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工程用鉆孔用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工程是科學和數學的某種應用,通過這一應用,使自然界的物質和能源的特性能夠通過各種結構、機器、產品、系統和過程,是以最短的時間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對人類有用的東西。將自然科學的理論應用到具體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形成的各學科的總稱。
鉆孔是指用鉆頭在實體材料上加工出孔的操作。這里講述了勘探工作里的鉆孔工作,以及鉆孔需要的輔助工具以及部分應急措施方法。在地質勘查工作中,利用鉆探設備向地下鉆成的直徑較小深度較大的柱狀圓孔,又稱鉆井。鉆探石油和天然氣以及地下水的鉆孔直徑較大些。鉆孔直徑和深度大小,取決于地質礦產埋藏深度和鉆孔的用途。
鉆孔各部位的名稱如圖所示。鉆孔起始部位稱孔口,側部稱孔壁,底部稱孔底。鉆孔的直徑D簡稱孔徑,孔口直徑稱開孔口徑,孔底直徑稱終孔直徑。從孔口至孔底的距離H稱鉆孔深度,簡稱孔深。鉆孔的某一段稱孔段。
現有工程施工時,需要對墻體進行鉆孔,現有一般通過工人手持電鉆來實現墻體的鉆孔,但是現有電機在夾持過程中安裝與拆卸不方便,影響鉆孔的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工程用鉆孔用夾持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工程用鉆孔用夾持裝置,包括圓環架、鉆機組件,所述圓環架的圓周方向上設置有若干個導向套,所述每一個導向套與導向桿相連接,所述圓環架的圓周方向上設置有若干個夾持桿,所述夾持桿的端部與弧形夾持板相連接,所述每一個弧形夾持板的夾持面上設置有防滑凸塊,所述夾持桿與圓環架之間設置有密封墊與密封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夾持桿為氣缸或液壓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防滑凸塊均勻分布在每一個弧形夾持板的夾持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密封蓋與圓環架之間為螺紋連接。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設置夾持桿、弧形夾持板與防滑凸塊,這樣在工作時,鉆機組件在鉆孔過程中,此時夾持桿長度同步伸長實現弧形夾持板對鉆孔組進行夾持,同時防滑凸塊可以提高摩擦力,提高夾持的穩定性,安裝與拆卸方便,降低了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局部放大圖。
一種工程用鉆孔用夾持裝置,包括圓環架1、鉆機組件2,所述圓環架1的圓周方向上設置有若干個導向套3,所述每一個導向套3與導向桿4相連接,所述圓環架1的圓周方向上設置有若干個夾持桿5,其中所述夾持桿5為氣缸或液壓缸。所述夾持桿5的端部與弧形夾持板8相連接,所述每一個弧形夾持板8的夾持面上設置有防滑凸塊9,其中所述防滑凸塊9均勻分布在每一個弧形夾持板8的夾持面上,這樣防滑凸塊9可以提高夾持的穩定性。
所述夾持桿5與圓環架1之間設置有密封墊6與密封蓋7,其中所述密封蓋7與圓環架1之間為螺紋連接。這樣在工作時,鉆機組件在鉆孔過程中,此時夾持桿5長度同步伸長實現弧形夾持板8對鉆孔組進行夾持,同時防滑凸塊9可以提高摩擦力,提高夾持的穩定性,安裝與拆卸方便,降低了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強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 ;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