟7旋緊所述支撐輥底座和所述支撐輥基座之間的緊固螺栓;
步驟8拆卸所述調整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能夠使支撐輥的平面調整定位更為快速和可控,做到精確調整,提高了安裝精度和工作效率,確保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支撐輥安裝的調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支撐輥安裝的調整裝置的A-A剖視旋轉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支撐輥安裝的調整裝置安裝在支撐輥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支撐輥安裝的調整裝置安裝在支撐輥上的俯視圖;
1、方形框架 2、支撐立柱
3、調整螺栓 4、活動抓手
5、支撐輥基座 6、緊固螺栓
7、輥子 8、支撐輥底座
9、環形爐體中心點
301、第一調整螺栓 301、第二調整螺栓
303、第三調整螺栓 304、第四調整螺栓
305、第五調整螺栓 306、第六調整螺栓
307、第七調整螺栓 308、第八調整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支撐輥安裝的調整裝置,如圖1和2所示,其包括:方形框架1,支撐立柱2,調整螺栓3和活動抓手4;所述方形框架1的每邊上焊接兩個所述支撐立柱2,且每邊上的兩個所述支撐立柱2呈軸對稱分布,所述調整螺栓3旋入所述支撐立柱2,在所述方形框架1的相對兩邊的中間位置上開有鉆孔,且分別安裝一個所述活動抓手4。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方形框架1由四根角鋼焊接而成,所述角鋼選用63×6,所述角鋼選用所述方形框架1的中間方孔的橫向尺寸大于支撐輥的基座的上層鋼板的橫向尺寸,確保所述支撐輥基座5的上層鋼板套入所述方形框架1中,即所述支撐輥底座8的鋼板長寬分別為680mm和580mm,所述方向框架1中間孔洞長寬分別優選為685mm和585mm。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支撐立柱2為一長方體鋼塊,長寬高分別為60mm、40mm和50mm,所述支撐立柱2的中部開有M24通絲孔,所述通絲孔的中心距離所述支撐立柱2的頂部有26mm,裝配的所述調整螺栓3優選M24×135。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支撐立柱2為八個,所述調整螺栓3為八個,且每個所述調整螺栓3與每個所述支撐立柱2相配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活動抓手4為兩個,且所述活動抓手4采用φ8mm圓鋼制作,且在所述方形框架1相對兩邊的中間位置上開有φ12mm鉆孔。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用于支撐輥安裝的調整裝置的調整方法:
步驟1支撐輥完成預定位,檢查并確認支撐輥已經找平;
步驟2如圖3所示,將所述方形框架1套在支撐輥基座5上,使所述方形框架1略低于所述支撐輥基座5的上層鋼板,并且所述第一調整螺栓301-第八調整螺栓308均抵在所述支撐輥底座8上;
步驟3旋開所述支撐輥底座8和所述支撐輥基座5之間的緊固螺栓6;
步驟4如圖1,3和4所示,根據所述支撐輥輥軸的橫向中心線在以環形爐體中心點9為圓心的圓周方向的定位角度偏差,若所述支撐輥偏左,則旋開第五調整螺栓305和第六調整螺栓306,旋入第一調整螺栓301和第二調整螺栓302,調整所述支撐輥底座8相對所述支撐輥基座5向右移動;或者根據支撐輥輥軸的縱向中心線相對環形爐體中心點9的偏移,若所述支撐輥輥軸的縱向中心線指向在爐體中心左側,則擰動第一調整螺栓301或第五調整螺栓305,使所述支撐輥底座8向逆時針旋動,再根據位置關系,擰動相應的調整螺栓,調整所述輥軸的縱向中心線的位置,并指向爐體中心點;將以環形爐體中心點為圓心的圓周方向的所述調整螺栓抵在所述支撐輥底座上;
步驟5如圖1,2和4所示,根據測量的支撐輥在以環形爐體中心點9為圓心的半徑方向的距離偏差,若該測量值偏大,則旋開第七調整螺栓307和第八調整螺栓308,再旋入第三調整螺栓303和第四調整螺栓304,抵在所述支撐輥底座8相對所述支撐輥基座5向爐子內環慢慢移動,直至符合技術要求;
步驟6檢查步驟4和5的測量結果,進行校正;
步驟7旋緊所述支撐輥底座8和所述支撐輥基座5之間的緊固螺栓6;
步驟8拆卸所述調整裝置。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實驗用圖僅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軟件算法的可行性而非局限于此例,算法已經經過大量實驗數據驗證,是真實可靠的,搭配硬件便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盡管參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